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徐子健

电力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徐子健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

摘要:现阶段,在国内科技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为了稳定电力能源的供给,需要从电力生产技术入手对供电单位的发展进一步规划。要以节能环保理念为原则,创新生产要求。对于相关从业人士而言,要认识到其发展前景、优势和劣势,合理地对电力生产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关键词:电力生产技术;电力企业;现状;发展趋势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源消耗不断增加,随着能源消耗愈演愈烈使得物质生活不断地提高,同时造成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变得逐渐紧张,电能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品。我国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地更新发展,诸多新兴的电子设备已经开始进入配电系统并为解决电能质量控制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就我国电力生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1电力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

1.1交流输电技术

交流输电技术在我国乃至世界广泛地应用与推广,会在电力输送和分配方面发生重大的革新,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资源和电能的利用效率,是巨大的改变。交流输电技术是指将大功率电子器件作为其重要的开关在与其他电力设备的合作之下,组成FACTS设备,以便于对电力系统参数中的相位角和线路阻抗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确保输电线路良好的输送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此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电业部门都在重点分析超高压输电工程中应用FACTS技术的实施方案。

1.2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电能的高效利用,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性和稳定性极强的电能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对供电的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断顺应了电能质量高度的建设需求。一些企业在发展变革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变频调速驱动器和机器人等加工工具,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地应用之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这些设备的使用具有干扰度强、波动性大等特点,一旦供电质量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到产品良好的使用质量,甚至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其设备迅速纳入进配电系统中,为电能质量控制的建设予以了一定的技术手段。“用户电力技术”走进了广大用电群众的生活中,目前已经研发除了用于配电网的电力电子装置。

1.3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是指将燃料的化学性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装置。燃料电池发电效率比较高,高温燃料电池联合循环效率已经高达80%以上。同时,燃料电池规模和负荷大小不会影响到正常效率的变化。燃料电池发电能的跟踪符合变化速度比较快,占据着全负荷的一半之余,调峰能力比较强。

2电力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

2.1太阳能发电技术

太阳能是目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可利用量巨大。太阳辐射能,依纬度的不同,可达870~3400kWh/m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转换效率计算,在一般地区,15m2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全年可提供3500~5500kWh/m2的电能,足够一般家庭日常使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热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即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被认为是下世纪最有希望得到工业规模应用单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之一。目前,全球光伏发电规模尚小。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增长容量很快,约每3~4年翻一番。到下世纪中叶,光伏发电装置容量将很可观。由于近年光伏电池研究的进展迅速,光伏发电的价格预计几年左右便可与常规发电技术竞争。

2.2电能储存技术

电能储存技术是实现电能高效利用的关键,目前,电池储能是较为常见的电能储存方式,而交直流变换器是电能储存系统的核心,主要由GTO一类的电器元件以及各种容量的蓄电池组成。经过实际检验发现,电池储能系统不仅能够作为整个输电系统的支撑,还能够起到电源调频以及调节峰值的作用。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投入使用的电池储能系统有20个左右,虽然在数量上没有优势,但在实际运作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对于当前的电力行业而言,延长蓄电池的寿命以及储能力度是完善电能储存技术的关键。电能储存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蓄电池的储能密度只有100~200W/kg,通常情况下电池的使用寿命为10年。目前,很多国家的相关部门正在致力于新型电池的研究,比如钠-硫电池以及锌-空气电池的应用,必将会对电能的高效利用作出巨大的贡献,也会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同样是这一技术发展的难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都在4~8年,所以,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当前,所采用的锂电池对工作环境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电池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购置必要的温控设备。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一技术的实际推广成本。

2.3城市供电技术

现代化的社会要求特别高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由于现代化城市供电负荷密度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标准与复杂的供电模式,发展灵活性要求较高,只有这样才能与持续增多的供电负荷相符合,与供电网升格的需求相适应,现代供电网的建设要求的技术更为复杂化。其中技术包括:①高压直流配电技术。也就是骨干网架选取为高压直流电缆,在运用自变流技术的基础上,将新技术通过直流、工频或者高频的方式提供给终端用户;②配电线路地下化技术,包括设备管理系统、火灾不蔓延设备以及应用于研制新型电缆等;③配电网紧凑化技术,如配电网对附近设备进行保护的集成技术、配电设备的集成技术以及新型GIS设备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电力生产技术势在必行,电力企业在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之下,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在高压核心技术攻关、智能电网标准以及工程试验示范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突破。对于电力生产技术的未来趋势来分析,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维护能源安全与稳定;同时,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投身于电力生产技术的建设中,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电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要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我国的电力生产技术水平,进而实现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洪.电力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0:123-124.

[2]周密.浅析电力生产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3,11:144-145.

[3]李海涛.电力生产的技术着重点与监督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02:272.

论文作者:徐子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电力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徐子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