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工程不断出现,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很好的环节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高层建筑中应用多种土建施工技术,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环节,探讨相关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 土建 施工技术 应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2014(2018年版)》指出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众所周知,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施工环节多,为保证施工质量,需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应用相关土建施工技术,认真落实施工细节,施工参数控制合理。
一、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体积、重量、规模较大,为保证其安全性及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做好基础施工尤为重要。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时,如土质条件良好、周围空间足够时,可采用放坡法开挖施工。如场地较狭窄,无法进行放坡施工,需采取挡土支护措施。钻孔灌注桩排桩是温州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挡土结构。
1.钻孔灌注桩施工
高层建筑地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桩机、挖掘机、泥浆泵、导管等应及时到场。为保证在灌注的过程中若是不注意桩身出现的蜂窝、夹土、混浆、断桩、漏筋和堵管、卡管质量事故。同时,要做好导管的质量与内径的选择,其次在灌注初储量时要按规范规定进行,在灌注时要注意往料斗内注入混凝土要慢慢注入,以免导管内空气来不及排出而进入混凝土内,造成桩身有蜂窝存在。灌注过程中埋管不能太多,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同时灌注时要每隔一定时间上下活动和转动导管,以防桩身混凝土不均匀和导管被埋住造成埋管事故。
2.地下混凝土施工
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多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质量,应注意:使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做好各集料的合理配比,并注重添加活性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避免混凝土过快升温出现裂缝。同时,做好温度测量工作,将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混凝土温度差控制在25℃。浇筑作业时应在温度不超过30℃条件下进行。另外,为保证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应进行连续浇筑作业,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施工。
二、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钢筋工程包括柱钢筋、墙体钢筋、梁与板钢筋绑扎等。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各类型钢筋绑扎管理,确保钢筋绑扎参数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确保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首先,柱钢筋绑扎。绑扎柱钢筋时,箍筋加密区域内禁止设置竖向钢筋直螺纹接头,并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竖向钢筋接头按照50%错开,距离不能小于35倍的钢筋直径。绑扎时应做好接头外观检查,通过检查后使用脚手架进行临时固定进行绑扎作业。同时,根据设计图纸间距参数,计算出各柱所需的箍筋数目,先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套上箍筋套,完成立柱子钢筋后开始直螺纹的连接。柱箍筋运用封闭式箍和带拉钩的复合箍筋,其中抗震箍的弯钩角度应为135°,平直长度至少应为10倍的钢筋直径且不能小于70mm。其次,墙体钢筋绑扎。先进行墙体竖向定位梯子筋的绑扎作业,间距控制在1200~1500mm,保证其进行均匀的排列。如暗柱的间距较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放在暗柱之间。墙体竖筋绑扎作业完成后,在参考竖向定位梯子筋梯蹬距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钢筋的绑扎作业。第一道起步筋应和顶板保持50mm的距离,并且在搭接段应有三根水平筋。绑扎时扎丝长度应保持一直,没有毛刺。从对面开始绑扎,并且丝头应处在墙体的钢筋内。另外,进行连梁钢筋绑扎时先使用水准尺调平,箍筋间距应均匀,并和梁主筋垂直。起步筋应处在柱内和外侧主筋相距50mm,第二道处在柱外,和主筋相距50mm。最后,梁与板钢筋绑扎。绑扎梁钢筋时,如发现框架节点钢筋较为稠密,为方便浇筑应确保梁顶面主筋的净距离应达到30mm。绑扎作业时避免水电管线压下或抬起钢筋。绑扎板筋时应先弹线,而后进行受力主筋、分布筋的摆放。同时,预留孔、电线管、预埋件及时进行安装。绑扎板筋一般采用八字扣或顺扣,除全部绑扎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同时,负弯矩钢筋各相交点均应进行绑扎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大模板具有施工质量好、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大模板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首先,做好安装工作准备。大模板安装涉及的细节较多,需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大模板安装作业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尤其应认真清点模板数量、认真核对模板型号、仔细清理模板表面。同时,进行试安装操作,即,模板零部件、尺寸大小、接缝处理准确无误后才可进行正式安装,安装时应放出模板的外侧控制线、内侧线。另外,合模前应将内部表面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其次,认真落实安装细节。大模板安装作业细节较多,以墙体组合大钢模的安装为例,安装时应注意当下层墙混凝土强度达到7.5MPa时,才能进行上层模板的安装。同时,安装时先进行外墙内侧模板的安装,参考楼板位置线,保证大模板安装位置的正确性,而后再进行门窗洞口模板的安装。另外,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时,应将模板安装在挂架上,对穿墙螺栓进行紧固操作。安装时应保证模板固定牢靠,上下连接严密,避免出现漏浆、错台情况。最后,规范拆卸大模板。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强度可保证结构不变形、棱角不损坏时才能拆除模板。拆除作业时将将穿墙螺栓拆除,而后将地脚螺栓松开,使模板向后倾斜和墙体脱开。如模板和墙面粘结、吸附在一起时,可使用撬棍撬模板下口。整个拆除作业不能扰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洞口模板时禁止使用大锤砸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将表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而后将模板吊出。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的模板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即,使用泵送混凝土方式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注意落实以下细节:
一方面,合理布置与敷设泵送管道。泵机出口位置应留有一定长度的水平管,长度不能小于泵送高度的1/4~1/3,而后接90°弯头,进行垂直运输。同时,使用支架支垫地面水平管,并使用紧固件每隔3m将垂直管道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另外,竖向管道应设置在预留孔洞内,不能给设备安装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严格控制相关施工参数。泵送混凝土应使用保水性、泌水性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碎石的最大粒径和输送管内径的比例不能超过1:4,如为卵石不能超过1:2.5。另外,通过0.315mm筛孔的砂至少应达到15%,砂率控制在40~50%。为方便泵送可考虑在混凝土终添加适量粉煤灰和减水剂。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80~180mm,如泵送高度较大时这一数值可适当增加。另外,混凝土浇筑作业一般需持续进行中间不能中断,但如受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影响无法进行连续浇筑作业时,应做好施工缝的留设。其中柱的施工缝应留在无梁楼板柱帽、吊车梁牛腿、梁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和梁构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将施工缝留设在板低下的20~30mm位置处。为防止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出现裂缝,应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按照设计留设,一般在30m,保留40d填,至少应为28d。宽度一般控制在70~100cm,后浇带的钢筋不应该断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振捣,消除内部气泡。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方式养护。在最初的三天,白天应每隔3h浇水一次,夜间应注重浇水两次,以后每昼夜浇水三次即可。如所用水泥为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养护时间不能短于一周。如混凝土终添加有抗渗混凝土、缓凝型外加剂养护天数不能少于两周。
五、结论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为保证施工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应做好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有:
(1)高层建筑施工工序复杂,应用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应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各部分施工工艺步骤,把握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提前做好施工准备。
(2)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需要控制的施工细节较多,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所用施工技术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尤其施工参数应在允许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白慧,倪鹏飞.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 四川水泥,2018(01):102.
[2]王元亨.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04):33.
[3]钟一杰.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 智能城市,2018,4(09):127-128.
[4]黄金发. 探析高层建筑中的土建施工技术运用[J]. 居舍,2018(16):40.
[5]郭虹位.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运用问题及对策简析[J]. 建材与装饰,2016(18):13.
论文作者:叶庆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土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