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务,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赛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衡量一届赛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赛事志愿者作为赛事的中坚力量,如何服务好一个大型体育赛事是赛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调节志愿者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及时了解自我的胜任能力和心理状态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服务军运会,更是当前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调查以第七届军人运动会大学生赛事志愿者为对象,旨在探究志愿者在培训工作时的心理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查阅法对武汉军运会志愿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志愿者群体中具有的胜任能力和心理状况,希望这一研究有助于志愿者更好地适应培训和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同时,也为后续志愿者的培训提供新视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结果发现:在人口学变量中男性与女性之间在影响力维度存在差异,志愿者的胜任能力与总体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在心理资本维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关键词:志愿者;胜任能力;心理状况
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出现了最早的志愿服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志愿服务工作渐渐受到欧美等国的重视和鼓励,美国在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且趋势在增长之中。中国的志愿者活动在80年代开始出现,随着1993年共青团中央正式号召才逐步受到重视,成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每年举办的大小赛事也在迅速增加,作为各大赛事的筹备的中坚力量,志愿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始终秉持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目的,以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也步入了新的阶段,种类繁多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志愿服务机构、公益项目蒸蒸日上迅速发展起来,经过40年的发展,志愿服务人员已经成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湖北武汉举行,这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我国举办军运会将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影响深远。直到2019 年2月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1.09亿人,大学生志愿者一般隶属于本学校或者社会特定的志愿者组织,有统一的领导、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志愿服务活动中最中坚的力量之一。志愿者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1 志愿者研究
新时代下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开发、利用还在不断的摸索与改进。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其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现阶段关于志愿者的研究局限于志愿者的动机、激励等方面,缺乏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也缺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相关研究。当然大学生志愿者胜任特征的研究并非传统的用来做人才选拔、甄别的,它的作用在于让人们了解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具有的特征,并自主着力培养这些特征。而目前对志愿者的研究多集中在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观众反应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志愿者的整体业务素质上,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在业务培训方面,有关他们的心理状况的研究还不多[2]。此外,目前志愿者的主力军是在校大学生或是在读的研究生,他们都未曾真正踏入过社会,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应急经验,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从岗位要求来看,第七届军人运动会志愿服务任务主要是抵离、礼宾、语言、交通引导、医疗卫生、新闻宣传、观众服务等13个大类,这些项目工作量大且培训课程种类多,并且由于本次赛事的特殊性,国外的一些风俗、理念和国内的不同,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这对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大大加重了志愿者的负担[9]。如何调整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到自我胜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意义
结合前人研究,研究赛事志愿者胜任能力与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后来者拓宽研究思路,进一步丰富我国关于志愿者的研究,同时可以充实赛事志愿者的研究内容,为有关大学生志愿者心理的问题解决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胜任能力和总体幸福感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大学生赛事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促使人们对志愿精神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解决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主要的意义有以下三点,一、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传达的团结互助、文明友善的行为有助于志愿者队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三、随着志愿服务深入所凝结的志愿精神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发展。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武汉军运会赛事志愿者心理特征的调查,主要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和现场发放问卷两种途径。武汉军运会赛事志愿者主要有语言服务及新闻宣传运行服务、礼宾接待、交通引导与抵离服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服务,竞赛组织,场馆运行(器械管理)等几大类,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样本特征、胜任能力、总体幸福感、志愿者精神等方面。其中胜任力指标主要为大学生志愿者心理资本,资源整合,自我调适,情感联结,服务导向、影响力六个方面。总体幸福感主要是为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心理状况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等现行状态的一个总评分。
