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腔镜检查科 300202
摘要:目的:对PDCA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针对消化内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运用PDCA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质量控制,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持续改进,对实施PDCA模式前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PDCA模式控制护理风险后,消化内镜科在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及仪器器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方面平均分均较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规避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应在临床得到推广。m
关键词:PDCA;消化内镜;风险管理
消化内镜检查操作具有一定的入侵性,患者容易出现抵触心理,紧张、不安等应激反应,为腔镜检查带来一定的风险[1]。如何快速识别消化内镜检查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规避风险是各级医院当前的重要任务。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PDCA循环模式,以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四大程序进行循环管理[2]。我科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护理风险进行全程控制,全面监测与持续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月开始将我科消化内镜中心风险管理中的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仪器器械人员考核等六项管理纳入研究对象,对实施PDCA模式前后1年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对照研究。我科共设消化内镜间5个,胃肠镜微创手术室1间,ERCP检查间1个,日平均检查量为(156±19)例。护士10人,洗消工人5人。其中女护士8人,男护士2人。平均年龄(36.4±2.6)岁。护士中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6,大专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实施PDCA模式前后1年我科的环境及人员结构无变化,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计划(P)
1.2.1.1护理风险的评估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由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质控小组,按照《护士条例》、《2011国家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的规定,确定护理目标,明确岗位职责,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1.2.1.2确定问题及管理目标根据资料分析和讨论结果,在我科护理风险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部分患者检查前未按要求进行准备。(2)患者预约区、等候区、复苏区环境狭窄不规范。(3)患者检查前三方核查内容简单。(4)患者坠床、跌倒风险高。(5)检查间物品准备、存放不规范。(7)个别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欠规范。(8)洗消工人个人防护意识差,执行洗消流程力度不够。(9)消化内镜仪器、附件、手术器械清洁分类管理欠规范。
1.2.1.3计划及实施方案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计划,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制定覆盖护理全过程的质控标准与考核方法。
1.2.2执行阶段(D)
(1)按计划专业培训由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对全科护士进行每月理论学习、操作演练至少1次,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处理。(2)改造我科的环境,严格分区管理,使各类人员和物品按设计的通道和流向进行分流,防止交叉感染险 ;各区域物品、药品及设备按规范固定摆放,布局合理,保障患者安全、隐私与舒适(3)规范标准流程,规范专科技术操作,使岗位职能管理始终贯穿PDCA循环链。(4)严格执行控制医院感染各项制度与法规,制订科内感控小组、护士、洗消工人等各级人员的院感职责、量化考核细则及奖惩措施。(5)建立二级库房,专人管理,制定物品的存放、消毒灭菌、交接等管理细则,一次性耗材管理应严格执行,从领用到终末处置,都有可追溯的记录。
1.2.3检查阶段(C)由护理部、科护士长组成的评价团队,每月检查1次,护士长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进行质量监管,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期专项或全程考评;理论与技能考核学习后及时考评,每半年各有1次综合测评。
1.2.4处理阶段(A)每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认真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中的风险,寻找护理风险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补充或修改计划,并由此推动下一个循环。
1.3评价方法
对实施PDCA模式前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仪器器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6个方面的平均分折合成百分制进行考核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1950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了PDCA循环模式,因此其又被称为“戴明环”,属于质量管理模式的一种,该模式被分成计划、执行、处理和检查四部分。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循环管理,护士在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消化内镜仪器、附件、手术器械的管理以及消化内镜技术配合等专业行为更加规范[3]。表1显示,实施PDCA模式控制护理风险后,消化内镜科在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及仪器器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方面平均分均较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规避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应在临床得到推广[4]。
参考文献:
[1]崔顺子.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监控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59.
[2]李艳萍.PDCA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5):105-106.
[3]张守琼.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6,10(1):198.
[4]孙玲.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9-10.
论文作者:周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模式论文; 风险论文; 护士长论文; 操作论文; 质量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