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_主体性论文

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_主体性论文

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化,德育科研获得了新的进展,在德育 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综述主要依据2004年度“人大复印资料 ”各有关专题刊物、《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以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刊载 的论文,对若干德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作概略的描述。

一、德育的实效性

21世纪我国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学校,如何在新的考验面 前开展德育工作,如何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这是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德 育的实效性也成了这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1.德育的主体性

德育过程的特点由德育的目标来决定。现代德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 信念,塑造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有学者认为,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 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它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教育 内容、受教育者。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体性和潜在主 体性的人。其中,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对立统一的 。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 、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与学生 的主体性是不同性质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建构的方式也不同。主体 性教学建构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建构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教育肩负 的社会历史责任,是教育存在的本体价值。因此,德育教学重在建构学生的主体性。

2.回归生活世界

有学者提出“生活化”应该成为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趋向。要从根本上消除传统道 德教育的积弊,构建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把 人看作完整的个体,在个体的现实生活世界中通过与他人的现实交往,提升每个个体整 体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有学者提出,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 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因为生活本身 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进而有学者提出了生命叙事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 它是指一种特指的叙事,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德育应该回归现实生活,同 时德育理念、价值、主体内容、途径等都应该进行重新定位与创新。即德育理念要回归 生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德育价值要关注个体生命幸福;德育内容要贴近生活等。

3.终身道德学习

“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文件中关于教育的两个极为重要、极具 深远意义的基本观念。把道德学习纳入到终身学习的视野,把学校德育扩展到道德学习 的过程,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根据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 了道德学习的观点,认为终身道德学习是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出学校道德教育 的使命是为学生的终身道德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道德生命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 持续发展服务。终身道德学习的人性化,最集中的表现是教育目的以人为本,人是教育 的目的。教育与学习是与人类、个体共始终的。终身道德学习,终身持续发展,就是终 身自我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习者自己进行道德学习终身道德教育,就是 要帮助学习者学会终身的自我道德教育。

4.学校制度

有学者强调,将学校德育制度融入德育活动之中,用制度的德性在德育活动中建立“ 一个由交互主体的道德行为产生的情感互动和情感相关的人类道德情感之网”,形成师 生之间和谐的交往环境,能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深受人的生活环境影响,良好 的公共伦理是人能道德的生活的精神条件,也为德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精神环境,但公共 伦理的建设是人们自觉的行为,需要制度的规范与引导。德性的学校制度成就道德的学 校育人环境,有效地支持着学校德育的开展。学校德育制度具体化并直接融入学校德育 活动之中,成为直接影响德育的学校伦理生活环境。

二、德育的模式

1.主体性德育模式

主体性德育模式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德育模 式。它尤其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减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 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与传统的德育模式不同,主体 性德育模式强调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反对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主体性德育 一方面继承了传统道德教育对道德认知的重视,但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 育中的被动性,而倡导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通过道德主体的自我选择、自 我认同、自我接受和自我体验,从而切实改变德育的低效率状态。

2.“人化”德育模式

有学者指出,“人化”教育的主旨在于实现教育中人性的复归,使教育真正成为关注 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的活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严重异化的道德教育的历史与 现状为“人化”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和实践的启示。实施“人化”道德教育必 须首先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转化”观念; 其次必须摒弃精英人才的培养观念,以平民化、自由人格为理想的人格形象,充分体现 德育的人文关怀;最后必须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德— 得”关系,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实现道德教育终极关怀的目标。

3.德育的体验模式

传统德育低效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体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有其重要的价 值,有学者认为学校必须创造条件,诱发和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以不断提高德育 的实效。体验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在哲学、美学、心理学等领域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近年来在德育领域也有了初步的探索。在实施道德体验模式时,最主要的是有效组织 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 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域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道德 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而且在实践中发展,实践建构着主体的精神世界。体验的直接 目标是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确定生活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带着 社会和人生体验“决定(新的)实践活动的方向,并提出为之奋斗的目标”。

4.德育环境三维模式

德育环境研究是德育学科的前沿课题。有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大众传 媒作用的强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环境影响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突出,研究德育环境理 论,开发德育环境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 是指由环境、中介、人的素质三者构成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 环境的界定和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为指导,深刻而简洁地揭示了环境、中介、人的思想 道德素质三者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这一模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德 育理论和数理统计三者之间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应用价值在于为我国高校坚持“两课” 阵地,完善“两课”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 方法价值在于为德育科学研究方法探索出一套将历史方法、德育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三 者统一起来的具体途径。

三、影响学校德育的几个因素

影响学校德育的因素很多,诸如科任教师、家长和大的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德育效果产 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与心理健康以及师德诸因素对学 校德育的影响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1.网络与德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越来越普及,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 生产方式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网上一族的青年学生,还没有形成最终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和冲击也最为强烈。有学者强调,学 校的德育必须与时俱进,要抢占网络这一高地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德育 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其内容 包括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课堂、在线讨论等各种形式。

2.心理健康与德育

社会的发展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受教育的主体也需要学校予以更大的 帮助。这就决定了在当今的学校德育实践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德 育改革和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学者认为,德育工作要做到丰富有效,就必须改变传 统的德育模式,重视学生个人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需求的满足,要深入了解学生个性 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营造合适的氛围,促使学生在情感、性格、意志 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品质。德育过程的心理化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心灵的沟 通、情感的交融正是深入学生的教育途径,是成功的德育手段,已成为提高德育实效的 重要方法。

3.师德与德育

有学者指出,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是人类教育生活历史性进步的一个重要 表征。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发展,师德也有一个观念转移的问题,即从一般 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方向转移。我国现有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于专业 规定性的缺失,因此要从专业生活的角度理解教师道德建设,也就是必须将教师的职业 道德理解为专业生活。

标签:;  ;  ;  ;  

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