《大学生志愿者胜任特征自评量表》中各指标对应问卷题目,自我调适:3、4、12、13、21、28,服务导向:1、9、10、11、20、27,大学生志愿者心理资本:15、18、19、25、26,情感联结:7、8、16、17、24、30,资源整合:2、6、23、29,影响力:5、14、22。“自我调适”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主动调节自己心态的意识和能力。“服务导向”主要涉及大学生志愿者对所从事的志愿服务的价值认知和判断,以及在面临选择时行为的倾向性。“大学生志愿者心理资本”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个人对待志愿服务的乐观态度和自我效能感。“情感联结”主要涉及大学生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与帮扶对象以及自己所在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同伴产生的情感的联结。“资源整合”主要指大学生志愿者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是否能够有效的搜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资源,以及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够迅速找到可以提供帮助的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影响力”是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传递给他人,以及是否能够及时纠正其他志愿者的不当言行。该量表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9和0.66之间,为中等强度的相关,6个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3和0.82之间。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GeneralWell一BeingSchedule(Fazio,1977)]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有33项,1996年国内段建华学者对该量表进行修订[12],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施测,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9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与0.8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其中1、3、6、7、7、9、11、13、15、16项为反向评分。总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将问卷编入问卷网,采用网络发放问卷和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对现场志愿者进行随访。随机选取武汉周边高校军运会志愿者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56份。采用 SPSS23.0 对数据进行录入及处理。
4 研究结果
被调查志愿者女性占60.23%,男性占39.77%。,主要以本科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6.81%,被调查志愿者的生源地以农村居多。
根据描述统计,可以看到胜任能力各个维度处于中等程度范围内,其各个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影响力<资源整合<心理资本<自我调适<服务导向<情感联结。在胜任能力上得分越高则代表志愿者的某项能力越强,得分越低则代表某项越弱。由此可知志愿者胜任能力总体上处于中间水平,稍微偏向于情感联结,但是在影响力方面得分较低。志愿者在服务导向、情感联结方面得分较高,尤其是情感联结方面得分最高,说明志愿者在这两个方面,比较在意服务中对于自身的影响和对于工作中给与他人引导作用,也说明大学生在胜任能力方面则偏向于团队和服务对象的认可,比较认同服务他人快乐自己而不是影响他人;在资源整合、影响力,得分略低,说明志愿者在这两个方面是也比较欠缺的,志愿者群体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是服从于上级的安排进行工作,而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而自我调适、心理资本得分处于中间水平,说明志愿者再工作中遇到事情可以适当进行自我调适,而心理资本得分较高也说明对待志愿服务的乐观态度和自我效能感较好。
通过对性别差异的独立样本 t 检验,发现仅在影响力上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志愿者胜任特征的性别差异不明显,性别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胜任特征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影响力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性,说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这几个维度上相对于女性更为看重,也具有更好的先天条件。同时在自我调适、服务导向、心理资本、情感联结、资源整合这几个维度上,女性分值较高,说明女性大学生志愿者在这几个维度上相对于男性更为看重。
为比较不同户籍所在地志愿者的胜任能力,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对户籍所在地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源地对于能否成为一名优秀志愿者没有影响。城市大学生志愿者在影响力、资源整合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和城镇大学生,说明城市大学生志愿者在这个维度上相对于其他更为看重,也具有更好的先天条件。同时在自我调适、服务导向、心理资本、情感联结这几个维度上,农村大学生分值较高,说明农村大学生志愿者在这几个维度上相对于城镇大学生更为看重,可能是受农村志愿者的生活环境所影响。
对大学生志愿者胜任特征与服务年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到:在自我调适这一维度上,不同服务年限的志愿者之间得分差异不显著通过比较均值发现,服务年限1年以下的志愿者自我调适这一维度的得分与服务年限为2到3年的志愿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服务年限为3到4年、以及4年以上的志愿者;服务年限为2到3年的志愿者服务导向、心理资本、情感联结、资源整合、影响力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服务年限为3到4年和4年以上的志愿者。
5 结论与建议
武汉军运会作为首届赛事,从可行性研究到赛事筹备到举办相比于同等国际赛事用时周期较短,这是一个在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果,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人口学变量中男性与女性之间在影响力维度存在差异,志愿者的胜任能力与总体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在心理资本维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也可以发现新时代志愿精神仍然是影响志愿者群体自主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通过加强志愿者胜任能力的培训可以更好地让志愿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保证志愿服务顺利完成。在男女志愿者分配过程中可以更多的考虑将男生放入管理岗位,而女性多考虑在服务文字类型的岗位。
而在赛事举办之前把控志愿者胜任能力和心理调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通过对志愿者胜任能力和心理状况的调查也能进一步分析说明当前在志愿者培训及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武汉市部分高校志愿者,调查研究结果是否符合所有高校、其他团队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所以在今后的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更多的志愿者,以期得到更全面的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Musick,M..(2003).Volunteering and depression: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resourc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Soc Sci Med,56.
[2]Sundram,F.,Corattur,T.Dong,C.& Zhong,K..(2018).Motivations,expectations and experiences in being a mental health helplines volunte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5(10).
[3]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01):56-57.
[4]吕鹏飞.大学生志愿者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检验及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5]杨婷,朱胜强,王志中.大学生志愿者胜任力的质性研究[J].中国校医,2017,31(01):10-11+13.
论文作者:王远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志愿者论文; 大学生论文; 维度论文; 志愿服务论文; 心理论文; 能力论文; 赛事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