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社区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论文_吴秋红1 石伟荣2 陈浮芸3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1.2 福州市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社区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和平均分组的方式方法,将108例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治未病”理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明显更低,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为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治未病;中医理论;治疗效果;血糖水平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2型糖尿病属于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特点为慢性血糖水平升高,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病,并且具有不可治愈性,长期发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系统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1]。因此,必须要为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长时间药物治疗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2]。为了明确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本研究共计选择108例患者作为对象。具体、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社区在2016.07至2017.07期间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8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运用单双号随机抽签分组的方式方法,将108例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患者。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0:24,患者年龄区间在32岁至68岁之间,均龄为(45.73±8.93)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9:25,患者年龄区间在33岁至68岁之间,均龄为(46.01±8.21)岁。患者排除I型糖尿病患者、其他按类型糖尿病患者、不配合饮食控制患者、不按规定服药患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施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包括应用降糖药物,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以及监测血糖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治未病”理念进行治疗,为患者口服降糖健脾活血汤,方剂组成为12g丹参、茯苓、白术、郁金,9g片姜黄、僵蚕、川楝子和香附,6g制大黄、蝉蜕,本社区药剂室制作成为150ml中药汤剂,患者每天服用1次。为患者调节情志,运用劝说开导法、暗示解惑法、移情异性法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每次30分钟,每周1次。结合营养科方案为患者实施食疗药膳治疗,药用食物包括黄芪当归瘦肉汤、山楂荷叶茶、苦瓜茶、玉米须汤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指标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症状减轻,餐后2小时血糖和空腹血糖一项正常,则为有效;若患者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3]。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常规组和研究组患者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数据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中医“治未病”理念主要是采取预防手段或者治疗手段避免疾病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若患者血糖控制不当,将会引发严重并发症[4]。通过“治未病”理念,能够维持患者机体内外环境有序和协调,实现身体健康和理想状态[5]。本研究中,本社区为研究组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治未病”理念,为患者口服降糖健脾活血汤,健脾活血汤中的僵蚕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和消痰散结的重要作用;蝉蜕具有发散风热、祛风解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姜黄味辛,性温,具有破血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大黄具有清热泻火、泻下攻击等作用;柴胡性寒,味苦,具有行气、活瘀、凉血等作用;郁金能够有效调节免疫和中枢,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白术性微温,味苦、能够益气生血和补气、利尿;茯苓能够利水消肿,具有宁心、健脾等功效;丹参性微寒,味苦,具有安神、凉血、活瘀血等功效;赤芍在抗血小板聚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红细胞通透性;香附具有解火郁、血郁、气郁、食郁等作用。此外,研究组患者根据营养科建议开展食疗药膳,为患者进行情志调节等,目的在于补气固表、温经通络、活血、行气和止痛,并且对患者血糖值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6]。通过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常规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29%)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7.78%),并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5.21±1.83mmol/L)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6.78±1.39mmol/L),研究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8.47±1.82mmol/L)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10.39±2.83mmol/L),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数据、空腹血糖数据、餐后2小时血糖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为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晴,肖雪,姚新.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7,38(06):1139-1141.

[2]李晋宏,王德惠.从中医体质+危险因素干预防治慢性病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1):126-127.

[3]吴兴全,魏晓光.《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03):63-65.

[4]祁文辉.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7):57.

[5]齐力,姜莹莹,毛凡,董文兰,陶然,董建群.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和需求[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4):279-282.

[6]聂雪琼,李英华,陶茂萱,李莉,黄相刚.中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02):108-111.

论文作者:吴秋红1 石伟荣2 陈浮芸3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社区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论文_吴秋红1 石伟荣2 陈浮芸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