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论文_赵伟

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论文_赵伟

赵伟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 目的:比较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各39例,试验组1予以格列喹酮控制血糖,试验组2予以格列齐特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1总有效率为82.1%,试验组2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9,P>0.05,试验组1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试验组2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3%,所有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完全缓解,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4,P>0.05。结论: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4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有关文献报道显示,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慢性疾病,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78例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观察比较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现做如下报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各39例,试验组1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介于67.5±2.4岁,试验组2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介于65.2±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无肝肾损害以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严格的控制饮食以及适当运动等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1予以格列喹酮(由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903)控制血糖,餐前口服,15mg/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适当调节,最大剂量不可超过120mg/d,试验组2予以格列齐特缓释片(由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694)控制血糖,1片/次,1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调节,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比较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在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4评价标准

治疗后的疗效判断标准为[3]:①显效:治疗后血糖降低超过30%,且在正常水平范围。②有效:治疗后血糖降低在10%-30%之间,且在正常水平范围。③无效:治疗后血糖降低<10%,不在正常水平范围。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比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1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7例,总有效率为82.1%,试验组2显效的有12例,有效的有23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9,P>0.05。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治疗中发现,试验组1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试验组2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皮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3%,所有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完全缓解,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4,P>0.05。

3.讨论

格列喹酮是一种短效促泌剂,在作用过程中只是与膜受体结合而不渗入β细胞内,通过对胰岛素受体作用,从而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4]。格列齐特属于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通过作用胰岛B细胞刺激其释放胰岛素,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除此之外,格列齐特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以及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的作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1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均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不良反应少,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彩霞,骆松梅,陈剑峰.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中国药业,2011,18(03):52-53.

[2]苏艾华,廖彩霞.格列喹酮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6(12):83-84.

[3]魏凤婷,张宏颖,张广颖,等.罗格列酮与格列齐特的降糖效果及副作用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32(11):191-192.

[4]蒋文,乐岭,孙慧伶.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药师,2014,24(05):808-810.

[5]孙幼糯.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7(12):58-59.

论文作者:赵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格列喹酮与格列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论文_赵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