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为班主任工作插上翅膀论文_王晓苏

网络,为班主任工作插上翅膀论文_王晓苏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应用为班主任工作插上了飞跃的翅膀。网络能够提供海量的资源,丰富班队会的形式和内容;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家校沟通搭建更加便利的平台;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创新了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网络应用;班主任工作;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班主任队伍中的新兵,在两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深切地体会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繁琐与忙碌: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行思想和行为习惯上的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和特色班队活动,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这些都需要耗费班主任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幸运的是,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应用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不论是网罗资源、师生交流,还是家校沟通、文化建设,网络都能极大地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且取得比常规工作方式更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这两年将网络引入班主任工作中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网络提供资源,丰富班队会的形式与内容

班队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班级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前我班的班队会都是由我或本中队的辅导员主持并主讲,内容也大多是针对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开展表扬与批评,并提出强制性要求。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和机会,班队会成了“批斗会”,成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一言堂”,场面冷冷清清,学生木木呆呆,既无生气又无效果。于是,我根据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重新构思和设计班队会的主题,利用网络寻找可听、可视、可感的内容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班队会活动中,吸引学生进入情境、积极参与、发表见解,使师生双方都投入到活动中来,实现班队会的主动、互动和能动。

如今年4月青海玉树遭受地震灾害后,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向灾区捐款的号召,但是由于不久之前的3月5日学雷锋日已经组织过一次类似的爱心捐款活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为“玉树有难,人间有情”的班会,向学生们展示我在网络上找到的关于玉树震灾情况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当学生们看到灾区房倒屋塌、死伤无数的惨烈场景,看到失去亲人的同胞们悲痛欲绝、痛哭流涕的表情,看到解放军和志愿者们千里驰援、日夜辛勤工作的动人情景,看到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的感人画面,他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有的孩子甚至还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此时,学生的精神已经得到了洗礼,爱心教育水到渠成。第二天,学生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捐款场面踊跃而热烈,全班59名学生共计捐款七百多元。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我体会到了网络资源对于班队会的助力作用,班主任在班队会上若能恰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多维互动、多向互补,那么班队会就会由单调枯燥的说教向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型转变,为班级德育和管理工作增光添彩。

二、QQ、E-mail提供可能,消除师生交流的“瓶颈”

作为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了解需要交流和沟通。然而,面对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采用常规的家访或是谈话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均有限。而且由于学生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生性内向腼腆,羞于表达;有的因班主任的身份而对其敬而远之,不愿或不敢对其敞开心扉,这些学生往往容易成为班级中的“隐形人”,使班主任无法了解其心理和思想动态。有的学生性格偏激,面对面的直接批评教育易使其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此时,网络提供的丰富多样的交流工具就可以派上用场,解决这些沟通上的困难。

现在的孩子接受新生事物很快,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或电子邮箱,还自建了一个QQ群。当我告诉他们自己的QQ号码和邮箱地址时,孩子们都惊喜不已,因为之前他们担心遭到我的反对和批评,“活动”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没想到我不仅不反对,还欢迎他们加我为好友,给我发邮件,找我聊天。简单的一个举动,顿时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较之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们在网络交谈时心态更加放松,交流也更加坦诚。如我班有一位名叫张鹏宇的学生,平时极少主动与我交流,找他聊天也只是简单回答几句,我对他的印象定格于安静腼腆的小男生。但自从成为我的QQ好友之后,几乎每次上网见我在线他都要跟我聊上一会儿。在QQ聊天中,我得知了他在班级中的好友是谁、他的兴趣爱好、他对同学的看法,他因自己暑假不能去世博而郁闷,又因奶奶给自己带回了“海宝”而兴奋,他甚至还邀请我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这时我才知道,这个男孩的内心世界原来如此丰富多彩,而这些认知,都是网络交流的结果。再如我班有位名叫洪凌宇的男生,性格特别偏激执拗,有一次因为对同学出言不逊而被我批评,自认为没做错的他竟然将语文练习册撕成了碎片来宣泄他的愤怒和不满。见他盛怒之下听不进任何劝诫,我便让他先回家,晚上,我给他发了一封E-mail,指出了他不尊重同学的错误和脾气暴躁、行事鲁莽的性格缺陷,并向他提出了为人处世方面的建议。第二天,他回了我一封“信”,向我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接受了我的批评,并表示以后会尽力克制自己,不那么冲动,被撕碎的语文练习册也被他细心地修补好了。

