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部门论文,技术创新论文,中国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4)12-0070-13 一、问题提出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已日益深入。然而,中国信息化水平虽然全球增速最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技术创新水平也较为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双重窘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现有关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大多聚集于理论层面,较多文献肯定了信息化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信息化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1,2]。然而,相关的经验研究偏少,Frishammar and Hrte[3]、毕克新等[4]采用实证手段证实了信息化与工艺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但这方面研究大多基于对个别样本的调查数据,缺乏代表性,所抽样的企业也以中小企业居多,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化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方远平等[5]、师萍和韩先锋[对其他领域的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得出了与上述学者较为一致的结论。鲜有研究较为全面地涉及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尤其是缺乏对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异质性因素作用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等问题的探讨。 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能否成为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动力;是否信息化程度越高,其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越有利,即是否存在一个最佳信息化水平问题;信息化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存在行业异质性,其中的机理何在。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革新和渗透应用来改变现有经济技术格局和生产方式的过程,其本质在于解决信息的供需矛盾。信息化要解决的供需矛盾具有其特殊性:①从生产上讲,信息化主要是增加产品的信息含量,提供新的附加值,满足消费需求;②从市场上讲,主要是解决市场均衡问题,为供需双方提供充分信息,减少交易成本;③从管理上讲,主要是解决管理效率问题,准确、及时地获取和传递信息,提高决策效率;④从技术上讲,主要是解决信息的有效传递,利用信息技术融合集成、互联互动。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而信息技术这一具有革命性的生产要素的融合扩散则可能已成为信息时代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因。具体来讲,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有直接内化效应和间接外化效应。直接内化效应表现为,信息化能够促使企业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重构创新业务流程,不断降低技术开发和转化的成本,缩短创新周期,进而激发内部技术创新潜力;间接外化效应体现在,信息化能够促使企业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去获取和吸收外部知识,准确掌控市场需求动向,提高创新主体间的交易效率,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从而优化外部创新环境。 1.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基本传导机制 基于产业链,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信息技术研发生产和信息技术应用两个部门。信息化通过以下三个渠道影响技术创新效率:①信息技术前向关联溢出,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对信息技术应用部门的创新溢出。一方面,信息技术在应用部门产业中的大规模使用,为企业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技术平台,推动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技术应用部门产业中的创新溢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向应用部门内部其他产业渗透和扩散,不仅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改造了传统产业,使其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效应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应用部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②信息技术后向关联溢出,主要体现为信息化对信息技术研发生产部门的创新溢出。研发生产部门向应用部门提供信息技术的前提是优先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如构建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开发平台,进行高质量、高技术的信息产品开发,以及环保、廉价的零部件生产等,在很大程度上对该部门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进而推动信息技术后向关联创新溢出。③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部门和应用部门的互动溢出。信息技术在两个部门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反馈效应和累积循环效应。一方面,反馈效应表现为信息技术在应用部门的使用效果会影响到研发生产部门的信息技术开发,促使其不断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升级,而研发生产部门推出的新的信息技术亦会倒逼应用部门学习和使用新技术,并在“干中学”过程中提出新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播,推动了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共同攀升,如应用部门在享受到信息化创新溢出带来的高额利润等利好后,会提出更高的信息技术需求,研发生产部门在从应用部门获取信息技术服务收益的同时,为满足其需求,会不断开发新的信息技术,持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水平,而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会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应用部门的创新溢出,如此反复,最终推动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累积循环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即信息化具有显著的创新溢出效应。 2.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非线性传导机制 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主要是由基础创新技术带来的。随着基础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会替代旧的技术体系,与创新要素重新结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存在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需求,企业愿意创造、使用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的生产方法,形成新产品或新服务以满足新需求。随着对新产品需求的扩大,信息化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会促使其加大信息化等基础创新技术的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的溢出效应。然而,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并非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①信息技术前向关联溢出的“倒U型”传导机制。最初,信息技术在应用部门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该部门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其在利润获取等方面构建起明显的比较优势。利益驱使应用部门对信息技术进行持续革新和升级,但与其他要素投入一样,信息技术同样具有明显的边际效应。当应用部门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达到顶点时,信息化的技术创新溢出达到“峰值”,边际溢出效应为零。