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灰色地区”特色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_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灰色地区”特色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_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灰色区域”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环境问题论文,灰色论文,特征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伴随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城市规模及范围不断扩张,同时,城市间、城乡间经济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从而在城乡交界处形成了一种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人们经济活动范围较广、与城市经济紧密联系的城乡混杂地域空间。这一地带从景观上看,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它们位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区域,但又有很强的城市活动区域特点,有些甚至构成了城市活动延伸的重要部分,具多变性;从制度建设来看,城市管理法规章程不“接受”它们,而农村管理条理又不适合它们,具机动性;从产业结构上看,其产业和管理不是单一线性延续的,而是突变、非线性的,具突变性;从生态环境上看,破坏严重,具脆弱性。这种区域被美国著名学者McGee.T.G称为“灰色区域”。在他看来,“灰色区域是指那些同时承受城市与农村行为的地理范围”,它主要包括大都市外围地区;大城市之间、靠近交通主干道或铁路周围发展走廊区;与城市紧密联系,人口密度高且农业与非农业混合的农村地区。可见,就其包含的地域空间上来说,灰色区域包含传统意义上划分出的城市边缘区的范围。

2 灰色区域用地现状组成要素

(1)近郊工业区。

在“退二进三”的城市工业发展战略指导下,从80年代开始,我国各大中城市先后进行了城市工业布局和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对那些地处城市核心区的工厂,采取了向城市边缘区搬迁、疏散的调整措施,新兴的近郊工业区成为这一区域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

(2)城市对外交通港站。

对外交通线路、停车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地铁中转站和航空港等对外交通设施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组成要素。

(3)物资流通中心和仓库区。

大城市的“灰色区域”凭借其交通枢纽位置和“开敞空间”等优势,通过开办各种批发市场、货栈、期货与现货交易和各种不定期展销会,逐步确立了其在城乡乃至跨省区物资、商品流通集散的中心地位。另外,还存在一些仓储用地。

(4)绿色空间。

绿色空间是指包括菜地、农田、公园、林地、苗圃和河湖水面等在内的非建筑用地所构成的空间。

(5)其他非集约性用地。

主要有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堆场、污水处理场等占地面积大的城市基础设施。

3 “灰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城市用地与农村的矛盾。

“灰色区域”有较强的边际效益,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造成了大量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耕地数量急剧下降,仅江苏省每年耕地减少的速度为0.7%~0.8%,其中,无锡、苏州等地耕地递减率有时高达10%左右。

(2)城市的“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的副作用。

自50年代开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来,“灰色区域”就成为城市大工业扩散与发展的重点地域,工业的迁入对周围灰色区域的环境质量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严重威胁着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

灰色区域是城市垃圾的直接接受地,据统计,1997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近1.4亿吨,而且近年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垃圾历年堆存量达60多亿吨。由于我国城市垃圾的特征及经济、技术条件有限,对其处理方法是90%以上采用郊外填埋或堆放,大量垃圾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垃圾渗滤液和溢出废气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1997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351.4亿m[3],年污水处理量仅90.8亿m[3],74.16%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水体,造成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污染,进而引起农灌水水质恶化,根据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规律,水质量差的水域或河段出现在“灰色区域”。

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劣使周边地区的大气直接受到严重的污染,“灰色区域”由于地域上同城市中心区接近,因而受城市区域的局部大气环流影响比其它地区更直接、更明显。

(3)道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的加强,对外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逐步形成,对交通沿线区域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4)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剧环境的恶化。

“灰色区域”特殊的区位优势理所当然成为众多乡镇企业的载体。乡镇企业很多成为城市工业生产工艺的一部分,有与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的倾向,这些与农业关联度弱的污染型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技术门槛低、物料消耗大,且布局分散、点多面广、缺乏规模效益,造成了对污染处理成本高、不经济,加速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表1);发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离散性,缺乏功能分区,污染点与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易造成各种直接污染。

表1 1994年的中国部分废弃物排放情况

项目

 全国工业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排放量占全国 比1989年增加率(%)

   (不包括乡镇工业)   排放量比例(%)

工业废水排放量(亿t)

365.3

443 16.665.4

工业粉尘排放量(万t)

