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概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论论文,女性主义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什么是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
美国女性主义学者伊·安·卡普兰(E.ANN KAPLAN)对电视研究作了这样的描述:“这种研究不是去尽力研究电视节目中的性别角色,而是检视电视作为机制而发挥功用的方式。这种机制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因素,包括电视设备本身(它的技术特征——制作和塑造形象的方式);它的各种各样的‘文本’——广告,解说词及表演;电视节目制作与赞助商之间的主要关系,这些赞助商自己的文本——广告——是可以加以争辩的真正的电视文本;以及目前形形色色的接受场所,从起居室到浴室”(What this means is that instead of trying to study sex-roles within certain television programs,these studies examine the entire way that television functions,what kind of apparatus it is.This apparatus involves the complex of elements including the machine itself( its technological features-the way it produces and presents images) ; its various texts-ads,commentaries,and displays; the central relationship of programming to the sponsors,whose own texts-the ads-are arguably the real TV tests; and the now various sites of reception,from the living room to the bathroom.)。① 从事这种研究的学者们一方面把电视的制作机制和播出机制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叙事”上。卡普兰说:“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学者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阐述上,也就是说,谁讲述文本,文本又是讲述给谁听的;电视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是生产方式与接受方式之中所蕴涵的意识形态”(Scholars might focus on problems of enunciation,that is,of who speaks a text,and to whom it is addressed; or they might look at the manner in which we watch TV,its presence in the home,the so-called flow of the programs,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viewing experience even within any one given program,the unusual phenomenon of endlessly serialized programs; or they might study the ideology embedded in the forms of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②
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1.肥皂剧研究。肥皂剧源于西方,现在一般指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主要为家庭主妇制作的长篇连续剧。卡罗尔·阿楚尔(Carol Aschur)的文章《日间电视:你将永远不想离开家》以激进女性主义的立场剖析了肥皂剧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性别权力结构的方式。她认为肥皂剧虚拟了家庭中男女平等的理想模式,使女性误以为家庭是她理想实现的最佳场所而局限于她的家庭。莫德斯基则对阿楚尔的研究加以发展,把论题深入到家庭女性特殊的心理需求和女性的社会化技能的需要,从而使肥皂剧的研究表现出新女性主义的一些特征。莫德斯基指出:肥皂剧有一种插曲式的多重叙述的结构,这种结构既很适应女性“为他人打扰的”需求(她必须接电话,跟邻居说话,接收邮件,照料孩子,注意清洁,熨衣,准备食物,等等),又在宣扬“离开中心的艺术”的说教之中提供愉悦;既适应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工作性质,又制造令人愉快的消遣与休闲。③ 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劳拉·斯·蒙福德在《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与电视剧种》论著中这样说:“在剧目的结构、风格和固定观众的观剧体验等诸多方面,肥皂剧这种‘每天上映’的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④ 肥皂剧这种连续性的叙事结构很大程度上与家庭主妇们的日常生活节奏相吻合,这有利于观看者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屏幕中的文本叙事结合起来,使观看行为具有某种独特的“仪式”性质。同时,这种近似于“生活流”的播放过程也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把肥皂剧看成是真实生活的模拟和再现。卡普兰说:“肥皂剧的结构,是一种关于个人生活的无休止的对话,它将观众嵌入一种有关家庭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结构之中。这种定位与它在好莱坞影片中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差异。”⑤
2.关于音乐电视(MTV)。新女性主义视野中的音乐电视研究,主要是从音乐电视对女性的表现入手来讨论电视机制的内涵。这种讨论主要集中在观众与屏幕的关系上,因为这种关系是在两种条件下产生的:一是个人唱片的视觉策略;二是包括着其他的文本在内的彼此不同的几分钟固定文本的并列所构成的“全天节目”——赞助商的广告、音乐电视自身的广告、竞赛、采访、音乐新闻、主持人评论、音乐电视游戏节目和特殊的喜剧节目——如何影响观众,特别是影响到女性观众。这种观众被称为“碎片化”的观众,在系列化的“全天节目”中,她/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转移到其他方面去,音乐电视和其他电视节目共同分享着这些观众碎片化的注意力。这是一种被称为消解中心的电视机制,这种机制在什么程度上对女性以特殊的定位?是否与好莱坞电影机制有根本性的不同?卡普兰说:“包括音乐电视在内的电视机制所建构的不是好莱坞的男性视点,而是具有涵盖不同性别含义的一种宏阔的视野。”⑥
音乐电视的研究还涉及到“麦当娜现象”(Madonna Phenomenon)。卡普兰说:“我想把我最近关于音乐电视(MTV)和麦当娜的研究成果作为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一个例证。这一研究方法将对单部电视剧的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与对她们产生/表演的语境的关注,对电视机制的关注,对将文本建构成文本并以特殊的方式塑造了像麦当娜这样的演员的逻辑的关注结合了起来。”⑦“麦当娜现象”运用到两种主要的女性主义方法:其一是女性主义的身份政治学,这种方法与英国文化研究及其受众研究相关;其二是其能指的女性主义政治学,这种方法来自于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并与致力于将人体作为文本来研究的政治学相关。“麦当娜现象”同时涉及到“少女文化”(girl culture)的讨论。费斯克认为:“(麦当娜)使少女们看到了女性的性魅力是能够为她们自己所控制的,是能够按她们自己的兴趣去塑造的,她们的主体未必完全是由统治性的父权制所决定的。”⑧
