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1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讲话论文,邓小平同志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年前,1992年初春,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各种挑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理论勇气和恢宏胆略,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一重要谈话,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继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之后,我们党在新时期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丰碑上。
社会在发展,理论在前进。南方重要谈话至今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变化和新的社会实践,多方面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继续推向前进,形成了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的新的理论成就。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凝聚着近10年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和理论贡献。这是一篇充满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继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之后我们党在新时期第三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我们十分有必要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的不平凡历程中撷取深刻的启示。
一、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深刻坚持和不懈追求
在人类思想文明史上,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推陈出新的强大生命力,根本奥秘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而勇于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已有的经验,不拘泥于已有的认识,注重于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注重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揭示,注重于对未知世界的理论探索,注重于回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最重要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更是如此。在与时俱进理论创新问题上,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在马、恩、列、斯、毛的书本中很难完全找得到,或者有也只是零星的提法和思想的萌芽,它们无不是对社会实践进行创造性理论总结和理论提升的结果。正是这种敏锐的时代意识,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观点,深邃的规律揭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本质的基本要素。
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集中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勇于和善于推进理论创新的。
首先,高度关注时代变化的要求。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考验。在国际国内严峻形势中,中国社会主义究竟向何处去?对这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书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精辟分析了时代变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系列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他明确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总主题下,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经济,坚持改善人民生活,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否则就难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否则就很难“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甚至有可能在与现代资本主义相比较中使人们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认知品质,才产生了如此精辟思想,才高瞻远瞩地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地溶于时代进步的大潮流中。
其次,密切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靠实践不断地推进,这就是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善于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总结和提炼理论,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以贯之的品格,也是南方重要谈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深刻指出,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实践。“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正是这样一种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系列难解的问题,澄清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观念以至错误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向世人展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源于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深刻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在南方重要谈话中,邓小平同志精辟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加工提升,再用它来指导实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
南方重要谈话以来的10年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品质,在新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尤其是“七一”重要讲话,通篇渗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和善于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的精神。“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的理论创新,表现在诸多方面:(1)关于党的历史经验的新概括。这就是,从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角度总结党的历史,深刻揭示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2)关于“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新揭示。这就是,注重从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提出和回答问题,赋予“三个代表”以深刻的时代内涵;注重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度提出和回答问题,赋予“三个代表”以鲜明的实践品格;注重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高度提出和回答问题,赋予“三个代表”以深邃的规律意义。(3)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内涵。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4)关于研究和把握基本规律的新理论。这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三大规律”的提出,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在适应时代和实践要求的层面上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水平。(5)关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关系的新认识。这就是,以与时俱进的立场观点赋予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以深刻的时代内涵,深刻揭示:阶级性寓于先进性之中,只有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才构成我们党的阶级性;只有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才能成为我们党的主体力量。而时代性是对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规定,只有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地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有力地保持党的先进性质。(6)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新境界。这就是,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人阶级的新发展、新变化,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又要充分关注改革开放中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由此,使我们党不仅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7)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新提示。这就是,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认识和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长期性,从而在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8)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要求。这就是,注重从完成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9)关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标准。这就是,把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10)关于各国文明多样性与人类文明大趋势的新视野。这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放到人类文明大趋势中加以深刻认识和把握,强调必须适应人类文明发展大趋势,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战略。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问题,所蕴含的理论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它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包括南方重要谈话在内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胜利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
二、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和谙熟把握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为科学地解答这个根本问题沤心沥血,上下求索。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但仍以一颗年轻的智慧的头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全局性问题以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十分清醒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永垂青史的理论贡献。南方重要谈话,堪称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百科全书。在这座理论宝库中,我们常读常新,可以领悟到许多对于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基本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南方重要谈话第一次作了科学严谨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既从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又第一次把社会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从而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完整的表述,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
——关于判断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的标准,南方重要谈话第一次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澄清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为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和强大的理论动力。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南方重要谈话深刻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一精辟论述,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角度,赋予了改革以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南方重要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思想,为以后的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作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南。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南方重要谈话明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把发展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提到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乃至历史命运的高度,这就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主题,使社会主义运动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柱,南方重要谈话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同志特别意味深长地指出:“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把科学技术纳入第一生产力的范畴,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而把依靠和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则是南方重要谈话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南方重要谈话站在社会主义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作出了科学揭示,精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种科学认识和价值判断,极其深刻地拓展了社会主义的胸襟和视野,更加具有了现实的品格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广阔前景。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南方重要谈话既坚定不移地预测:“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又科学清醒地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一深刻思想,使我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更加符合历史的规律,因而更加科学和彻底了。
