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内地上市路漫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资银行论文,内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资银行瞄准内地上市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古语或许将在金融业得到新的阐述。内地商业银行纷纷掀起香港上市浪潮的同时,香港的商业银行却把目光瞄准内地上市。
A股市场表现炽热,不仅吸引红筹公司加快回归的步伐,连汇丰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等香港蓝筹公司也纷纷表示有兴趣到A股市场上市。
5月11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翁富泽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汇丰银行有意以汇丰集团的形式在A股上市。
对于目前优质上市公司供给不足、投机之风日盛的境内股票市场,增加股票供给、改善市场结构,是最便捷的平衡方式。尽管此前管理层出于利益考虑,迟迟不推动外资银行股的登陆,但种种迹象表明,在A股价格“高处不胜寒”的今天,境内投资者正在竭力接近外资银行股。
汇丰银行执行董事王冬胜5月30日在香港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时表示,“如果政策允许,我们当然会有兴趣积极地考虑。上海是汇丰银行的发源地,如果回内地,我们一定会去上海。”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也透露,汇丰银行高层不久前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流,再次提到了在中国内地上市的想法。
在汇丰银行打响“头炮”后,作为香港第五大银行的东亚银行总经理余学强表示:“我们正在研究银行在内地进行上市的问题,我们会积极准备,力争在内地上市。但是目前上市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合,包括外管局、银监会、证监会的法规,具体法规出来后,我们才可以判断是否采取中国预托证券(CDR)或者其他形式来实现在内地的上市。”
东亚银行董事会主席李国宝则表示,东亚银行非常希望成为首家在内地上市的港资银行,或是把内地业务在内地上市,或是整体在内地上市。
陈棋昌表示,目前东亚银行有两套A股上市方案,一是已经注册为本地法人银行的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登录A股,二是已经在香港H股上市的东亚银行总公司直接在沪上市。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东亚银行已经具备A股上市的资格,不过依据规定,在内地上市需要有连续两年的盈利记录。而眼下东亚银行在内地开业不足3个月。
外资银行意欲进入中国股市,其主要目的可能并不是要长远发展中国内地业务,而是为了进行融资。更重要的是,外资银行在中国股市融到的资金并不一定会投向中国内地,也有可能将所融资金抽走,如果资金规模较大,将会对中国股市产生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上海证券交易所能成功吸引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上市,会相应提升香港及上海在亚洲的市场地位,并形成双赢的局面。
外资银行的上市筹码
首批获准改制为中国本地法人银行的四家外资银行,日前正式在内地对外营业。这四家银行分别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它们领到本地注册的企业法人执照后不到半个月,100多家网点就开门迎客。此举标志着这四家外资银行将以与中资银行相同的身份,在国内全面从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项金融业务。
5月10日,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发布最新的调查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逐步形成和壮大,外商对中国银行业投资的上升以及按照中国入世的协议对银行业监管的逐步开放,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亦随之扩张。
2007年1月到3月,普华永道对在华的40家外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问。大部分受访银行预期,2007年外资银行年均收入增长率将不低于20%。其中,更有四家银行预测其在2007年的增长率将超过100%,只有四家银行预测从现在到2010年的年均收入增长率将少于20%。
据称,中国内地业务在东亚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分量越来越重。截止到2006年年末,东亚银行在内地已经设立了31个网点,其中包含了12家分行、14家支行和5家代表处,成为了外资银行在内地设立网点的第一位。
这只是东亚银行在中国网点布局的起点。白银监会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后,东亚银行获准在内地注册子银行并进入了筹备阶段。其中国内的业务总部于今年二季度在上海成立。在成立了总部以后,东亚银行更打算在内地“大展拳脚”。
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曾预计,该行三年后在内地网点的数量将由31个增加到60个至80个。在其大本营香港地区,东亚银行的网点也不过120多家。
国际著名投行美林证券乐观预测,到2010年,东亚银行将有25%的贷款发放在中国内地,而利润也将有30%来源于中国内地的业务。
尽管在资产规模和全球网点数量上,东亚银行尚难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相匹敌,但其在内地的网点和业务却并不逊色。它已经在业务拓展上创造了多个外资银行的第一。
银行业务的拓展,并不仅仅体现在网点的扩张与业务的创新上。有时,并购也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内地的一条捷径。
东亚银行是少数几家尚未入股内地银行的外资银行之一,但它并未放弃寻找机会。在中国内地,东亚银行很早就表现了要收购国内银行的意向。东亚银行高层曾透露,希望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八股内地两家银行,而拟入股的对象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的城市商业银行。
外资企业上市依然蹒跚
东亚银行、汇丰银行虽有意在内地上市,但还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开放条件,外资企业在华上市主要是其中国业务部分,按目前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量,上市显然为时尚早。
其实,外资企业一直在使用各种途径试图敲开中国资本市场紧闭的大门,其中收购A股公司被公认为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捷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只是放开了红筹公司收购A股公司,外资企业要收购A股公司还没有明确放开,在进行类似的收购操作时,一些外资企业往往绕过上市公司本身,直接收购它们背后的母公司,只要该行业不违背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就行了,而这也正是该收购案获得政府审批的关键。
事实上,许多外资企业都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达成收购目的。在沪深两市中,外资大股东的身影已经若隐若现,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就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发展而来,还有的是外资股东通过受让股权或战略投资方式介入。如海南航空的第一大股东是美国航空有限公司,其持股达14.79%,法国圣戈班集团通过两家香港公司持有42%的福耀玻璃股份......
不管是明修栈道,还是暗渡陈仓,外资企业都对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就中国目前的现状分析,外资企业上市的路途也是困难重重。首先,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来说,目前中国股市依然是一个以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为国企改革服务为目的的市场。
目前中国仍有大量的国企等待着上市解困,目前仅仅是一个尚未打开的二板市场就有二千余家中国企业瞄准这一目标。对于这一点,还可从中国民营企业的上市中得到证实,早在几年前,政策上就允许民营企业上市了,但几年来实际的情况却是民营企业没有一家是直接上市的,而得以上市的企业都是那些有着庞大国有股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命运尚且如此,又何谈外资企业上市呢?
正因如此,外资企业在华上市仍然还有一段并不短暂的路程要走,它必须解决三个前提条件:之一,国企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只有国有企业不再争着上市了,股市才有可能接纳民营以及外企的上市;之二,《公司法》及《证券法》的修改与完善,只有做到有法可依,外资企业上市才能成为现实;之三,外资的大量入市,只有外资大量投入到中国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才会礼尚往来地接纳外资企业在华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