3.电视广告与女性躯体。这是女性主义批评的阵地,其主要的批评点有二:一是批评女性在电视广告中的刻板印象——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或助手形象;二是批评在消费文化中,女性躯体色情化和商业化的视觉呈现。如露丝·伊丽格瑞批评道:当女性“进入一种支配性的观睹经济,却再次表明她是被动型:她将是一种美的对象。她的身体因此而被色情化和妓女化,在展览和羞怯之间进行双重运动。”⑨ 这也是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者的注视焦点。卡普兰说:“我们需要了解任何一种电视类型中电视机制是如何被用来表达女性躯体的——去查看可能存在多少种不同种类的女性形象……还可以在广告中,在关于性别的话语和性别符号系统中找到例证。也就是说,与消费文化和大众社会相关的问题总是需要通过一个个文本表现出来。”⑩ 除了电视广告,在其他电视文本中也涉及到女性躯体的表现问题,如上文提到的“麦当娜现象”。麦当娜常常把她的躯体作为一个文本,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书写”自己,既重复着传统的男性/女性的性别符号,又通过混合它们的方式对这些符号提出了挑战——典型的麦当娜式的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从而引起“关于崇拜她的追星族的话语,关于电视和表演的话语,关于麦当娜现象本身的商业机构的推销话语,以及将麦当娜现象的特殊文本与此前的文本相联系的话语。”(11) 麦当娜成为当下能指的女性主义政治学的经典标本。
二 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的学术渊源
卡普兰说:“某种最使人感兴趣的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从好莱坞电影研究发展而来的”(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new feminist work on television uses methods developed for studies of the Hollywood film.)。(12) 电影理论家理查德·麦特白说:“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在电影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许多更为详尽的批评模式依然将叙事视为好莱坞的主角”。(13)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目的在于讲故事,其叙事功能在于为电影娱乐提供快感,也就是说,电影叙事的安排是为电影为观众提供快感服务的,快感是好莱坞电影生产的目的,也是电影研究的主要焦点。
好莱坞电影研究的女性主义经典文本要数劳拉·马尔维(Laura Mulvey)的《视觉愉悦与叙事电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该作写于1973年,1975年发表于《银幕》(Screen)(14) 马尔维吸取了弗洛伊德的“观淫癖”与“恋物癖”、拉康的“阉割焦虑”和“视觉崇拜”等关键概念,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好莱坞电影的父权制与这种传统电影惯用的叙事手法之间的联系。马尔维将好莱坞电影叙事中的女性角色的作用归结于给观众提供视觉愉悦。这种视觉愉悦主要是建立在形成系列的三个基本的“看”(Looks)之上的。其一是摄像机的看(即所谓的前电影事件)。虽然摄制技术是没有性别的,但电影摄制者一般都是男性,因而从根本上说是“观淫癖”的男性的看。其二是电影叙事中的男性角色的看。在这种看中,女性角色在影片叙事中直接被设定为男性角色的注视对象。其三是观众的看。观众模拟或者认同前两种看的心理机制,使女性被看的身份塑造的过程最终得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电影复制了父权制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她还论证说:观众不是独立的男性或者女性个体,观众是电影机制的构造物,电影的播放过程仿制了拉康所谓的主体的建构过程。马尔维的上述观点也招致了不同的意见甚至批评,如女性主义者辛西娅·阿·弗里兰对此提出了6点异议:精神分析批评作为一种理论并未获得普遍认可;心理动力方法在电影阐释中显得过于狭窄;构成心理动力的某些性别观念本身是无法确定和令人怀疑的;将该批评置于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支配地位与其在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化范围内的地位不相称,等等。(15) 卡普兰强调:“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在与好莱坞经典影片的联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于研究电视的女性来说,考虑到以对待电视观众的分寸尤为重要。”(16)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主义电视研究逐渐兴起并很快繁荣起来,在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上,发展或者超越了女性主义好莱坞经典电影研究的研究范式。
三 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与传统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的区别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女性主义涉足电视研究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1977年《银幕》杂志刊登了《电视:行动中的世界》之文章,对英国电视节目进行了探讨。这是70年代以来最早运用英国理论方法所做的探讨之一,也是最早脱离好莱坞经典电影的研究而转向电视研究的一篇论文。卡罗尔·阿楚尔(Carol Aschur)关于肥皂剧研究的文章——《日间电视:你将永远不想离开家》写于1976年。而到了80年代,女性主义电视研究取得了戏剧性的进展。卡普兰将女性主义电视研究分为五种类型:即资产阶级的女性主义(bourgeois feminism)(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对妇女争取获得平等权利的自由予以关注。这种研究方法导致两种结果:家庭的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Marxist feminism)(将女性受到的特殊的压迫与资本主义更大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与其他群体如同性恋者、少数民族、工人阶级等所受到的压迫联系起来);激进的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把女性设计成有别于男性、企图建立分离的女性社会以促进女性特有的要求和愿望的实现);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post-structuralist feminism)(主张妇女要反对在阳性和阴性之间进行形而上的或者生物学的二元划分,其目标是实现消弭性别差异的超然性——或至少要认可它们的文化结构);“某种最使人感兴趣的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new feminist work on television)。