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李壮,王星皓,李洪微,张宝泽,姜海超

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李壮,王星皓,李洪微,张宝泽,姜海超

摘要:在高铁发展进程逐渐加快下,其维修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原有的维修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高铁运行的需求,为此,需要探索新型的高铁维修管理模式,为高铁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文章将对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以期为这一管理模式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管理模式

引言:在高铁运营规模逐渐扩大下,为我国交通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确保高铁的高效稳定运行,其维修工作成为业内人士密切关注的内容。如今高铁设备运行压力增加,其维修任务量也在增加,为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为推动该项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加强对这一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一、综合运维的必要性

高铁综合维修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可以降低各环节维修工作间产生的干扰,提升高铁设备设施运行可靠性,并且,实施综合维修一体化管理对于促进铁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劳动力、机械设备、维修天窗的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提质增效;更有利于降低运维成本,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铁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标准体系。

二、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1、武汉局集团公司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与分析

2016年9月,武汉局集团公司在武九客专成立阳新综合维修工区(称为综合工区模式),开始进行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工区层面改革。2018年5月,在京广高铁建立驻马店西综合维修车间(称为综合车间模式),正式开始推行车间层级改革,标志着武汉局集团公司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正式从工区层级迈入了车间层级。

2、改革的基本做法

(1)综合工区模式

阳新综合维修工区管辖武九客运专线K91+412—K153+696段,由工务、电务、供电、通信和房建等7个专业工区组成,现员80人。综合维修工区工长由工务专业工长担任。阳新综合维修工区是武汉局集团公司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的初步改革尝试,从统一天窗计划、联合生产组织等方面,在工区层面展开了初步探索。日常养护维修由工务专业牵头,收集汇总各专业的天窗需求、生产计划等工作安排,报送各专业车间汇总审核平衡,在各专业站段批准后,汇总下达给综合维修工区组织一体化生产。同时,立足于“同吃、同住、同心、同劳动、同学习”,实行5S管理,为职工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以生活一体化促进生产一体化。

(2)综合车间模式

驻马店西综合维修车间管辖京广高铁K780+712—K1055+717段,由工务、电务、供电、通信和房建等5个专业车间构成,现员403人。下设3个综合维修工区和1个联合应急值守点。车间主任、综合维修工区工长由工务专业车间主任和工长担任。综合车间模式在“七统一、一联合”上的主要做法如下:

①在统一设备管界上,以工务专业管界为基准,优化调整综合维修车间及所辖工区的设备分界点,基本统一各专业设备管界。

②在统一天窗利用上,整合原5个专业车间单独申报作业天窗为综合维修车间统一提报作业综合天窗,实现“同一作业单元内1条作业计划共同作业”,即多专业综合利用天窗资源。

③在统一生产计划上,月、周计划分别由工务段、综合维修车间工务专业组织各相关站段、其他专业进行编制,统筹平衡后下达执行;日计划由原各专业分别申报,业务处室、施工台逐条审批的传统方式,变为所有维修作业编制成综合维修车间统一的作业日计划,统一申报、审核。每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可视化的生产计划布置和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在统一生产组织上,综合维修车间以工务专业牵头,按照综合维修车间—综合维修工区的层次建立管理架构,车间组织生产。

⑤在联合调度指挥上,建立综合维修车间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实行各专业调度和数据分析人员集中办公,整合工务、电务、供电等13个信息系统,使其具备掌握设备状态、组织日常生产、监控生产过程、指挥应急处置的联合调度功能。

(3)2种模式生产组织的差异

2年多的改革探索表明,综合维修工区与综合维修车间这2种模式,虽然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综合维修生产的一体化,且各有特点,但具体到“七统一、一联合”上,仍存在较大差异。

三、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要点

1、分层级做好顶层设计

综合维修段模式的一体化改革与各专业设备修程修制的优化密切关联,必须与设备维护管理的周期、内容、标准等相匹配,应当在统一的架构下进行顶层设计。在设计和规划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站段、车间4个层级的管理机构、生产机构设置框架时,需重点关注2个问题:一是考虑在综合维修段模式下,组建专业修理段、专业修理车间以实现专业规模化修理机制,避免专业管理弱化的风险。二是防止出现管理烦冗、管理层次增加导致效率下降。在分工上,中国铁路总公司是顶层设计者和规划者,需从理论、规章、标准、技术、装备等方面确定顶层设计,并提供科技研发、管理政策支撑。铁路局集团公司是实施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主体,其重要任务是确保按照计划设计内容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制定科学化的优化策略。站段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执行单位,重点是发挥作业中心和经营核算基本单元的职能,确保资源配置合理,确保改革规划工作的实施,同时全面分析改革阶段面临的难点问题,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方式。

2、打牢综合维修车间建设基础

在实践中促进综合维修段以及更高层级的高铁设备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已经成为维修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成立高铁综合维修段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安排,解决好行政单位间的结合部问题,但是,综合维修工区、车间层级,特别是车间层级的一体化改革却是建立高铁综合维修段模式中有益且必要的一个环节。正式改革初期阶段,需要针对工区以及车间等方面,建立规范可行的制度、流程标准以及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处理好因专业技术领域差异引起的结合部问题。并且还要促进基层中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发展,打造一支具备跨专业管理能力的干部职工团队。

3、阶梯有序推进专业整合

当前推行的“七统一、一联合”基础上的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只是生产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下一步,应在确保最终实现效率与效益双提高的综合维修段管理模式目标的指引下,逐步探索从融合发展阶段、融合层级等方面由浅入深、由弱至强地进行推进。

4、完善有效的关键配套与制度

在综合维修段建设阶段中需要重视相关配套与制度:(1)构建一体化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提升设备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化水平。(2)合理安排工作工时以及工资等,确保劳资分配合理。(3)注重相关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员工的技能考核。(4)逐步完善生产组织机构,突破分专业单独设置的限制,探索在作业组、工班层面上整合相关专业,组成专门的跨专业检修组织。(5)聚焦结合部设备的检修,推进相关修程融合。

结语:高铁综合维修一体化是高铁维修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模式的实践运用,该项模式将会不断完善,对高铁设备故障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项模式的完善也需要业内人士的不断努力,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下,将会打造出更能满足我国高铁发展要求的综合维修模式。

参考文献:

[1]章金兵.高速铁路“三位一体”维修模式天窗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应用[J].上海铁道科技.2017(04)

[2]康高亮.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J].中国铁路.2016(01)

[3]陈勋.上海铁路局高铁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新模式研究[J].铁道建筑.2015(05)

论文作者:李壮,王星皓,李洪微,张宝泽,姜海超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李壮,王星皓,李洪微,张宝泽,姜海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