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四大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Mr.SENGTHONGKHAM Adsavin[1](2014)在《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老挝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东盟为了增强一体化程度和提高区域内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正努力削弱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熟练的劳动力和资本更加自由流动;为在该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与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利条件。由于减少或消除关税的税率,实现自由贸易,从而带来贸易和投资的创造效应,使得东盟各成员国与贸易伙伴在贸易增长的同时,互相投资也明显增加。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老挝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老挝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力量之一,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给老挝贸易与投资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近年来老挝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中也遇到许多问题,资金缺乏、劳动力短缺、技术落后、竞争激烈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困难。在本研究中主要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老挝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中小企业该如何抓住商业机会:同时这也可能威胁到老挝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2015年建成东盟区域经济共同体,这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老挝企业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以适应或减轻不利的影响;否则,企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贸易问题。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力求通过研究老挝加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后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在企业所处现实背景,运用PEST宏观环境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应用SWOT分析法对中小企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挖掘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商机,找出老挝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与主要影响因素,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因素,然后结合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现实状况,探讨老挝中小企业在东盟区域市场内部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老挝实际问题,提出老挝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赵德江[2](2013)在《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民营企业在我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国家陆续推出各项民营经济政策,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判断的准确性、明确的政策指向性,说明我国现阶段和未来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企业。当前,十八大胜利召开,十二五规划纲要业已颁布,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经营者、政府管理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理论研究者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始终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出发,联系国内外相关理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准确把握、清醒认识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比较借鉴,对我国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进行多角度研究分析,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本文认为,面向新阶段、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各项要求,继续解放思想,走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民营企业的各项工作;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就能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推动作用,谋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丛涛[3](2012)在《德州市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对应的,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是伴随工业化进程并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服务业,如网络通信、数字影视、网络传媒、IT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也包括以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如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本文以德州市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研究现状入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天津、宁波、大连等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启示,并将德州与周边的聊城、衡水、沧州、滨州等地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情况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出德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区域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现状,指出了现代服务业在发展层次、进度、结构、保障、品牌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运用比较优势与错位发展理论,提出了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三大发展重点。最后对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提出了对策,即着眼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城市化进程,夯实发展载体;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构筑多层次人才体系;优化提升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
魏丽宏[4](2012)在《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传媒在中国快速崛起,以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动慢、手机搜索、手机阅读、手机微博、手机定制服务、手机位置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传媒不断涌现,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出版、互联网等媒介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获得快速发展,对整个中国传媒产业格局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多元驱动力的综合作用下,经过初始期、产业形成期、产业成长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手机传媒的市场规模、媒体数量规模、用户规模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都获得了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跳出当前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关于手机的媒体功能、传播特点和传播影响力等概念性、技术性的点状或线性研究,而从产业发展的宏观层面和角度来观察、分析和把握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趋势和特点以及产业发展的内外动因、所面临的机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对推动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及进一步丰富我国手机传媒的理论研究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即尝试从产业发展的宏观层面和角度,结合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来系统分析论述我国手机传媒产业整体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首先总结分析了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整体现状及产业链结构、产业商业模式、产业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特点,从多个维度透视分析产业发展的动因机制及多种内外驱动力对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发展惯性轨迹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力争前瞻性研究把握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新动向和整体趋势。与传统传媒产业不同,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具有的跨媒介、跨行业、跨技术、跨市场的天然特性以及规模庞大、扩容迅速、无既成模式可以模仿套用的特点,使其发展更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并由此产生诸多新兴产业特有的问题。