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这也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能够自主获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探索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及不断的摸索,在学习中开展自主的学习。在数学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构建中仍存有一定的问题,因此这也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新时期中教师也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现状,引导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自主的学习,这样也能够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目标。
1.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自主学习所强调的是学生的独立性以及主体性,在这一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建立自我意识以及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是自主的行为。基于此,要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要转换师生角色,从关注教师的“教”过渡到关注学生的“学”,将课堂教学回归学生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可作出如下转变:在知识学习方面,教师应从传统施教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学生自主对知识的建构,且师生之间主要结成学习共同体,在一定教育情境中共同创造教育经验,例如,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目标的制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环境创设方面,教师应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和心理环境;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应是用好教科书,而不是在“教教科书”,应从单纯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适应学生学习的声形兼具、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材,以满足学生多种感官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在学习评价方面,教师应分享评价权,从学习评价的独享者转变为评价的参与者,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并将个人、小组、教师评价相结合。
2.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适宜的数学学习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改善课堂氛围,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为第二学段的学生创设合作性的数学学习情境,合作中有竞争,既能发挥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高成就感的学生做小老师,让学生在与成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借鉴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励他们不断超越,不断进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主学习有积极作用。
3.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更多的学习时间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钻研的过程中需要专注地去完成,学生需要独立地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并且在课堂中需要为学生留够探索的时间。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数学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减少理论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信任学生能通过独立探索完成数学任务,把教学的重点从教授转移到点拨上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数学教师还要树立教师的威信,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有秩序地进行,从而减少时间浪费,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行驶权利时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教师要引发学生对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的兴趣,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决定做什么、如何做,有机会和时间参与学习过程和机会的决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
4.增加数学自主学习培养的全面性
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地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能够认识在自主学习所包括的范畴,这样教师所开展的自主教学活动才能够更具有针对性。
关于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教师需要明确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学习的诸方面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同样也需要达到对情绪、意志力的自我调控,所以教师的培养活动既要包含对学生学习时的自我认知调控能力的培养,也要包含对学生学习时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和情绪的良好调控。同时,根据实际培养目标,教师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最终方向是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能力发展方面都能够自主。另外,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基于此,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合适的学业求助策略,尤其是适应性求助策略的教授,关于适应性求助,例如,学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关键所在,最终还是要凭借学生自己的努力将问题解决。而对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教授,教师应贯穿于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因为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本人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过程。
5.数学课堂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多样性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讲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全身心投入,第一,教育改革强调对学生评价要关注对其发展过程的评价,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针对性评价,要基于学生的努力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比如,你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些算式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好样的。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是因为善于观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在课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主动认真的观察,数学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数学的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课堂中不仅要有老师评价,更要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你追我赶,不断完善自己,无形中,学生就会吸收别人的优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评价语言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有促进作用。
6.结束语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目标,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数学自身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习内容不断地进行摸索以及独立的思考。并且,数学中的知识也十分比较深奥与枯燥,教师在教学中仍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能够多多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优良的氛围,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学生也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富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构建[J].文理导航,2017(3):50-50.
[2]刘彪香.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51-152.
[3]赖月琼.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128-128.
[4]董清.让学于生,打造"自主学习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5):50-50.
作者简介:何久川(1978.10-),男,海南省儋州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论文作者:何久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评价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