此后,继续提高信息技术会面临单位投资效用下降的风险,该部门会失去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导致信息化建设强度降低,出现信息技术对应用部门技术创新边际溢出效应递减。②信息技术后向关联溢出的“倒U型”传导机制。由于研发生产部门在信息技术推广初期从应用部门获取了一定收益,随着应用部门信息技术需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刺激研发生产部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水平和开发新的信息产品。当信息技术的供给达到顶点时,信息化的技术创新溢出达到“峰值”,边际溢出效应为零,持续增加信息技术供给同样会面临单位投资效用下降的风险,这会在较大程度上抑制研发生产部门的信息化意愿,导致该部门信息技术对技术创新的边际溢出效应递减。③研发生产部门和应用部门互动溢出的“倒U型”传导机制。研发生产部门和应用部门之间的联动刺激了彼此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该过程中,双方均获取了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当这种互动传导效应超过一定限度时,信息技术对双方的创新溢出均会趋于下降,正是由于双方的循环互动和持续反馈推动了“倒U型”传导机制的形成。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2:信息化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信息化水平由弱变强,其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将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 3.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传导机制 信息技术的成功使用需要与之匹配的补偿性投入,包括熟练的劳动力、技术投入和合理的组织形式等。这些补偿性投入的不同,可能导致信息技术在不同企业乃至行业的溢出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诸如行业发展阶段、经济政策、要素禀赋等先天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信息技术在行业间的渗透和扩散效果。因此,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异质传导机制。①从技术密度看,不同技术密度的行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在技术和产品的复杂度、创新难度和创新风险、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以及技术进步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对信息的供给意愿和需求意愿可能会有所不同。②从环境污染程度看,不同环境污染程度的行业在环境敏感性、节能减排水平、绿色技术开发和使用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对信息技术的选择和推广方式等存在差别,可能使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产生环境异质效应。③行业规模水平是导致信息化对技术创新产生异质影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新兴行业具有规模较小的特征,而该类行业对信息的诉求相对较高,信息技术在创新过程中的渗透和扩散速度也要远快于规模较大的行业。因此,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可能存在明显的规模异质效应。④企业追逐利润的动机会影响到其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强度和管理效果,由于不同盈利水平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可能产生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异质传导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3:由于不同行业的技术密度、污染程度、平均规模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三、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1.计量模型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研究中国工业部门中信息化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根据Battese and Coelli[7]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如下模型: 2.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由于2002年和2012年中国工业统计分类中的细分行业的数量和名称均有所区别,且2012年统计资料中缺少行业产值等数据,考虑到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以2005-2011年为研究时段,选取37个细分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其他采矿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因数据缺失,予以剔除)。为了揭示行业特征作用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差异,本文分别从技术密度[8]、污染程度[9]、平均规模水平[10]和盈利能力等四个方面对行业予以划分,把高于平均工业成本利润率的行业界定为高盈利行业,反之为中低盈利行业,其中,高盈利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 (1)投入产出变量。文中选取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创新过程的产出指标。R&D与专利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专利能客观地反映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综合实力,是衡量技术创新活动的可靠指标。根据中国统计指标的特点和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这里选取行业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指标。对于创新资本投入指标,由于当前学术界关于R&D资本存量的测度存在一定分歧,主要表现在折旧率的选取上,影响了测算结果的精确性,本文选取R&D经费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资本投入指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核心解释变量。ii表示信息化指标,ii×dum衡量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性影响,dum是反映行业特征的虚拟变量,定义如下:①zbh为技术密度,如果行业i为高技术行业,则取值为0;若为中低技术行业,则取值为1。②enp表示环境污染程度,如果行业i为清洁性行业,则取值为0;若为污染性行业,则取值为1。③avs表示平均规模大小,如果行业i为中低规模行业,则取值为0;若为高规模行业,则取值为1。④pro表示盈利能力,如果行业i为中低盈利行业,则取值为0;若为高盈利行业,则取值为1。由于缺少行业信息化指标数据,需要单独测算。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很少涉及工业行业层面,结合信息化本质的界定和中国工业行业的具体特征,参照波拉特[11]的信息经济学原理以及何伟[12]的做法,本文认为:行业信息化水平主要包括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内容,可以基于行业信息提供能力和行业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水平两个维度,综合度量行业信息化水平。一般来讲,行业劳动生产率越高、企业集中度越高、科技创新实力越强,则其提供信息的能力越高;行业经营管理效益越高、市场效益越好、总体资产水平越高,则相应的对信息的需求水平越高。具体测度体系如图1所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此处借鉴樊纲等[13]处理市场化指数的做法,采用因子分析浓缩处理数据,构造行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在具体测度过程中,本文对原始数据做了标准化处理,全部数据均通过了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并采用前几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的办法来确定因子个数。在计算出综合因子得分后,按式(5)的计算方法将其转换为在区间[0,1]取值。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为: 图1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其中,为行业i的综合因子得分,max()和min()分别为对应综合因子得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表1可知,平均信息化指数处于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都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特征,由于在早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因而表现出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处于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这些行业均具有较低的技术门槛,其对信息的供给和需求有限,因而表现出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从变化趋势看,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较快,已从2005年的0.4970上升到2011年的0.6469,增长了30.18%。