论文深入解析了当前制约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难点问题,并从创新产业管理理念、健全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改善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软硬条件和生态环境助推产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尝试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以期在当前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正进入亟需合理引导、科学管理、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李芳星[5](2010)在《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技术创新是它所面临的最艰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依靠大量加工贸易起家的广东民营企业,面对当前产品生命周期快速缩短,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要保持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广东民营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模式。本文首先重点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了4个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案例所代表的4种广东民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常见模式;分别评价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广东志高空调公司发展历程及其自主技术创新历程,归纳总结出其以核心人才引入及结盟上游供应商来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并对该两种特色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价。本文其次对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特色模式进行了详细评估:介绍了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对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深刻剖析了广东志高空调公司选择了以核心人才引入及结盟上游供应商来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深刻原因;对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模式的改进对策。本文再次是对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论述;给出了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研究得出结论:广东民营企业应重点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但要具体根据广东民营企业的不同特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要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
张智河[6](2009)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而要破解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如何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再造并完善涉农金融机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作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之一,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如何运用好银行、信贷、保险、证券等金融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就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一直被寄予厚望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各项研究的结果都倾向于肯定金融体系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的正相关关系。问题在于,有效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究竟需要何种模式的金融体系,如何解决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是依靠实体经济自发的培育和内生,还是依靠外部力量引进成熟的正规金融机构和模型,是进一步加大政策金融的补贴和支持力度,还是积极完善市场化的商业金融功能,这是现代农村金融建设中必须破解和理清的要点。本课题从对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入手,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与金融机制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入手,重点揭示影响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主要症结,进而从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机制的角度,力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本课题共分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概述现代农业和现代金融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分析国外金融支持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后,重点在第三和第四部分,通过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其渊源的剖析,提出了较为详尽具体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在目前,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症结包括金融资源主体缺位,非正规金融机构法律缺失,金融风险转移机制薄弱,金融服务体系滞后,土地管理存在缺陷,金融产品创新动能不足,参与资本市场的规模偏小等诸多方面。为此,本课题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是: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强金融信用建设,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多元统一的金融市场等。
邓武红[7](2008)在《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育种创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确保农业主权和植物遗传资源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推动着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全球化进程,把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其在农业、经济领域夺取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以实现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渗透和控制,从而实现其国家利益在全球的拓展。在这种国际背景之下,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确立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未来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赢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动权,有效构筑起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壁垒,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为视角,综合运用经济学、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制度设计与构想。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言。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研究的范围、内容、思路与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了诠释植物新品种相关概念,论述TRIPs协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理论,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扩张趋势,为全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是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静态分析,主要论述了中国现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内涵及意义、法律框架和管理体制框架。第四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是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动态分析,主要运用了1999-2007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的数据、1989-2007年《中国农业年鉴》相关数据、农业部2007年的调查资料对中国现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现行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支持。第五章,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趋势。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国际格局和发展趋势,指出并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的趋势基本方向、根本动因、具体表现、基本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扩张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与TRIPs密切联系的保护标准更高的UPOV1991文本的推行,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掠夺”,推动品种权在国际贸易中形成贸易壁垒。第六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建要虑及的因素。主要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下我们的制度构建要虑及的因素: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对我们的制度所涉及的主体(育种者、种子企业、农民)及领域(农产品国际贸易、遗传资源保护)的现实的或预期的影响。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进一步构建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第七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框架构建。是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未来发展方略的相关制度构想。本章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标,并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未来发展方略提出一个大致的构想和相关政策建议。第八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对全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第一,运用1989-2007年《中国农业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玉米、小麦和油菜的单产增长影响较为显着,对棉花、大豆、水稻的单产增长影响不显着,棉花、大豆、水稻的单产在实行品种权制度后的涨幅反而小于保护之前。