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才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煤炭行业既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传统生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因此,在新时期,煤炭企业要想变革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就应该将打造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点,而本文从加强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其培训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煤矿员工;素质提升;培训;实践探索
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作为先进技术的掌握者和创新思维的主体,其在竞争中不仅能够决定企业的当前发展状况,还能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后劲。煤矿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其发展中一直将廉价劳动力使用作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对传统产业进行结构改造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内容,在改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对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提高煤矿员工的综合素质,改造煤炭产业的内部生产结构,是实现我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煤矿员工素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煤炭行业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加强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对安全事故的反思。近年来煤矿行业的安全事故屡见报端,使整个社会都开始了对安全生产的反思,而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因此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成了煤矿企业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其二,应对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技术手段在煤矿产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这必然会对行业内部的岗位进行重新洗牌、调整,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企业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再教育,从而提高员工与本职岗位的匹配度;其三,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括对员工的基本信息以及生产绩效的管理,还包括对员工潜力的开发,而利用教育培训手段,挖掘员工的潜在生产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二、新时期煤矿员工素质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一)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将培训计划列入到年度发展计划中来,并利用培训目标的引导,促进各部门落实员工培训工作;二是建立有层次的培训体系,即将有经验、有技术的员工作为培训的管理人员,同时利用监督检查的方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即通过定期的考核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检验,并利用奖优罚劣的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完成培训任务。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全方位做好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员工教育培训的物质条件,而煤矿企业在完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硬件条件上看,企业培训中心应配备多媒体教室、实操基地、一体机、投影仪等设施设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以拓宽员工的教育空间;从软件上来讲,企业应该积极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重视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在新时期,煤矿企业应该将“安全生产”和“尊重人才”纳入到企业文化中来,并利用手段,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了解,使广大员工在了解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认同,进而利用企业文化来约束行为实现价值。企业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宣传长廊,将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和入井须知等内容进行张贴,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拓展讲坛”等活动为员工搭建知识交流平台,从而引导员工提高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促使其形成积极参加教育培训的内驱动力。
(四)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有竞争才有发展,煤矿企业可以通过技能比拼、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例如企业每个季度开展“职业技术比武”活动,各部门通过层层筛选,抽调拔尖人才参加公司的技术竞赛活动,而最终获胜的员工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这样的技术比拼、技术攻关等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员工对技术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员工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的运用能力。同时结合教学手段,是对“讨论式”教学的深化,同时它又接纳“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探究”因素,通过增进互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员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教师采用研讨式教学,能置教和学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之中,让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聚集在一起,用开放、互动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收获、经验和体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整个环境十分宽松,学员可以坦诚地将难于解决的问题讲出来与学友们交流。在研讨中思想撞击、见仁见智、各有启迪。使学员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东西,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形成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五)历练师资队伍,创新培训教学方式方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提高培养技能型教师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学习力和工作力”。一是做好教师进修工作,加速知识更新。二是深化教法改革,拓宽专兼职教师的视野,注重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理论上研讨教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实践,使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创新培训形式,提高职工理论和操作水平。围绕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我们将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用实践操作带动理论学习。根据这个培训思路,利用现有的实践操作基地资源,积极开展基地、现场两个培训课堂学习,从实践操作入手,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能。
结论:总之,教育培训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其在实践中完成知识创新与技术改造,并在转变生产态度的基础上自觉规范职业行为,而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煤矿企业作为传统行业中最具创新空间的市场主体,管理者应该积极制定以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培训,以保证员工的创作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树生.煤矿员工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初探[J].露天采矿技术,2014,02:75-77.
论文作者:梁会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员工论文; 煤矿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企业论文; 新时期论文; 手段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