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初探论文_段自军

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初探论文_段自军

甘肃省瓜州县梁湖乡小宛小学 736100

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台风、海啸、水灾、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水污染、空气污染、生活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追溯其根源无不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有关联。环境问题,已是人类生存的最大问题,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培养孩子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悦纳自然的价值取向。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适时渗透保护自然的教育

现有的教学资源,有相当的篇幅涉及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这些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文本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紧密结合,有效引导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利用文本中写景散文进行渗透教育。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的文章,如《趵突泉》、《海底世界》、《鸟的天堂》、《浙江潮》等之类的课文。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借助图片、录像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鼓励学生围绕课文重点句段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课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体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对自然、对人文景观、对非人生命体产生接受或喜爱之情。另一方面,说明文教学直接渗透。小学教材中有的文章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鸟儿的侦查报告》、《生命与水》等。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借机启发学生明白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挖掘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认识自然,走进自然

虽然现行语文教材中已经蕴含了相当数量的保护自然的范本,但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达不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种教育,更有必要在课本之外为学生补充一些以保护自然问题为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

1.开展视听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培养学生听和阅读能力中渗透环境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环保视听材料,组织学生课外看和听,如广播录音、影视录像、书籍、图表、新闻报道等,还有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故事、小说和寓言等。

故事、小说、视频和寓言可以通过现实的或虚构的情节向学生揭示自然的变化过程,通过生动的语言或平面图像向学生展示各种非人生命体或非生命体由于人类活动而受到的冲击,激发学生对遭受破坏和屠戮的生物的同情感,使他们能理解和关注人类以外的事物,感受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让学生身临其境。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自然的正确认识,讲解完《浙江潮》一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把同学们带到了距离学校一公里处的北戈壁滩。因为我们学校就坐落在隔壁腹地。踏上戈壁滩,看到一望无垠的浩瀚沙漠,望着夕阳,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吟咏出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的壮美诗句。同学惊叹于眼前的壮美景象,失去了刚来时的喧哗,一个个屏气凝神,神色庄重。于是,我问同学们:有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报纸宣传说,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壮举。根据你现在的领悟,你赞成这个观点吗?此话一出,同学们争相恐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登一个峰顶,只能算壮举,是人类勇气、毅力、耐力、冒险精神的显现,不能算征服。如果那样,漂流一次长江,就征服了长江。飞渡一次黄河,就征服了黄河,这如果要算征服,我们今天也叫征服了沙漠。我释然一笑,并解释说,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对自然我们不能用“征服”一词。我们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我们人类祖先的足迹据推测也只有一百多万年,有文字记载的也只有几千年,和地球相比,我们人类还非常年轻,有许多未知的领域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人类对自然的无知索取使我们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再不能用征服来对待自然,应同自然和谐相处,学会悦纳自然。这种课后及时地走进自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又领悟了人类和自然密不可分,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了起来。

三、培养环保意识,走和谐之路

走进大自然,我们感受了自然的伟大,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使同学们真正体会了自然决不能征服,只有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而不能为了满足人类的私欲,无禁止地去掠夺。《斑羚飞渡》一文中描述的悲壮场景,噬啮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一群被猎人逼到悬崖边的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上演了撼人心魄的一幕。领头斑羚在危机关头以哀婉的鸣叫做了合理的安排,羚群迅速分成老少两群,老年斑羚做了年轻斑羚飞渡对岸的踏板而牺牲了自己,震撼了在场的猎人。动物为人类的暴行而作了最壮烈的牺牲,难道我们还要无休止地去征服吗?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负责。

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勇于创新,探求环境教育渗透的更多方法,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走进自然、悦纳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努力。

论文作者:段自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初探论文_段自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