第二,指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存在全球化扩张的趋势,并对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扩张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与TRIPs密切联系的保护标准更高的UPOV1991文本的推行,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掠夺”,推动品种权在国际贸易中形成贸易壁垒。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原则、确立育种者利益与农民利益平衡原则、确立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战略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目标、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王立志[8](2008)在《县域创业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县域经济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县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个环节、各种体制机制共同构成的经济活动的综合体。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因此,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详尽地对创业环境理论、企业发展理论和县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综述及评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对研究要素进行界定,提出要素的研究维度;第三,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构建县域创业环境、企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12条假设;对国内15个县市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12条假设中有10条通过;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荣利彬[9](2006)在《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执政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要求。执政能力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基层。县级党委处于领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层面,位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沿,在党的组织体系中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县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体现着党的执政水平以及党的执政目标的落实,只有不断提高县级党委的执政能力,我们党才能行使好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权利,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借鉴党建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理论,运用辩证分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现实实际,围绕县级党委执政能力的理论要点、体制依托、现实体现、国外经验教训与发展方略等问题展开论述,就当前县级党委权力运行机理做了一个详细剖析,将县级党委执政能力研究融入于整个政治文明建设之中,并以黑龙江省海林市(县级市)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将海林市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海林市委的具体经验进行升华与总结,探寻新时期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共性特征和战略对策,以期对全国范围内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做出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指导。
潘海燕[10](2006)在《论社会分工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高科技企业的分工与以往企业的机械分工不同,它更多地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这种分工要求高科技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实现扁平化和以人为本,在外部竞争上以企业运营重心为基础并通过专业化来提高行业壁垒。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中对社会分工的影响基本进行了很好的回应,因此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 全文分三章,分别对社会分工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晌这一课题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本论文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的界定;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高科技企业内部分工的现状对高科技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以及高科技企业以扁平化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内部分工的适应;第三章讨论的是高科技企业的外部分工与市场竞争对高科技企业的影响,以及高科技企业对这一影响的回应。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四大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四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老挝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研究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源及定义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及发展 |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 老挝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 |
2.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
2.2.2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
2.2.3 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 |
2.2.4 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3章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老挝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3.1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 |
3.2 老挝中小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2.4 技术因素 |
3.3 东盟区域一体化环境变化对老挝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
3.3.1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 |
3.3.2 从资源的角度分析 |
3.3.3 从投资的角度分析 |
3.3.4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 |
第4章 老挝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及选择 |
4.1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老挝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遇 |
4.1.4 威胁 |
4.1.5 综合分析 |
4.2 国际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4.2.1 信息化战略 |
4.2.2 高新技术战略 |
4.2.3 协作战略 |
4.2.4 集中一点战略 |
4.2.5 经营特色战略 |
4.3 老挝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
4.3.1 企业集群发展战略 |
4.3.2 协作化经营战略 |
4.3.3 差异化经营战略 |
4.3.4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 |
第5章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对老挝中小企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
5.1 老挝服装视觉制造有限公司概况 |
5.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5.2.1 国际发展环境 |
5.2.2 国内发展环境 |
5.2.3 行业发展环境 |
5.3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遇 |
5.3.4 威胁 |
5.4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实施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析 |
一、关于民营经济的研究 |
二、关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民营企业创新研究 |
四、评析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本文研究思路 |
二、本文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今后努力方向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关论述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关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企业性质理论 |
四、企业竞争力理论 |
五、企业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践历程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厘定 |
一、民营经济 |
二、民营企业 |
三、私营企业 |
第二节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阶段历程 |
一、改造阶段(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二、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
三、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
四、成熟阶段(21世纪初~) |
第三节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历程 |
一、建国初期毛泽东经济思想下的所有制关系 |
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经济思想下的所有制关系 |
三、中共十五大后江泽民经济思想下的所有制关系 |
四、小结 |
第四节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历程 |
一、从“补充论”到“基本经济制度”(十二大至十五大政策变化) |
二、从“两个毫不动摇”到“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至十八大政策变化) |
三、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第一节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分析 |
一、宏观层面:经济形势分析 |
