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论文_谢文静,阮良

眼外伤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论文_谢文静,阮良

谢文静 阮良

(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临床部;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作为人类感受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占人体所接受信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当眼睛因外伤而出现视觉障碍时,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都将出现极度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幼儿患者来讲,由于疼痛、紧张、恐惧等因素的影响,其通常会出现哭闹不安等现象,这对于幼儿的康复与痊愈都尤为不利。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如何结合幼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这无疑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眼外伤;幼儿护理;特点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148-01

引言:心理层面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幼儿患者而言,其自身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在面对创伤时容易留下心理阴影。同时因恐惧紧张而导致的情绪层面的波动,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对于当下护理工作的开展而言,结合儿童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工作的完善与升级,是新时期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幼儿患者的心理特点

1.1、学龄前幼儿的心理特点

学龄前的幼儿还处于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其自身的耐受性较低且不具备有效的自制力,而这也为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其眼部受到外界的创伤之后,因疼痛和视力障碍的影响,患者必然会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同时在眼外伤的治疗过程中,甘露醇、高渗糖等降眼压药物的应用,对于患者血管也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患者也通常会因不理解治疗而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针对学龄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展开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开展的必然选择。

1.2、学龄期幼儿的心理特点

该阶段的儿童相比于学龄前的儿童能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能够就外界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与分析。所以该阶段的儿童,也能够理解治疗对于自身疾病痊愈的重要性,这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该阶段的儿童同样会出现紧张、害怕以及焦虑等情绪。这些情况的存在会使得患者外伤后眼压增高,不利于患部的积血吸收,继而对疾病的痊愈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针对学龄期幼儿的心理护理也应予以关注。

二、心理护理措施简析

2.1、学前龄的儿童心理护理措施

2.1.1、注重交流

良好的交流是护理工作的前提。在患儿入院后,应加强与患儿之间的交流。例如在治疗的过程中,轻声呼唤患儿的名字,同时应适当的称赞和肯定患儿的乖巧和勇敢。保证其心情舒畅,同时降低其对于医护人员的戒备心理和恐惧感。这对于降低患儿的苦恼现象有着十分明显的反映。

2.1.2、注重与患儿家长的配合

对于眼外伤患儿的治疗而言,能否与家长取得良好的配合无疑意义重大。所以在患儿入院之际,应首先向家长描述患儿配合治疗与其今后疾病痊愈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家长能够督促患儿的休息,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开展,保证患儿的情绪稳定。以免出现出血加重、损伤角膜以及伤口开裂等情况。

2.1.3、必要时与老师联系

很多家长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爱护,往往在面对孩子哭闹时束手无策。此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也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加强与其老师的联系。通常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情绪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往往会更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这对于幼儿的康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4、提升专业护理水平

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护理质量。为此要求护理人员就自身的专业素质予以不断的提升,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为保证患儿的舒适,应尽量的做到动作娴熟与轻柔。例如在常见的静脉穿刺时,应做到手法的专业与稳健,追求一次成功,以娴熟的护理提高患儿的护理体验、赢得患儿的信任。

2.2、学龄期儿童护理措施

2.2.1、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当学龄期的幼儿受伤,家长通常会责备幼儿的行为失当对其自身造成的伤害。一些家长会在言语上责备幼儿,一些脾气急躁的家长甚至会出现打骂幼儿的情况。所以此时作为护理人员应首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疏导家长的情绪,保证其能够以平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一起安慰患儿,致力于患儿紧张情绪的消除,继而促进其眼伤的痊愈。

2.2.2、注重与患儿的交流

注重与患儿的交流同样是学龄期患儿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学龄期的患儿来说,治疗的过程相对漫长也会对其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就临床的实际情况而言,也的确有很多的幼儿会对自己的学习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所以此时护理人员与幼儿的交流重心也应该发生偏转,让幼儿明白只有配合治疗才能更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还可以邀请患儿的同学或是老师为患儿辅导功课进一步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

2.2.3、注意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无疑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可以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首先当患儿出现眼外伤疾病时,其对于外界信息的感知量明显下降。通过播放音乐广播等形式,不仅会满足幼儿的信息需求,同时也能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患儿因外伤疼痛以及眼部被包扎,其也会表现出沉默、烦躁易怒等情绪。特别是因外伤而严重影响视力时,患儿的情绪也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此时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的修养环境无疑是至关重要。所以作为护理人员也应鼓励和引导患儿听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以此来保证患儿的心情舒畅,让患儿逐步从绝望与忧伤中解脱。

结语:幼儿的眼外伤护理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要求护理人员需结合实际,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层面疏导与护理,以此为基础促进幼儿的康复和痊愈。在实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也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注重与其家长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幼儿的痊愈提供有效的支持。本文所述内容皆立足实践,就眼外伤幼儿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致力于为今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罗兴莉. 眼外伤患儿全麻术后恢复期的安全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21):3281-3281.

[2] 刘丽娜, 黄丽萍. 眼外伤受术者的心理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 14(9):919-919.

[3] 刘艳华. 眼外伤儿童的心理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1):313-314.

[4] 师彦敏. 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儿童眼外伤康复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4):106-107.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谢文静,女,(1994.11.26)中专学历,护士职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眼三区,从事眼科护理方面的工作。

第二作者:阮良,女,(1982.8.21),大专学历,护师职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眼三区,从事眼科护理方面的工作。

论文作者:谢文静,阮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眼外伤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论文_谢文静,阮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