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_曹雨晗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Ⅱ、Ⅲ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根治性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乳腺外形及接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数据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乳腺外形优良率高达87.5%;外观接受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两种方案治疗Ⅱ、Ⅲ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能更好保持乳腺外形,患者对治疗后外观接受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Ⅱ、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59-02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乳腺癌治疗的临床上开始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方案,能更好地保护乳腺外形,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我科针对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对比常规根治切除术分析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70例,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将采用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共32例;采用常规根治性手术分为对照组,共38例。患者全为女性,均为确诊单发病灶,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2.3±8.7岁; TNM 分期:Ⅱ期患者51例,Ⅲ期患者19例;术后病理结果:黏液癌4例,髓样癌6例,浸润小叶癌8例,浸润导管癌52例。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对照组采取全乳房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方案进行2~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需根据患者情况确认切口,选择肿瘤象根除或者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1.3 目标随访

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双侧乳腺超声、乳腺靶摄片、胸部 CT 检查、上腹部彩超。

1.4 疗效评估

(1)根据患者的随访结果,对患者治疗后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进行统计;(2)乳腺外观评估:按皮肤和双乳对称情况分为优、良、差。(3)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术后外观接受度:总分100分,60分以下为差,60~80为良,80以上为优。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19.0进行统计,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Fisher’s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校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4例(12.5%),远处转移率3例(9.4%);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率3例(7.9%),远处转移率5例(13.2%);(2)观察组患者乳腺外形优9例(28.1%),良19例(59.4%),差4例(12.5%),优良率为87.5%;3)观察组患者外观接受度评分82.4±15.1;对照组患者外观接受度评分69.8±6.5。见表1。

表1 Ⅱ、Ⅲ期乳腺癌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对比表[n(%)]

*其中局部复发与远程转移情况为Fisher’s精确检验,外观接受度均为t校验。

3.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前,受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乳腺癌临床发生率正逐年较快增长;并且因国内女性普遍缺乏乳腺疾病筛查意识,病情被查出时大多已发展到Ⅱ、Ⅲ期。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以手术为主,包括根治性切除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均能有效消除症状并抑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此外,临床上也有选择肿瘤象根除或者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术进行保乳手术;但其单独运用的适用范围过窄,对患者病情和自身条件要求过高。因此,近年临床上开始在Ⅱ、Ⅲ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尝试采用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再结合患者情况行保乳手术的方案。在保乳手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可以对乳腺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进行有效抑制,缩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其次,新辅助化疗能消灭全身微病灶,减低肿瘤细胞活性,避免远处转移;再次,对化疗后的肿瘤变化进行观察,能掌握者敏感度,了解病情并对术后方案提供依据;最后,可以在手术时对化疗后产生的肿瘤细胞增生直接进行处理,降低后期治疗中的耐药细胞株[2]。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的观察组患者与常规根治性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在治疗后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乳腺外观优良率高达87.5%,其外观接受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对广大女性患者的爱美心理给予了极大的安慰,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此外,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的情况,主要考虑保乳手术本身对病灶原发的肿瘤细胞漏切,且先行化疗缩小了肿瘤的体积,无法明确缩小范围内是否存在侵润性肿瘤细胞,两种因素均易造成肿瘤细胞残留[3]。因此,在手术中,需配合病理科医师在原发病灶周围实施冰冻病理检查确保切缘阴性;同时,应注重临床经验,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优化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在Ⅱ、Ⅲ期乳腺癌的治疗中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的方案与常规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可以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并能更好的维护乳腺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0):1635-1637.

[2]周立民,王贻东,王长青.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81.

[3] 张玲菡,柳梅,龚灿,等.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问题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25(2):154-160.

论文作者:曹雨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_曹雨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