二、基于发展趋势: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节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分析 |
一、微观层面:企业运行分析 |
二、基于发展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三节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一、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二、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
第四章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
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三、小结 |
第三节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宏观性问题 |
二、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微观性问题 |
三、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及政策因素分析 |
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二、民营企业宏观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机制及运行因素分析 |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构建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四、民营企业企业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五、民营企业品牌打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六、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七、民营企业战略管理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八、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九、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前景 |
第一节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
一、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走科学发展路以推动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落实各项要求以推动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以推动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
四、小结 |
第二节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思考 |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民营企业的“三个提高” |
二、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落实民营企业的“五项措施” |
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建立科学的人才制度 |
四、以走出去为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 |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民营企业创新体系 |
一、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创新发展的有利环境 |
二、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创新发展的优势 |
三、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 |
四、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政策报告类 |
着作文献类 |
学术期刊类 |
报纸网站类 |
国外文献类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德州市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趋势 |
1)论文创新点 |
2)研究趋势 |
2 现代服务业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
2.1 现代服务业理论 |
1)中心城区的概念 |
2)中心城区的分类 |
3)服务业的概念 |
4)服务业的分类 |
5)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
6)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
2.2 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
1)绝对优势理论 |
2)比较优势理论 |
3)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比较 |
4)错位发展理论 |
3 先进地区发展启示与周边四市发展现状 |
3.1 先进地区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启示 |
1)宁波中心城区 |
2)天津滨海新区 |
3)大连中心城区 |
3.2 周边四市中心城区发展基本情况 |
1)聊城中心城区 |
2)衡水中心城区 |
3)沧州中心城区 |
4)滨州中心城区 |
4 德州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和不足 |
4.1 发展优势 |
1)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
2)能源资源较为丰富 |
3)城市品牌效应明显 |
4)传统商贸基础良好 |
5)物流体系健全完善 |
6)新兴服务稳步推进 |
7)信息化进程显着加快 |
8)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
4.2 当前存在的不足 |
1)总体发展不平衡 |
2)产业化进程较慢 |
3)生活性服务业还有待提高 |
4)人才相对匮乏 |
5)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
5 德州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战略规划 |
5.1 明确产业功能分区 |
1)岔河亲水休闲服务带 |
2)天衢商务区 |
3)中央商务区 |
4)新华南城片区 |
5.3 三大发展重点 |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2)巩固提升消费性服务业 |
3)优化发展公共服务业 |
6 德州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保障措施 |
6.1 着眼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 |
1)做大中部核心商业板块 |
2)做优南部高效生态观光旅游农业板块 |
3)做强北部高端工业板块 |
6.2 推进城市化进程,夯实发展载体 |
1)努力做大中心城区规模 |
2)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改造提升 |
3)着力完善中心城区功能 |
6.3 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
1)健全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
2)创新体制,完善政策支持 |
3)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
6.4 加快人才引进,构筑多层次人才体系 |
1)制定服务业发展人才规划 |
2)加快引进与培养服务业专门人才 |
3)鼓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6.5 优化提升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1)放宽市场准入,建立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2)坚持“三化”道路,力促服务业健康发展 |
3)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拓宽服务领域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手机传媒技术的进化历程 |
第二节 手机传媒发展壮大的产业化历程 |
第三节 产业发展相关理念的演化历程 |
第三章 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产业特性分析 |
第一节 产业规模概况 |
第二节 产业链结构现状 |
第三节 产业商业模式特征 |
第四节 产业管理方式情况 |
第五节 产业特性分析 |
第四章 引导和推动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手机传媒产业正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
第二节 手机传媒产业带动传媒产业整体发展 |
第三节 手机传媒产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
第四节 手机传媒产业推进文化生态建设 |
第五节 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牵涉国家发展战略 |
第六节 全球视野下加快发展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战略意义 |
第五章 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技术革命推动手机传媒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市场需求撬动手机传媒产业增长 |
第三节 媒介竞合促进手机传媒产业扩容 |
第四节 手机传媒生存发展驱动产业创新 |
第五节 社会文明进步扩展产业发展空间 |
第六节 国家实施相关政策刺激产业繁荣 |
第六章 我国手机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产业经营领域加速延伸,产业模式将更趋多元 |
第二节 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产业服务将走向“三化” |
第三节 三屏合一加速演进,产业融合效应将全面显现 |
第四节 产业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核心要素,产业链条将不断重构均衡发展 |
第五节 产业资本运营趋于活跃,产业规模将爆发增长 |
第六节 技术革命继续升级,产业增长提速实现跨越发展 |
第七章 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第一节 市场化发展畸形束缚产业健康发展 |
第二节 产业政策和规范不完善制约产业科学发展 |
第三节 技术标准不统一阻碍产业发展形成合力 |
第四节 产业监管机制不健全产业监管存在漏洞 |
第五节 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后劲 |
第八章 解决我国手机传媒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产业管理理念,加快推进规制融合转型 |
第二节 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加快优化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完善产业激励政策,加快做大产业规模 |
第四节 健全产业规范与监管机制,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
第五节 加强产业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 |
第六节 强化手机媒介教育,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归纳与评价 |
2.1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案例 |
2.1.1 典型案例研究方法 |
2.1.2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四类典型案例 |
2.2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归纳与评价 |
2.2.1 广东民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归纳 |
