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课程论文,价值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资源是具有课程潜能的、决定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社会资源系统,失去这个资源系统,课程也将失去活力。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课程要素才能进入课程。学校作为社区的一个细胞,它既要为社区提供文化和教育服务,更需要从社区获得文化、人力及物质环境等方面的滋养。积极地组织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不仅是我们在课程观念和理论层面上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不可或缺的支撑系统。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审视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
一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或者将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注:高天明等.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面对的新课题.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6).)一般而言,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注: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本文所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相对于学校教育,由此引申出的社区课程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以形成、组织、开发和使用的学校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社区课程资源就其功能特点的不同,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如社区内组织和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社区教育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如社区地域中特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社区课程资源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是无形资源,融合于社区生活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为社区成员所共享又制约着其行为和思维的方式;社区人力资源则以个体或具有某种共同目标的群众活动为载体,直接作用于社区某项具体的事务,它是一种内生性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而且可以成为条件性课程资源;社区物质环境资源则以具体事物的形态存在,通过人们的有效使用和开发,丰富社区生活,促进社区各项事务的发展。
学校和学生作为社区中的组织和个体,一方面受到社区内的文化、其它个体与组织及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社区课程资源经过学校的有效组织而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师资、场地设备的主要补充和学校管理的支持力量,有计划地作用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事实上,后一方面更为重要,它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学校教育之所以在学生发展上起主导作用的主要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已成为可能和现实,而如何善于合理有效地发掘和运用社区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建设中需要正视并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的“研究——开发——推广”的课程模式,课程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处于课程开发的中央,而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社区等则处于课程开发的边缘。这种垂直型的课程模式,客观上忽视了社区具体的特点和要求,否定和闲置了社区文化、人力及物质环境等资源对课程开发的价值和作用,使学校课程显得单调与缺乏灵活性,这也降低了课程开发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
表面上看,在认识、制度和实践等层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反映的是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种种制约因素,实质上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一系列内在矛盾的反映:(注:李松林.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在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上——课程是被动、盲目地遵从现存的法定文化资源,还是主动超越和重构现实文化资源。在传统课程模式下,课程完全受制于现存的“法定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始终是在社会文化为它规定的轨道上运转,强调它的“同一性”。实质上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仅是从现存社会规约的文化中复制的文化,更是来源于人的现实文化。课程文化的生命活力在于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在于对丰富多样的现实文化的超越和重构,“‘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注: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人民教育.2004.(8).)
(2)在课程的教育本质功能上——课程是强调人的工具理性,还是强调人的价值理性。传统的学校教育被定格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学校课程也就必然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个体的情感、意志、态度与价值观等被忽视,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以充分的发挥,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没有或很少受到关注和提升。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特别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关注个体内在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经由个体回归生活世界,从而回归教育的本质。
(3)在课程开发的主体上——教师是课程的忠实实施者,还是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课程: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研究机构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是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即学生实际体验的课程。研究表明,从理想的课程到经验的课程其间偏差是巨大的,其中教师的参与、领悟和运作是这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教师应是学校课程发展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和发展学校课程便是一句空话。
(4)在课程开发的运作模式上——是采取政府行政模式,还是采取社会行为模式。在传统教育中,全国性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决策在运作机制上多采取行政模式。该模式将课程发展作为政府行为,而非学术行为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行为。改革决策由某一个权力中心作出,通过行政手段上传下达,从而推动改革方案的实施。教师、学生及社区各界人士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教师和学生只是课程方案的接受者,其任务只是忠实地执行这个预定方案。然而,课程的真正生长点在于学生自身,在于学校的具体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与课程都是公共资源,其内容理应由社会公共讨论决定,而且,只有参与决策的人才会真正理解这一方案,才会将其付诸实施。因此,在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上,许多学者都主张自下而上的模式,强调让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角,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等都应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赋予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和机会。
(5)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关系上——学校是主动地发掘和吸纳,还是被动地等待和渗透。社区课程资源的课程功能大多处于潜在状态,这种课程资源隐含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和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资源中,不具有直接的、显性的课程价值,需要主体在开发利用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赋值、命定,即赋予并提升其课程潜能,才可进入显性课程资源领域;经开发利用,便可转化为现实的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实施条件。但传统保守封闭的办学思想,分数驱动的教育模式,淡薄的社区教育意识,不能主动争取社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导致学校和社区缺乏平等、合作式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彼此隔离,关系疏远,给学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带来了诸多困难,也给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增加了不少障碍。
三
学校要有效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以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其前提是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互动机制,其途径是建立起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注:李松林.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一)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建立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互动机制