上述八个方面的基本观点,都具有原创性,它们既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思想,又是南方重要谈话重大理论创新价值的根本所在。八个基本观点,体现一个主旨,即探索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这是担负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历史使命。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杰出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的重任。南方重要谈话以来的10年,党在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征途上,取得了开创性的理论成就。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则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入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七一”重要讲话中浓缩的新理论成就,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层面的透析,从中揭示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趋势。比如,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革命突飞猛进的条件下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党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如何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中如何保持社会稳定和统一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趋势中如何正确认识新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条件下如何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和坚持两个纲领的统一;……如此等等新问题的提出,新结论的提炼,新认识的确立,深刻表明,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研究和揭示已经达到了历史性的理论高度。
其次,把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解答这一根本问题的前提是要搞清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执政的根本任务是领导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七一”重要讲话正是在深入回答“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这就是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和飞跃的过程。
第三,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现代文明发展趋势的高度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高瞻远瞩之处,是从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高度,探索和构筑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战略。《讲话》深刻指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既要遵循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般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又要探索社会主义文明进程的特殊规律,处理好物质文化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从现代文明发展规律来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的新理论成就,表现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伟大进步。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没有终止,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能停滞。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认识规律、驾驭规律的过程。“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三、从南方重要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时代和实践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
在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的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对这个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把我们党教育好,建设好。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挑战的复杂形势中,邓小平同志如此清醒地论述了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表明了我们党的成熟与自觉。南方重要谈话以来十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邓小平同志的夙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定不移、聚精会神地抓党的自身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实现了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一系列重大创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适应时代和实践要求的层面上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层面上赋予党的性质以深刻的时代意义。
新时期党的建设,首要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既涉及对工人阶级新发展、新变化的正确判断,又涉及对我国社会阶层新变化、新趋势的正确把握。
我国新时期持续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愈益呈现出知识化、信息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抑或是在内部构成上,都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一是知识分子愈益成为工人阶级的中坚组成部分,决定了工人阶级与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传统产业工人的素质有了极大提高,知识型工人大量生成,不断壮大了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成分。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已不复存在,工人阶级正在由“无产者”变成“有产者”,从而决定了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方法必须由代表无产者向代表有产者转变。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化,甚至下岗转岗,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化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在代表先进生产力中的整体优势。这样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发展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对“工人阶级”这一传统概念作出符合时代特点和趋势的新解释,由此赋予党的阶级性以深刻的时代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先进生产力这一决定性因素科学地说明:工人阶级仍然是当今我国社会中的最先进阶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阶级基础。由此也才能得出这样的科学结论: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坚持党的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党的先进性。
从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进步需求出发,“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观点,这就是,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以深刻的时代意义的一个现实要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据此,我们必须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的界定。“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和利益结构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样,就“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样一种认识和方针,充分展示了我们党适应时代、推进实际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这样做,不仅不会改变党的阶级基础和阶级性质,而且会在大大拓展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中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得到更加深刻的和充分的体现,使党更加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层面上赋予党的宗旨以丰厚的时代内涵。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实现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党必须正视和科学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我们党的历史都表明,党的根本宗旨的确立和实现,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党所领导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今天,在我国,“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是什么呢?共产党人应当代表什么样“整体运动的利益”呢?这就是我们党领导开创并正在继续胜利推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样一种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整体利益的独立的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是党的宗旨实现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才能科学地把握和实现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是邓小平理论所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层面上实现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搞清楚在现时代“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这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两大根本问题,相互有机联系,前一个问题的成功解决是认识和把握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的回答与解决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结果。这两大问题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认识和解决的过程,也就是使党的宗旨与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相一致,在科学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层面上赋予党的宗旨以深刻的时代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一本质和任务决定,共产党必须始终走在先进生产力的前列,忠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根本方向。离开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步无从谈起,党的宗旨的实现和先进性的弘扬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江泽民同志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三个代表”的首位,其深刻的时代意义正在这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工人阶级执政党来说,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自然,这也是坚持和实现党的宗旨的时代内涵。因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精辟指出:我们实现党的宗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社会主义还必须逐步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共产党在代表先进生产力,领导创造强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坚持和实现党的宗旨不可或缺的时代内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既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任务的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把新时期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站在时代高度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人必须代表大多数人“整体运动的利益”的思想。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层面上赋予党的任务以正确的时代方向。
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步提炼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深刻体现和重要内容。结合新的实践,江泽民同志对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现途径作了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使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个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对于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长远目标和最高纲领而奋斗,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精辟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但是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根本表现是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科学统一观。
在现阶段,怎样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现实目标和最低纲领而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指明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基本思路。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放到依托现代生产力的基点上,才能真正地坚持“一个中心”,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注重从时代高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全面地坚持“两个基本点”,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放在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增强人民物质利益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点上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有效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总之,只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实际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三个代表”、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纲领有机统一的伟大实践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伟大创新。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