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6.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则轻微下降,下滑幅度为3.38%,其余行业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 (3)控制变量。为了得到无偏的估计结果,需要对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其他变量加以控制。①研发投资强度rdi。研发投资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用行业R&D经费支出占总产值的比重衡量rdi。②环境规制er。“波特假说”指出,适当的环境管制将刺激技术革新,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这里用行业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衡量er。③企业规模firm。现有企业规模影响创新的理论可适用于创新效率,而关于企业规模影响创新效率的实证结果并不一致,本文用行业平均销售收入衡量firm。④市场化水平market。对于经济体制转型的中国来说,市场化为导向的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创新溢出不容忽视,这里选取行业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人数与职工总数的比值反映market。⑤外商直接投资fdi。根据外资技术溢出理论,一方面外资潜在的溢出效应和竞争压力可能促进内资企业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外资的进入对内资企业形成冲击,降低了内资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利润水平,从而抑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从实证结果中寻找证据来判别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采用行业内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比反映fdi。⑥技术模仿teti。工业部门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模仿创新也是影响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这里用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衡量teti。研发投资强度和技术模仿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其他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四、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1.模型设定的合理性检验 在经验分析之前,首先检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的适宜性。建立原假设,令模型中的系数都为0,采用广义似然率统计量检验原假设是否成立。广义似然率为: 式(6)中,分别是前沿模型在备择假设和零假设下的似然函数值,若原假设被拒绝,说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比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用于拟合样本数据。测算结果显示,广义似然率大于相应的10%显著水平下的卡方分布临界值6.251,有理由拒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用于表达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过程的原假设。 2.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加入控制变量并未改变信息化变量的系数符号,只是参数的具体估计数值有所差异。各模型中的信息化系数均高度显著,表明回归结果可靠性较高。此外,模型1—模型5估计的LR统计检验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中的误差项具有明显的复合结构,且γ值均大于0.9300,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非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信息化系数在1%或5%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效应远大于环境规制、市场化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验证了假说1成立。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表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强化信息化的创新溢出效应。当前,中国工业部门信息化建设具有显著创新溢出效应的原因在于:①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多样的先进平台,为信息的外部获取和内部共享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可靠支撑,使得信息化极大地改善了创新活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加快了信息的流转速度,缩短了新技术的研发周期及产业化周期。②信息技术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结构优化,更刺激了其他产业的改造升级,使得信息化成为了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③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工业部门通过持续性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促进了行业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内生化,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表明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提升的新的动力源泉。 信息化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符号分别为负号和正号,且在统计上显著,该结果验证了假设2成立,表明随着信息化水平由弱变强,其会对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产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也就是说,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拐点之前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递增,拐点之后缓慢递减。由模型5可知,拐点为0.8220,当信息化水平达到拐点时,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大。比较考察期内中国工业部门信息化情况与理论上的最佳水平发现:从平均意义看,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表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2011年行业平均信息化指数为0.6469,远低于拐点水平;从行业角度看,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11年信息化水平突破拐点外,其他35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均位于拐点水平之下,其中,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等29个细分行业2011年信息化水平均在0.7以下。因此,中国工业部门应持续强化信息化建设,以便于充分发挥其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 信息化和研发投资强度的乘积项对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一定的负向作用(虽不显著),而二者对技术创新效率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研发投资强度削弱而非增强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作用,这佐证了董祺[14]的研究结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可被视为管理框架下各种资源的集合。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由对资源的投资和对资源的管理能力两方面决定,管理能力往往是企业发展的瓶颈,抑制了企业发挥不同资源协同效应的协调能力。当管理能力较为薄弱时,甚至有可能出现各种资源调度和使用相互干扰的情况,进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向交互效应。可见,加强协调和整合信息化与研发投资等创新资源的管理能力是促进信息化与技术创新有效融合的重要抓手。 