“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导致了一种依赖于内容分析的电视批评。这种对电视节目的分析是根据它们所包含的女性角色的种类以及出现频率来进行的。这种研究也许可以测试出剧本反映妇女状况最新变化的程度,她们在家庭之外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活动,职业女性所具有的特征,家庭生活的质量以及男性对家务介入(或不介入)的情况。”(17)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关注电视作为一种明确的资本主义体制所占据的位置并且如何影响到女性形象的塑造。他们强调对作为消费者的女性观众的研究,把她们的生产视为从电视的需要中所出现的一个过程,电视——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赢利性的体制——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能够给观众提供娱乐和消费。”(18) 激进女性主义“关注电视中对传统家庭描写并将其作为解决一切病症的方式,关注在大多数大众叙事中被强迫的异性爱的结合或者大众文化与现实生活中婚姻形象的差异。”(19) 伴随着20世纪宏大的现代主义运动和紧随其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崛起而出现的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学者们“对符号系统,包括电影机制和电视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这种符号系统,我们进行交流和组建生活,以试图理解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的所谓的‘女性’与‘男性’的对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
如前所述,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主要是“检视电视作为机制而发挥功用的方式”,而“不是去尽力研究电视节目中的性别角色”。这是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与上述四种被理解为传统女性主义电视研究最为重要的区别。社会及其文化赋予性别角色的性别定位、性别特征、性别价值、社会分工、以及性别权力等等是女性主义理论讨论的重要方面;哲学上的本质主义或非本质主义的女性定位,是女性主义各流派探讨的焦点;性(sex)与性别(gender)(有的学者称为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要区别的两个重要概念,社会性别视点是女性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包括影视研究都离不开这些基本的女性主义理论范畴。但是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的立意并不在此,而是更多地考虑到电视作为新的媒介所具有的传播特征,正如R.斯塔姆所说:电视“不是要人在里面呆上一个半小时的柏拉图洞穴,而是私有化的个人电子洞穴,是一种微型的声光表演,他吸引我们的目光,使我们摆脱内部或外部的压力。”(21)
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电视文本的叙事方式上(从电视机制的本体特征出发),意在揭示出生产方式与接受方式之中所蕴涵的意识形态,或潜在的意识形态性。传统的女性主义电视研究主要依赖于内容分析,运用社会学、符号学、精神分析、文化批评等多种理论方法,其经典文本有盖耶·塔奇曼的《大众媒介对妇女采取的符号灭绝》,安德烈·普雷斯的《霸权过程中的阶级与性别:女性理解电视现实和认同电视人物中的阶级差别》,布朗的《女权主义文化电视批评——文化、理论与实践》,H·莱斯利·斯蒂夫斯的《女权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等。
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是一种新意义上面向“女性”和“电视”的研究,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和影视批评的一次跳跃性的发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运动第二次高潮的结果,其批评形态有多种,如社会学、符号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激进主义和女同性恋批评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在文学史的梳理、文本内容分析和作家研究。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兴起于70年代,其主要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源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拓展,主要运用符号学、精神分析、叙事结构等理论作文本内容的分析。80年代后期,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论和身份政治学等理论和方法也被广泛用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由于学术上的承继关系,女性主义电视批评的前期(80年代初期以及70年代后期)主要表现为与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相似的特征,即以几种传统的女性主义的理论审视批评对象中性别歧视和女性亚文化等现象。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的兴起,昭示着女性主义研究的转向:性别分析(主要是性别歧视)让位于媒介机制的特征研究,单一的内容分析过渡到系列化的“全天节目”的整体叙事策略研究。卡普兰说:“探讨这些与各种电视节目有关的差异是未来一项重要的工作”。(22)
注释:
①②(12)E.ANN KAPLAN:Feminist Criticism and Television,in Robert C.Allen Channels of Discourse,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7,229。并参考麦永雄等译本《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⑤⑥⑦⑧⑩(11)(16)(17)(18)(19)(20)(21)(22)[美]罗伯特:《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269、272、269、274、269、276、266、253、256-257、259-260、261-262、215、269页。
④[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与电视剧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⑨[法]露丝·伊丽格瑞:《非“一”之性》,《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13)[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16-417页。
(14)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History,Theory,Practice,New York:Longman.,1995:322-332.
(15)[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