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分析论文_储成娟

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分析论文_储成娟

国网滁州供电公司,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也在直线上升,我国电网逐步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部分。为促进智能电网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逐步完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探讨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阐述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新技术

引言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感器测量技术全部综合了起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但在其运行情况与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1继电保护的必要性

当下供电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之中,经常出现电力供给缺陷,要想进一步弥补这一缺陷,缓解供电紧张,不仅需要加大对该类电网的建设与保护,还要合理使用其它的有效手段。比如采取合理的停电措施或者是有效限制电量的使用。对于智能电网来说,其防护手段最基本的就是继电保护,它能够保证整个电网平稳有效的运行,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应的保护装置在第一时间隔离故障点,缩小停电范围,保证其它线路正常供电,同时对于故障设备,保护装置及时发送警报信息,维修人员在接到信息之后及时进行维修。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损失,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资源的供应效率。

2继电保护的基本特点

2.1数字化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测量方式与信息的传递上,因为该类电网本身对数字化存在较大的依赖,并且要想达到继电保护的目的,其本身也无法脱离收集与研究终端信息而存在,所以目前智能电网中其数字接口与互感器都基本达到了数字化,原先的模拟量以及状态量都被数字信号完全取代了。这一发展有效提升了信息传输的质量,使互感器测量变得更为准确。

2.2网络化

在网络技术的催生之下,继电保护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网络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获得与传输上,所以这就使得继电保把将所有的设备的信息都全部联系到了一块,并在网络基础上相互传播,实现了信号传输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提升了继电保护性能。

2.3灵活性

在智能电网下,可以实现系统的灵活控制,电力传输效率亦可以获得有效保证。与此同时,由于在智能电网之中运用了很多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电能质量控制改装置与潮流控制装置等,所以进一步促进了电网灵活控制的发挥。

2.4自动化

在原先的继电保护系统之下,因为每一个保护有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并且受到保护范围的制约,所以其保护值具有相应的偏差性和局限性,并在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动作。但是在智能电网之下,该保护系统可以把所有的电路与保护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对保护信息的集中采集与分析,提升了保护的精准性。

3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大电网问题

大电网的出现,主要是我国能源以及负荷整体逆向分布的情况导致的。主要的能源分布就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而用电负荷则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国的中东以及南部地区。基于此,为了能够充分满足相关的规定要求,实现我国能源最优化配置目标,就需要远距离的进行交直流混合输电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直流输电系统的传输由于具有较大的容量,线路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对于社会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且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基于此,就会对电气控制系统以及继电保护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交直流耦合等方面内容带来严重的电网污染,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

3.2缺乏完善的设备保护

基于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新型设备进行支持,随着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继电保护的积极作用,就需要注重继电保护设备的创新以及发展。相关的电力企业或者是电力部门,根据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良优化,从而使得其能够充分满足继电保护工作开展,进而充分发挥出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积极作用。在对继电保护系统设备进行采样处理阶段,通常继电保护系统设备的适应性以及更新速度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对于基础零件性能而言,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进而对于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4核心技术

4.1智能传感技术

它的有效发展给整体保护技术之中的信息收集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性,并且还有效保证了采集方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整个保护技术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对于该技术下的控制设备来说,不仅要在变压器原先的电流与压力回路之中设置相应的参数,还要在变压器与一次和二次设备的位置处设置有关参数。其中主要涵盖了电压量、电流与温度传感器等,在将其设定好之后可以有效落实传感器的监控功能,从而促使整体保护技术效果可以得到有效增加。

4.2保护重构技术

这主要就是在线对整个保护系统进行补充与配置,从而使具体的继电保护技术与所对应的电网结构相符,提升保护效果。伴随着科研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们国家的智能电网水平也都有所提升,所以就对保护技术和电网之间的适应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与要求。除了要求其要具有一定的故障诊断与修复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系统重构功能。当继电保护原件出现故障无法工作的时候,可以自动搜寻能够替代的原件,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正常运行。这和原先的相关技术相比较,主要包含有几点重要优势:第一,可以提升保护设备的灵活性,并实现整定值的自适应,当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有效应对;第二,提升了设备的适配能力,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当其结构出现变化的时候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并适应这种变化;第三,可以定时对其装置原件实施有效诊断和监测,并随时对设备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测,以此及时消除,从而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4.3广域保护技术

在该技术之下,都是把子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单位,然后将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对这些实施有效的域内外综合评判。这一技术相较于其它技术来说,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在保证电网安全性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如此在保护动作实施方面也都发挥着关键优势,可以有效提升电网保护效率,并同时具有强大的适应判断能力与保护能力,在电网问题诊断与问题恢复方面也都具有一定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建设其实是对我国电力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也是我国电网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扮演卫士的角色,并且对故障电网以及系统进行有效隔离,以免事故被无限扩大。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必须与最新的智能电网的一系列技术革新要求相一致,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维护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突破与创新,还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从而保证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进而促使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欣.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24(35):137.

[2]包志鹏,方达.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中外交流,2018(12):94.

[3]徐红瑞.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449.

论文作者:储成娟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分析论文_储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