通过对控制变量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提高研发投资强度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提升,相比于其他因素,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②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支持了“波特假说”。③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工业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R&D投入增加是粗放式的,并未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改善。④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增强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愿意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进而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fdi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原因在于,外资进入程度的提高会加剧行业竞争,从而迫使内资企业提高其研发能力。⑥技术模仿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当前工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可能总体还停留在盲目地模仿应用阶段,并未经过有效的消化和吸收,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影响效应考察 从行业信息化水平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异系数看,信息化水平的变异系数由2005年的0.193减至2011年的0.148,而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异系数则由2005年的1.389下降为2011年的0.453,变异系数缩小表明二者的行业差异均在缩小。另外,不同行业间二者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虽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其技术创新效率却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则恰恰相反。 通过对信息化水平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做聚类分析,将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模式分为以下四类(见表3):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实现了“高信息化高创新”的有效融合,但其占比仅为8.11%。②24.32%的细分行业表现为“低信息化高创新”的融合模式,此类行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却具有较高的创新效率,应加快这一类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创新效率优势。③医药制造业等13个行业呈现“高信息化低创新”的融合模式,该类行业虽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相对不足,此类行业应适当实施制度变革和管理创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创新溢出。④32.43%的行业表现为“低信息化低创新”的融合模式,此类模式的特点是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技术创新效率也不高,该类行业应加大信息化投资,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可见,当前中国工业部门信息化与技术创新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工业部门要整体迈入“高信息化高创新”的深度融合模式任重道远。 模型6—模型9是依次加入信息化与技术密度、污染程度、平均规模水平、盈利能力等虚拟变量交叉项的回归结果,模型10为加入所有交叉项的回归结果,见表4。模型6—模型10的LR统计检验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γ值均大于0.9100,表明采用SFA技术考察这一异质性问题具有合理性。所有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并无明显变化。 所有交叉项均通过了1%或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促进效应明显,验证了假说3成立。①ii×zbh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信息化对中低技术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高技术行业,也就是说,随着行业技术密度的提高,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断下降。其原因可能在于信息技术在中低技术行业间的扩散和渗透程度慢于高技术行业。根据创新生命周期理论[15],信息技术对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会逐步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则会减小,由于信息技术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影响可能正处于创新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从而使得信息化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②ii×enp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对于污染性行业,信息化对清洁性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更大,即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减小,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会不断增强,表明信息化更有利于绿色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这与金碚[16]的研究结论一致。③ii×avs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行业规模特征对信息化作用于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显著,信息化在中低规模行业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即随着行业平均规模的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不断减弱。④ii×pro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对于中低盈利能力行业,信息化对高盈利能力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小,即随着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会不断下降。其原因可能在于,在追求高利润的动机驱使下,企业忽视了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加之行业整体创新激励下降,导致出现上述现象。⑤在同时引入上述四个交叉项时,估计结果基本一致,并无太大差异。 4.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稳健性测试:①考虑到专利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产出,这里进一步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①作为技术创新效率的产出指标做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模型γ值为0.9946,ii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其估计值为-51.2419,佐证了上文的结论。②为了消除非随机性和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均去掉5%比例的信息化水平最高和最低的样本后重新检验。加入所有控制变量测试发现,模型γ值为0.8955,ii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分别为-36.8839和23.0206,分别在1%和5%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倒U型”曲线拐点为0.8011,“倒U型”关系依然稳健。③采用重新定义观测期的做法,选取2005-2009年作为观测时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γ值为0.9289,ii×zbh、ii×enp、ii×avs、ii×pro系数分别为-2.2310、0.3359、1.2683、1.7129,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影响效应依然存在。上述多项检验表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稳健。