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化护理干预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为3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综合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58 P<0.05)。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感染性休克;ICU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ICU
Wang-Hui (Department of IC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r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ICU. Methods: A total of 66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ICU from February 2015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take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given the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hat, the result of treatments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f treatm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7.458 P<0.05). Conclusion: To some extent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ICU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eptic Shock; Intensive Care Unit;
[中图分类号] R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感染性休克是因感染导致的有效循环容量不足,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减少所致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症。ICU收治的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其病死率相对较高。目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侧重于诊断和治疗,对于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关注不多。为了进一步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6例。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22~79岁,平均55.2±3.3岁。依照随机方式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均为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危急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方式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路插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等。
1.2.2 综合组护理方式
对患者实施综合化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给予其必要的抚慰鼓励,消除心理上的负面情绪,让患者始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配合治疗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②实时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持病房的清洁,定期消毒;手卫生按照七步法采用消毒液清洗,确保每次清洁手部时间大于3min [1],减少感染的渠道;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实时监测患者的CRP、血常规、导管和痰尿的培养指标;定时吸痰,若发现患者出现呼吸乏力、嘴唇发紫、血氧保护度偏低的状况,及时给予机械通气,确保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③强化药物护理。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不稳定,需要采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提前对患者补液,以小剂量、慢滴速给药,准确记录给药时间、剂量、速度、浓度及血压、末梢循环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组织器官的灌注状况。停药时,尽量使用针筒微量式注射泵用药,保持流速的均匀,逐步减量。尽量采取静脉导管用药,避免出现外周血管痉挛、肢体循环障碍状况的发生。
④控制感染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尽可能地减少侵入性的诊疗操作;合理应用抗菌类药物,最好保留好病原学标本,以方便后续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参考药物的半衰期、作用机制、最小抑菌有效血药浓度等资料明确药物给药方式[2];用药阶段,严密观察患者用药的副作用;加强对患者的皮肤和口腔护理,避免出现新的感染。
⑤强化日常护理。每日对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皮肤处进行清洁消毒,观察皮肤是否存在发红、脓肿问题。正常情况下,确保置管处的敷料更换次数达到2次/周。若患者高烧不退,增加物理降温,体温不高者,加强保暖。由于休克患者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偏弱,且患者神志不清,极少翻动,压疮较易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辅助患者更换体位及床单,情况必要时,对患者背部实施按摩护理,以减少压疮的产生[3]。
⑥强化液体复苏护理。加强对患者CVP、MAP、ScvO2、Pa O2和SpO2的监测,注意尿量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苏液体,注意液体复苏的顺序、速度和量,解决有效循环量不足的矛盾,防止多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4]。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1周后,患者的意识恢复正常,周围微循环灌注明显改善,24h内病情稳定,其收缩压高于90mmHg,脉压差高于30mmHg,尿量高于30mL/h。有效:治疗1周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48h内病情稳定,其收缩压、脉压差均达到显效标准,尿量增加,但血压需要应用多巴胺维持;无效:治疗1周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明显改善或恶化,其收缩压、脉压差分别低于90mmHg及30mmHg。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情况[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常规组339(27.3)18(54.5)6(18.2)
综合组3320(60.6)10(30.3)3(9.1)
x27.458
P0.024
3.讨论
ICU收治的患者大多为重症患者,感染性休克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高心输出量、低外周血管阻力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特点,控制感染源,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基本措施。目前,随着医疗科技的逐步发展,感染性休克的致死率明显降低,但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侧重于诊断和治疗,对于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关注不多。文献报道[1-2],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例如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治疗配合的依从性和自信心;实时监测病房、患者的相关指标和控制感染护理,以便控制感染源,控制感染;强化药物护理,目的在于维持外周循环的正常;强化日常护理,及时注意患者的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液体复苏护理,增加循环血量,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行休克患者的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经过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7.458 P<0.05)。研究结果显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了提高护理在治疗的作用效果,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护理人员自身也需要具备极强的抢救意识,提升自身对于疾病的鉴别能力和反应力[5],积极熟练地运用护理技能,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取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管晓晓,颜默磊.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90-93.
[2]胡彩珍.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27.
[3]尹俊辉,李晓红,杨俐,等.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5-1667.
[4]边竟,郑红梅,熊晓美,等. 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影响[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30(4):428-430.
[5]银术荣.综合性ICU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农村卫生,2014,(z1):240-241.
论文作者:王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患者论文; 性休克论文; 发生论文; 常规论文; 两组论文; 措施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