2.2.2 广东民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评价 |
2.3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归纳与评价 |
2.3.1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的发展历程 |
2.3.2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自主创新历程 |
2.3.3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归纳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详细评估 |
3.1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选择了具有特色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深刻原因 |
3.1.1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 |
3.1.2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的 SWOT 分析 |
3.1.3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选择了具有特色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深刻原因 |
3.2 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存在问题 |
3.2.2 原因分析 |
3.3 完善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改进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 |
4.1 广东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 |
4.2 大力推进与推行志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色模式的对策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序言 |
0.1 研究的背景 |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3.1 国外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
0.3.2 国内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
0.4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0.5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创新点 |
1 现代农业与现代金融的理论概述 |
1.1 现代农业理论概述 |
1.1.1 现代农业的基本涵义 |
1.1.2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
1.2 现代金融的概述 |
1.2.1 现代金融的涵义 |
1.2.2 现代金融的特征 |
1.2.3 金融的乘数效应 |
2 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经验及教训 |
2.1 部分国家农村金融体系概述 |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2.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2.1.3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 |
2.1.4 韩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2.1.5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2.2 国外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启示 |
2.2.1 农业发展需要发达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
2.2.2 金融体系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支持 |
2.2.3 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运行须有相关法律保障 |
2.2.4 合作性金融需要重点扶持 |
2.2.5 农村金融机构应多渠道筹集运用资金 |
2.2.6 必须严格控制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 |
3 农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及其现实矛盾 |
3.1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简要回顾 |
3.2 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面临问题 |
3.2.1 我国农村经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目标任务 |
3.2.2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及现实条件 |
3.2.3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 现代农业对金融的主要需求 |
3.3.1 农业产业化经营衍生的金融需求 |
3.3.2 农村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对金融的需求 |
3.3.3 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蕴藏的贷款需求 |
3.3.4 县域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巨大需求 |
3.4 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和现实冲突 |
3.4.1 现代农业金融需求理论 |
3.4.2 我国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分析 |
3.4.3 资金流出对农村资金量的影响 |
4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
4.1 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 |
4.1.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 |
4.1.3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
4.2.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
4.2.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特点 |
4.2.3 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
4.3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推进 |
4.3.1 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现状 |
4.3.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内容 |
4.3.3 对于"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 |
4.4 关于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 |
4.4.1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现状 |
4.4.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3 我国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4.5 关于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 |
4.5.1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 |
4.5.2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
4.5.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建议 |
4.6 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 |
4.6.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差距 |
4.6.2 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对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研究内容 |
1.8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植物新品种 |
2.1.2 农业植物新品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TRIPs 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2.2 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3 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 |
2.2.4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 |
2.2.5 知识产权全球化扩张趋势 |
第三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 |
3.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立的背景 |
3.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内涵、目的及意义 |
3.2.1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内涵 |
3.2.2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基本目的 |
3.2.3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 |
3.3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法律框架 |
3.3.1 品种保护条例 |
3.3.2 农业部规章 |
3.3.3 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
3.3.4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
3.4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 |
3.4.1 立法体系 |
3.4.2 审批与测试体系 |
3.4.3 执法体系 |
3.4.4 中介服务体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 |
4.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进展状况 |
4.1.1 保护范围扩大 |
4.1.2 申请量、授权量增长 |
4.1.3 申请领域以大田作物为主 |
4.1.4 申请主体以国内科研单位和国内科研企业为主 |
4.1.5 申请地区差异明显 |
4.1.6 品种权实施效果明显 |
4.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业育种者创新的影响 |
4.2.1 有效激发了育种者创新积极性 |
4.2.2 育种研发多集中在大田作物领域 |
4.2.3 企业和个人的育种创新能力增强 |
4.2.4 育种研发资金投入多元化 |
4.3 中国现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4.3.1 自筹投资增长,推广资金投入超过育种资金 |
4.3.2 育种领域单一 |
4.3.3 企业并购整合,竞争能力增强 |
4.4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民的影响 |
4.4.1 主要农作物高品质种子可获性增多 |
4.4.2 农民留种行为不受限制 |
4.4.3 对种子价格上涨影响微弱 |
4.4.4 对作物增产的影响没有充分显现 |
4.5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新品种保护意识整体较弱 |