1.促进学校与社区在观念上的交流与对话是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的思想基础。社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应当优先发展的现代社区发展观,向学校提供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与社区的接触中接受教育;而学校则要从社区发展的实际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改变单纯注重青少年发展的传统模式,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社区大教育观和大课程资源观,走出校门,走进社区,主动与社区交流与对话,使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社区环境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取得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2.促进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的组织与制度建设是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的制度保障。国外的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需要建立诸如学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学校董事会、家长委员会一类的组织机构,以协调学校与社区各方面的交往互动关系,促使学校与社区各方面在教育方面形成合力,形成学校与社区在资源上的共享。同样,学校要有效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以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必须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学校与社区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社区资源的产权转化,使社区资源在时间、空间、内容、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适合学校对其有效的开发利用。
3.加强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的理论保证。早在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学校就有了专门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他们的责任是研究社区、家长等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协助处理学校与社区关系,充分地利用一切资源服务于学生发展。同时开展了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大量理论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的要素、特点、过程和策略以及方式与手段等诸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交往互动实践。学校要有效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以服务于学校课程,欧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建立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
1.创新并重构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有着与校内课程资源开发不同的教育观念,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自觉地创新与重构。要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要树立大课程资源观,改变校内课程资源“唯一”的观念,将视野投向整个社区,积极挖掘社区课程资源以服务于学校课程发展;要改变传统的课程开发主体观、课程管理观和评价观,确立创新的课程开发、管理和评价的社会行为模式,让社区内所有与课程有关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都参与到课程开发、管理和评价的过程中来;要立足于学生生活以及社区需要和科技发展,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拓展、补充或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积极建构适宜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平台。
2.强化教师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是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学校课程发展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要真正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纳入范畴,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的教师教育,都要能适应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学校课程发展的需求。职前教师教育要改变我国师范教育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现状,适当开设与课程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将来参与课程发展的能力,为形成科学的大教育观和大课程资源观打下基础。职后教师教育要改变过去偏重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知识技能的现状,帮助教师进一步内化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规范及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就是说,教师教育既要使教师成为一个成功的课程实施者,又要帮助他们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使教师有主动解释、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的关键所在。
3.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要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无疑是一个有效平台。校本课程开发是立足于学生及其所在社区的特点与发展需求,以独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由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在课程内容上,它更多地关注学校及其社区的一些具体特点,有效地将社区文化、物质环境等方面的特点组织进课程和教学中。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它更强调学校教师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评价和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了课程民族性、传统性与本土性、现实性的统一,使得学校的课程更为丰富、灵活。
四
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对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改善,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注:雷少波.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1.促进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化和科学化。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体现,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机会不均等还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显性不均等主要表现为对于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民族、种族、性别儿童的入学机会和条件的限制,这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在各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而日益改善;隐性不均等则主要是表现为在课程与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偏见而导致的,社区本土性、地域性的独特的文化被主流文化所冲击甚至抹杀。当前,学校教育中隐性不民主问题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积极地组织社区人士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与监督,促使学校和教师不断地改进工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决策的民主与公正;同时,学校与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组织和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不仅能使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而且还能更好地保存和发展社区文化。
2.培养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速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所期望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变迁的过程。对学生个体而言,社会是抽象的存在,而社区才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因此,学生的个体社会化,首先应是认知社区,学会在社区中生活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学生仅是在封闭的课堂和书本中获得一些关于社会抽象、笼统、一般的经验,而对其生存的社区状况知之甚少,其结果是学生缺少对真实的社区事务基本的评价和参与能力,影响了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有时甚至会出现因课堂所学与社区实际相悖、又得不到良好的解释而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出现混乱和困惑。实践表明,完全脱离社区实际的课程教学只会导致学生社会认知的偏见。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地组织、开发和利用社区的人才、物质环境与文化的课程资源优势,并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区、理解社会,增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的接纳与判断的能力,培养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促进学习化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学习化社区是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力和终身学习需要,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创建的新型社区。(注:叶忠海.试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学习化社区.教育发展研究.2000.(5).)可见,学习化社区以社区成员的教育及社区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着眼点,与学校组织和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着眼点——改善学校教育、促进学校发展有一定的区别,但后者是实现前者目标的重要支持系统。学校凭借它的办学优势、文化优势、文明辐射优势和空间优势,承担着对社区建设的大教育功能,影响和创设着社区成员关心教育、关注学校发展的心理氛围,而这是学习化社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其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其对社区内人力、文化及物质资源的积极组织则构成了学习化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组织保障。因此,在当前学习化社区的设计与建构中应将学校对社区课程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视为重要的动力。
标签: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资源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 课程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