583

 580 49.923.4

固体废物产生量(亿t)   6.2   1.2 16.256.9

资料来源: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5)农业生产自身造成的污染。

“灰色区域”的区位特征给予其利用城市污水进行灌溉的优势,同时,合理的污灌对节约用水、废水的再利用和改善区域水质都有一定的贡献,但大量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废水却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功能。本区域积累了大量的畜禽饲养场,每年产生畜禽粪便300万吨左右,大部分露天堆放,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产生恶臭,严重影响大气质量。这些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最需解决的问题。

4 灰色区域持续发展的对等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使“区域保持长期发展的能力”,从其研究内容和范围上看,主要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大方面,从空间上分解即区域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灰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空间结构上“灰色区域”是联系城乡的纽带,在区域内它是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地区,因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作到“灰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编制区域发展规划。

将区域可持续发展切实贯彻到区域发展规划中去,把握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关联效应,协调部分与整体、近远期的关系,将规划目标由单一转向多项,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向要求全方位综合发展转变,将社会与生态环境尺度同经济发展尺度并重作为衡量方案的重要标准,保证自然资源的持续作用、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将土地利用效率作为衡量利用土地方式的价值标准。

从纯商品经济的角度来看,耕地经济效益比城市建筑用地的经济效益低,显然单纯的保护耕地是不符合商品经济原则的,从城镇开发和建设上看,“土地使用效率”的考虑是处理此矛盾的折衷方法。“土地使用效率”的考虑实质上是一个“度”的把握,通过对“灰色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状况等方面进行复合生态系统辨识,找出主要生态特征,然后通过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分析,并找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寻求农业用地和城市开发建设用地最佳契合点,以利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大效益。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灰色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加快“灰色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当务之急。针对本区域的特征,可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直接生产部门需求和环境污染突出因子,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优先发展紧缺、成效快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然后依据规划与发展方向逐步解决,改变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局面,最终达到基础设施相对超前发展。

(4)农业清洁化,借鉴国外精确农业发展思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农业清洁化是指将污染的预防、生态的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温和的绿色农用品,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产生,从而降低“灰色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代价。

精确农业是建立在空间差异数据采集与实时处理之上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过量投入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其技术思想核心是转变传统的大面积、大群体平均投入的资源浪费型做法,在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生长的环境因素时空差异的信息基础上,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按需实施定位调控。它通过GPS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准确计算出每块地当时所需投入,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减少不必要的农用化学品使用量,提高投入产出转换率,减少环境污染。国外这种精确农业的思想比较符合“灰色区域”的农业生产规模小、以分散农户为主、经营综合性强的特点,值得借鉴。

(5)乡镇企业的重组改造。

①消除“城市特权”。改变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制定新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改革城市福利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的福利保障制度,逐步消除市民的福利保障特权;大力推进城市住宅商品化改革,通过这一系列“城市特权”的消除,疏散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资金,引导其在各地区、各部门自由流动,以此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动力之一。

②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乡镇企业园区的设置也为乡镇企业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创造条件,降低乡镇企业空间集聚所需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延期支付的环境代价。

③改变乡镇企业工业的发展方向。摆脱重工业化趋势,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提高初级产品的转化率;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排污量小、与农业关联度强的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

(6)环境管理体制的创新。

①环境保护产业化,产业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国在执行环境政策遇到的实际困难之一,是执行环境政策的高额成本,如组建机构、购买设备、开展监测、法律诉讼等,且大部分都落在承担环境政策职能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身上,从而使环境政策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加快环境保护产业化,引导多渠道的环保投资势在必行。

②建立适合公众参与的社会权衡机制。激励公众的参与关键在于创造适合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政策条件。在我国,首先应通过环保法规的制定,授予社会一定的权利,如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索赔权、议事权等,让人们及时了解信息,再经过开展社会调查、热线电话等获得反馈信息,最后在研讨会上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公众参与的社会权衡机制的建立,结合经济手段和环境政策的宏观调控,组成三维立体网络,使我国环境管理走上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轨道。

标签:;  ;  ;  ;  ;  ;  ;  ;  

城市“灰色地区”特色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