4.5.2 品种权“走出去”效果不好 |
4.5.3 育种创新能力不均衡 |
4.5.4 国有教学单位育种创新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激发 |
4.5.5 品种权行政执法能力较弱 |
4.5.6 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
4.5.7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4.6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趋势 |
5.1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的全球进程 |
5.1.1 植物育种发达国家国内发展时期(20 世纪30 年代至20 世纪50年代末) |
5.1.2 植物育种发达国家间结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至1994 年) |
5.1.3 植物育种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扩张时期(1994 年TRIPs 协议签署至今) |
5.2 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格局分析 |
5.2.1 主要发达国家极力推动强化商业育种者利益的TRIPs-UPOV 模式 |
5.2.2 英、挪反对TRIPs 和UPOV 对植物育种者权利的过度强化 |
5.2.3 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寻求商业育种者利益和种植者利益平衡 |
5.3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趋势 |
5.3.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基本方向 |
5.3.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根本动因 |
5.3.3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具体表现 |
5.3.4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基本特征 |
5.3.5 主要发达国家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现状及知识产权战略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建要虑及的因素 |
6.1 对中国农业植物育种者创新的影响 |
6.1.1 对育种者创新积极性的影响 |
6.1.2 对育种者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
6.2 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6.2.1 发达国家跨国种子集团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6.2.2 UPOV1991 文本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6.3 对中国农民的影响 |
6.3.1 对高品质作物种子可获性的影响 |
6.3.2 对“农民免责”享有程度的影响 |
6.3.3 对种子价格的影响 |
6.3.4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4 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
6.4.1 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较大影响的相关规定 |
6.4.2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
6.4.3 不利于中国弱势研发领域的农作物产品出口 |
6.4.4 以日本“物种壁垒”的影响为例 |
6.5 对中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影响 |
6.5.1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拥有状况 |
6.5.2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流失情况 |
6.5.3 发达国家“生物掠夺”给中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
6.5.4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框架构建 |
7.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
7.1.1 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的原则 |
7.1.2 确立平衡育种者利益和农民利益的原则 |
7.1.3 坚持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的原则 |
7.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目标 |
7.3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
7.3.1 完善育种激励制度 |
7.3.2 完善种子市场机制,加强育种科技成果应用 |
7.3.3 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 |
7.3.4 建立与品种权有关的农产品贸易预警制度 |
7.3.5 理顺品种权与植物遗传资源管理体制 |
7.4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相关政策建议 |
7.4.1 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体制 |
7.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 |
7.4.3 完善新品种执法体系 |
7.4.4 健全新品种育种激励机制 |
7.4.5 建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应急和预警机制 |
7.4.6 完善新品种中介服务体系 |
7.4.7 加强对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前沿动态追踪 |
7.4.8 慎重考虑采用UPOV1991 文本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县域创业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县及县域的内涵 |
1.3.2 县域经济的界定 |
1.4 框架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1.3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区域创业环境相关理论 |
2.2.1 创业环境概念界定与构成要素 |
2.2.2 区域创业环境单要素研究 |
2.2.3 区域创业环境模型的研究 |
2.2.4 区域创业环境比较研究 |
2.2.5 区域创业环境相关研究评述 |
2.3 企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1 国外企业发展理论述评 |
2.3.2 企业发展与动态环境 |
2.3.3 企业发展与企业内外环境的匹配 |
2.4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2.4.1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2.4.2 县域经济发展原则 |
2.4.3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
2.4.4 县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协作 |
2.4.5 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2.4.6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2.5 对上述相关研究的总体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1 要素内涵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1 县域创业环境内涵及维度划分 |
3.1.2 企业发展内涵及维度划分 |
3.1.3 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
3.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假设的提出 |
4.1 县域创业环境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1 金融支持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2 政府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3 政府项目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4 教育和培训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5 研发转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6 有形基础设施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7 法律和商务环境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8 进入壁垒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1.9 文化和社会规范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4.2 企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假设 |
4.2.1 企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假设 |
4.2.2 企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关系假设 |
4.2.3 企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关系假设 |
4.3 结构模型和假设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收集 |
5.2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
5.2.1 结构方程简介 |
5.2.2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步骤及分析 |
5.3 变量度量与因子分析 |
5.3.1 变量度量 |
5.3.2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3 因子分析与可靠性检验 |
5.4 数据分析与检验 |
5.4.1 模型的整体拟合检验 |
5.4.2 模型中假设检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县域创业环境对企业发展影响的讨论 |
6.1.1 金融支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2 政府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3 政府项目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4 教育与培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5 研发转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6 有形基础设施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7 法律与商务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8 进入壁垒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1.9 文化与社会规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
6.2 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讨论 |
6.2.1 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讨论 |
6.2.2 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影响的讨论 |
6.2.3 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影响的讨论 |