由此可见,由于隔着网络,没有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压力,学生们更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倾诉。网络,不仅让师生交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更消除了沟通的禁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校讯通、Fetion搭建平台,提高家校联系的效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校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作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家校沟通也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规的家校联系方式如家访、校访、联系本、电话或短信,既费时又费力,且效率不高,每次只能面对寥寥数名家长。有了网络,班主任便可以在短时间与大面积的家长取得联系、进行互动,使家校联系工作更加便利。

目前本校教师正在使用“校讯通”网络互动平台。利用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将学校通知、每天的家庭作业、学生的在校表现等信息或批量或单独地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我班有38名学生的家长开通了这一服务,其余学生家长则被我添加为Fetion好友。这是一款针对移动手机用户的无线通信工具,成为Fetion好友后,我可以通过电脑上的Fetion软件向家长的手机发送免费短信。而家长则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对上述两种联系进行回复,对教师发送的信息进行反馈和进一步的沟通。至此,除了一名没有手机的家长外,我班实现了家长“网络、手机全覆盖”,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无缝沟通。如今年暑假,学校因为装修取消了原定8月8日的返校计划,要求班主任告知每一名学生。若是采用常规的电话或短信通知的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而我在“校讯通”平台和Fetion上群发短信,不到十分钟就使所有家长都得到了信息。我还经常将学生在校时的表现,通过短信告知家长,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将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批评与建议、期望与关怀,借助家长的手机告诉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家长也时常回复我短信,告知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或是咨询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有一次,我给一位书写特别潦草的学生的家长发送了这样一条个性化信息:“最近你的字写得比以前有进步了,老师看了真高兴。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一笔一划、横平竖直、认认真真地写,一定能把字写得像你的人一样漂亮!”当即便收到了这样的回复:“王老师,你好,看到你发来的短信胡量特别高兴,他说他以后做作业都会注意尽量把字写端正。他还说,王老师的眼睛特别尖,写错一个字她都能发现,所以他做起作业来也比以前仔细多了,谢谢老师的鼓励。胡量是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希望老师能多给他机会锻炼一下他的胆量,谢谢。”两年下来,这样的交流互动不计其数,网络,为家校沟通开启了新的方式,鼠标一点、键盘轻敲,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情感沟通进一步加深了,班主任的工作也更加高效了!

四、博客提供舞台,赋予学生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最近几年,以博客、微博、QQ空间等为代表的个人主页大行其道、风靡一时,这些网络载体为普通人进行自我和个性展示提供了媒介。我将博客引入班级管理中,建立属于本班学生的博客,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收集、记录下来,通过博客予以展示,既弥补了班级宣传栏、校内展示难以覆盖全体的局限性,无限的网络空间对学生更是具有莫大的激励作用。只要登上班级博客,他们的笑脸、他们的事迹、他们的作品就能被全班、全校,甚至全世界的人欣赏到,所以学生们个个都铆足了劲,想尽办法吸引我的眼球,表现自己的才华,展示过人之处。

我班的班级博客里共有四个专栏:“大事小情”,记录着学校和班级发生的大事件,这里面有孩子们为红旗班、校运会、值周、集体舞比赛等努力的身影,也有捧回一张张鲜红的奖状时笑容的定格;“学生作品”,是孩子们才华的展示区,里面有工整娟秀的书法、行云流水的作文、奇思妙想的绘画、精致灵巧的手工,还有孩子们校内外获得的一个个荣誉;“班级明星”,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以入选,作文写得好的是“未来作家”,喜欢跑跳的是“体育健将”,能书善画的是“妙手灵心”,擅长下棋的是“用脑高手”,乐于助人的是“当代雷锋”,值日认真的是“清洁天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七嘴八舌”,相当于班级博客的BBS,发现了不良现象、产生了疑难问题、遇到了烦恼不快都可以在这里发帖,在讨论回帖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辨是非、明道理,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用正确的舆论将整个班级导向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健全完善班风学风。班级博客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常常在闲暇时登录班级博客,在里面畅游一番,看一看谁又有闪光点被发掘,谁又有新作品被登载,对班级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还会骄傲地把班级博客介绍给自己的家长,与家长同看共赏,还有不少家长也会参与到班级博客的发帖回帖、主题讨论中来。班级博客,已然成为学生们展示风采的舞台。

21世纪,网络更加深入地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班主任若能恰当地运用网络开展工作,必将衍生出无限的教育空间、无穷的德育方式,使班主任跃出传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班主任工作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沛来,王萍.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班会中的运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08).

2.林寅跃. 网络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初探[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S1).??

3.陈朋基. 网络环境:班级管理的新平台[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08).

4.顾克泉. 网络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J]. 华章,2009,(07).

5.马未燕. 信息化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水平的探索[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4).

论文作者:王晓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网络,为班主任工作插上翅膀论文_王晓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