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李春阳

前言

城市园林绿化体现了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理念,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对实现美化城市和环境,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重要意义。园林工程具有建筑面积大、施工范围较广,种植不同的植物,需要定期养护等特点,园林建设的重点工作主要体现植被绿化、景观设计以及山体地貌等,因此,要做好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工作,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生态居住环境,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工程概况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位于河源市,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30 公顷,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题公园,占地10多万平方米,造价4000多万。根据河源的文化生态特征和城市形象定位,做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休闲与旅游相结合,公益与经营相结合”,充分展示河源客家文化底蕴和绿色生态特色的“客家文化·生态型主题公园”。该项目经全体项目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河源市客家文化公园一期景观工程(东城片区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荣获2013-2014年度广东省风景园林优良样版工程金奖。见图1、图2

二、 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概况

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地区的情况,通过先进的

艺术设计理念,对园林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内容包括对园林进行改造、园路布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品建筑、种上各具特色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最后建设成生机勃勃、绿意盈盈的园林工程,要体现良好的绿化效果,必须强化对施工过程的各项管理以及对植物的定期养护工作。见表1

三、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施工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已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标准和规程等,这些指引文件,有对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提供了详细的规定和标准要求。

园林建设和施工单位,在进行具体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文件和设计图纸展开各项工作,并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和监控工作,提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1、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为体现园林工程效果,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认真与设计师沟通,并领会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意图,在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图纸,遇到不明白之处,要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并解决。图纸确定后,必须根据已定好的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平整施工场地,做好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为工程顺利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 严格根据图纸展开各工序施工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种植各种植物。因为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园林效果。生长良好、不同种类的植物搭配,能起到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增加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与设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努力,高质量完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任务。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应深入到施工现场,结合设计和施工合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园道铺设、小品营造、植物种植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及时跟进施工质量和进度,对于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符合规定要求。

4、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施工材料,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安排有关专职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产品,要妥善安放,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材料质量受损。对不合格的产品,不能用于施工环节,防止因材料不合格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要建立起材料质量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手段和程序,实现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监理单位要根据施工合同和委托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做好材料质量监理工作,明确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业主单位也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施工过程出现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工作,多方共同努力,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

5、植物栽培

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植物栽培和技术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施工单位应当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采用合适的植物栽培技术。

例如,栽植树木最适合的时间是休眠期至春天萌动以前,其他时间种植成活率较差,因此,必须掌握好各种植物最佳种植周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保证植物成活率。此外,还要强化对植物栽培和种植的管理工作,例如通过提高苗木土球的标准,增加植物成活率和成长率,

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的特性,短截枝叶,在叶面上喷蒸发抑制剂,减少水分蒸发。优化起苗与种植阶段,减少起苗至种植所需时间,

设置遮阴设施,防止太阳暴晒植物;对于一些老树贵重的树或者生长不正常的大树,要适度断根,增加断根部的须根、减少枝叶数量,

促进其成活率,通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提高植物栽培成活率和生长率。

6、园林绿化工程整体质量监督

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工艺、重点工序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所涉及的专业比较多,例如土方工程、园林铺设、建筑小品、水景工程、种植绿化、随便安装,这些分项工程的质量,确定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检验规范和标准,对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施工任务完成后,顺利通过验收,早日产生经济收益。

四、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具体养护技术

要及时跟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后的各种后续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各项苗木、植物养护工作,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保证植物有充足营养和水分,能够茁壮成长,把绿化效果立体呈现出来。

1、施肥及防治病虫害

充足养分是植物健康生长的前提,要定期根据植物生长的情况进行施肥,通常在除草松土以后,天气良好,没有下雨,土壤比较干燥的时候,施肥效果会比较好,植物成活和生长时,可以采用肥质较薄的肥料施肥,会取得更好效果。

要做好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有生物防治和药物毒杀等,防治期间要掌握病虫害规律,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积极防控,采用药物时尽量采药量小、治害效果良好的药物。

2、 园林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大量水分,这些水分大多是根部吸收的土壤水分,如果出现土壤含水量无法满足吸收量、地上消耗水分过多等现象,养护人员就应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其养护的举措就是灌溉,如图1 所示。通常来讲,灌溉会按照植物叶片吸收水分多少、内渗透压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灌溉过程中的叶片有较大吸水能力,表面植物水分不足,需要及时为其喷水。对于新栽的阔叶树、灌木、小苗、树木等应优先灌水,而针叶树、大树、长期定植树木可以后灌水。例如,某养护人员在养护园林时正处于夏季,植物生长十分旺盛,需水量较大,该人员避开了中午天气炎热、阳光直射的时间对其进行浇水。同时,该人员在浇灌时始终坚持勤灌、少灌等灌溉原则,严格按照植物生长规律,因时、因地制宜的针对不同植物科学的灌溉,各种植物始终保持了水分的足够供应,从而实现了有效的灌溉养护。

现阶段,对园林绿化工程经常使用的一种灌溉方式是定植树木后,对乔木灌溉3-5 年,对灌木灌溉5 年以上,若出现缺水导致生长不良、土质差、干旱年份等问题,需要将灌水年限适当延长[3]。最低的每株植物每次灌水量为:乔树大于90kg,灌木大于60kg,使用的灌溉水源一般是化验后的可用废水、池塘水、湖水、河水、井水、自来水,主要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瓦罐、单堰灌溉等。除此之外,植物灌溉该应满足多种要求:①应水量充足。②灌水堰不能开得过深,开导树冠垂直线投影下,防止伤根。③水渗透以后第一时间中耕、封堰,将土壤毛细管切断,避免水分被蒸发。

五、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对提升城市生态建设、满足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需求、提升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广大园林绿化工程工作者,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时,要强化对各施工工序的管理工作,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工程任务完成后各种植物的养护管理等,整体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绿化效果,促进我国绿化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春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8(8)

[2] 刘志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初探,福建建材,2018,12

论文作者:李春阳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李春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