6.3 综合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案例研究 |
7.1 德惠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7.2 德惠市区域创业环境分析 |
7.2.1 金融支持 |
7.2.2 政府政策 |
7.2.3 政府项目 |
7.2.4 教育与培训 |
7.2.5 研发转移 |
7.2.6 有形基础设施 |
7.2.7 法律和商务环境 |
7.2.8 进入壁垒 |
7.2.9 文化和社会规范 |
7.2.10 德惠市区域创业环境评价 |
7.3 德惠市企业发展分析 |
7.4 德惠市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主要贡献 |
8.2.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2.2 论文的主要贡献 |
8.3 研究不足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1 县域经济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研区域/县市名录 |
摘要 |
Abstract |
(9)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视角和基本逻辑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县级党委执政能力的内涵与理论要点 |
一、政党政治的历史发端与传承过程 |
二、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党政治地位的逻辑关联 |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导向与时代考量 |
四、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一) 县级党委执政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二) 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正确认识的若干原则 |
(三) 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明确的几种关系 |
第二章 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体制依托及运行机理 |
一、县级党委执政体制运行的主要制度构成 |
(一) 党委制 |
(二) 党组制 |
(三) 党管干部制度 |
(四) 分工负责制度 |
二、县级党委执政体制的现实运行 |
(一) 县级党委党组制的运行 |
(二) 党管干部制的运行 |
(三) 分工管理制的运行 |
三、县级党委执政体制的未来变革趋势 |
(一) 执政权限明晰化 |
(二) 执政形态竞争化 |
(三) 执政理念法治化 |
(四) 执政方式制度化 |
第三章 我国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应然取向及现实体现 |
一、我国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县级党委执政道路的探索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的探索 |
(三) 新时期新阶段对提高县级党委执政能力的新探索 |
二、新时期我国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共性要求 |
(一) 县级党委必须在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地方发展 |
(二) 县级党委必须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三) 县级党委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
(一) 县级党委推动发展的能力 |
(二) 县级党委总揽全局的能力 |
(三) 县级党委依法执政、公共管理的能力 |
(四) 县级党委强化自身组织建设的能力 |
(五) 县级党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
第四章 加强我国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求及问题诱因 |
一、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
二、新时期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 |
(一) 世情的变化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提出的新挑战 |
(二) 国情的变化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
(三) 党情的变化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考验 |
(四) 县情的变化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提出的新指向 |
三、新形势下我国县级党委执政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诱因 |
(一) 对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 县级党委执政过程中权力配置不尽合理 |
(三) 县级党委执政过程中权力监督存在缺位 |
(四) 县级党委执政过程中权力运行存在失范 |
第五章 国外执政党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借鉴国外执政党基层执政能力建设做法的意义及现实可行性 |
二、国外执政党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 |
(一) 注重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常抓不懈 |
(二) 注重提高基层组织的决策能力 |
(三) 注重提高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 |
(四) 注重扩大基层组织的党内民主的程度 |
(五) 注重提高基层组织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国外执政党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教训 |
(一) 没有处理好基层党政关系 |
(二) 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
(三) 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流于形式 |
(四) 基层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方略与对策思路 |
一、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为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
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
三、坚持发展县域经济,为县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
四、推进工作流程的“四化”,为提高县级党委执政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
(一) 健全完善县级党委制 |
(二)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
(三) 完善县级决策机制 |
(四) 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
五、加强县级党建工作,为县级党委提高执政能力提供组织保证 |
(一)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奠定县级党委执政地位的基石 |
(二) 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构县级党委执政地位的骨架 |
(三)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立县级党委执政地位的根基 |
第七章 海林市(县)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个案分析 |
一、海林市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概况 |
二、海林市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创新点与基本经验 |
三、海林市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挑战 |
四、加强海林市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策略与未来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10)论社会分工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高科技企业 |
一、高科技企业的涵义和特征 |
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
三、高科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二章 社会分工与高科技企业的内部管理 |
一、高科技企业的内部分工 |
1. 团队分工 |
2. 人员分工 |
二、分工对高科技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 |
1.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
2. 组织管理以人为本 |
三、高科技企业内部结构与管理对分工的适应 |
1. 以团队为组织结构设计的核心 |
2. 以社会人复杂人假设为组织管理理念 |
第三章 社会分工与高科技企业的外部竞争 |
一、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外部分工 |
二、外部分工与市场竞争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 |
1. 以企业运营重心为本 |
2. 提高行业壁垒 |
三、专业化:高科技企业对外部分工与市场竞争的适应 |
1. 以技术需求为导向构建核心竞争能力 |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筑行业壁垒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网络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四大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老挝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Mr.SENGTHONGKHAM Adsavin. 湖南大学, 2014(09)
- [2]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赵德江.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9)
- [3]德州市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 丛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4)
- [4]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 魏丽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5]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D]. 李芳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6]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智河.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7]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 邓武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8]县域创业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 王立志. 吉林大学, 2008(11)
- [9]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 荣利彬. 吉林大学, 2006(05)
- [10]论社会分工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D]. 潘海燕. 广西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