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在探索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信息提供能力和信息需求水平两个维度,测度了行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并利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信息化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环境规制、市场化水平等因素的作用程度相比,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更大。②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随着信息化水平由弱变强,其对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③行业特征对信息化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在技术密度较低、污染程度较小、平均规模较小以及盈利能力较弱的行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几点政策启示: (1)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一是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在信息技术不断向其他产业部门渗透融合的过程中,促使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甚至新产业的出现,从而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行业领域的覆盖渗透、应用集成和融合创新;二是企业投资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在确立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和研究开发投资主体的基础上,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共同投入以及风险共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培育信息化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优先把有限资源投入到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更为明显的信息化领域,不断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逐步缩小行业间的“数字化鸿沟”,充分释放信息技术的关联带动效应;三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建立“政府+企业+研发机构+高校+金融机构+信息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网络协同创新平台。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要注重培育自身信息素养,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活动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政府应引导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信息网络互联实施合作和交流,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信息在行业间快速流转和有效扩散,缩短新知识、新技术研发周期和产业化周期;金融机构和信息服务机构应分别为创新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投融资支持和智能、高效、多样的信息技术支撑,从而推动信息化与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深度融合。 (2)在中国工业部门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考虑到信息化水平的行业差异性以及其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非线性效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信息化水平在0.8220以下时,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是递增的;当信息化水平超过0.8220时,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减弱,这为中国工业部门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一是中国工业信息化平均水平为0.6469,说明在信息化平均水平未越过拐点这一时段内,大力加强信息化投资仍是中国工业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总基调;二是不同行业信息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应采取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而言,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水平较低行业的意义要远大于已具备相对信息化进程的行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信息化水平较低的行业应更加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其在工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享受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创新红利。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行业而言,由于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会逐步降低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较优势,该类行业在获取创新溢出收益时,也面临着创新溢出效应下滑的窘境。对此,接近于或超过信息化临界值的行业应当通过加强信息化监管水平、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调整自身发展结构等多种方式,巩固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较优势;三是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应充分发挥在研发资本积累和人才引进初期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应注重合理配置要素投入,使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持久、稳定的作用。 (3)更加注重行业特征对信息化作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低技术密度行业、低污染程度行业、低规模行业以及弱盈利能力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信息化建设的诉求较高,而与之相反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信息化建设的诉求偏低,这就要求通过制度构建,采取强有力的信息化建设措施来管理这些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一是通过法规、法令、行政措施等规章制度对信息化依赖性较高的行业提供政策支持,促进这些行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实现“加强信息化建设→鼓励信息化依赖性行业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新源泉”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政府所倡导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这一总体战略部署在工业部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体现;二是由于信息化更有利于中低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行业多属于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要解决当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现实问题,应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对该类行业的巨大创新溢出效应;三是优先加强清洁性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绿色溢出效应,不断促使工业发展方式生态化、绿色化、清洁化,进而从信息化建设角度着手解决工业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深层次矛盾。 ①由于新产品销售收入是用当年价表示,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以2005年为不变价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当年价销售收入予以调整,得到实际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标签:溢出效应论文; 大数据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数据与信息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数据融合论文;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论文; 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