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梁华,费开轩

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梁华,费开轩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510630

摘要:我国的河道污染十分严重,无法给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传统的河道治理技术已无法满足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河道治理相结合,既能够兼顾河流生态的可持续性,又能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建设;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就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规划设计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规划部门应把城市发展建设的重心放在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将河道的生态性与水利工程功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市向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在开展城市建设时,规划设计部门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特点和治理河道的相关经验,最大化发挥水资源的优势,为人们创建出更加和谐生态环境。

1 河道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

1.1 提升河流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生物对于河流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区域内的生物环境呈多样性且生物空间异质性很高,那么这个区域的河流环境的改良性就非常大就会滋生更多的微小生物,使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进而使整个生态系统更加的健全和完善。

1.2 生态环境整体规划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和管理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个点的重要性,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此来避免各种因素在生态水利工程管理规划当中出现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问题。在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规划时,一定要对整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尤其是对河流河道生态系统恢复的考虑,确保河流、水文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打下建设的基础。

1.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通过自然获取生存的能力和资本,自然环境滋养人也塑造了人,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时也一定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当中合理利用好自然,尊重环境,保护好河流和自然景观,维护好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设计规划河道时,应严格按照维护河道生态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程和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赋予保护生态系统娱乐性功能,发挥水资源的优势,严格控制人为建筑,确保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同时,规划设计河道还要坚守河道景观与固有生态环境相近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传统河道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合理的河道规划

河道治理工作具有周期长、复杂多变的特点,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河道的规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河道。目前,我国的河道规划工作忽视建设过程,忽视了科学管理;很多工作人员缺乏经验,未能掌握软件学、管理学等知识,不能够发挥河道规划的价值,使河道治理工作缺乏合理性和整体性。

2.2 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我国河流多、流域广,区域不同,河流的治理方式也不同。许多的设计者未能因地制宜,使得河道建设缺乏协调发展的长远性,在治理方面只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治理,未能从根源上提出相应的管理机制。

2.3 河道工程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进行河道工程设计的时候,由于河道工程设计人员仅仅考虑了理论和数据,忽视了地域的差异性,未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致使河道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无效工作,例如河道截弯取直、任意更改河道的周线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合理的设计使河道淤积的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部分河道设计没有考虑到平衡挖填,从而使被挖掘出的石头、泥土随意堆放,不利于水土保持,甚至会导致泥石流或滑坡。再加上有的河道工程未能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调查,设计不明确,安全隐患较多,社会经济效益大大缩水。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理念

3.1 空间异质的保持与恢复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利于平衡水利工程区的生态和保持物种多样性。据调查,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息息相关,非生物环境的单一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减弱,因此,想要保持生物物种的平衡和多样,必须加强修复工程区的空间异质性,这也有利于维持生态环境。

3.2 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符合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建设原则。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兼顾工程学和水文学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有效实施,也能够把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中,既要保证水利工程实施的安全性,也要把经济效益最大化,规避风险。因此,为了使生态水利建设更具合理性,需要本着安全与效益并存的原则,定期对河道进行监察和评估。

4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

4.1 修复河道

修复河道、浅滩,可以提高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水生生物随着溶解氧的增加,适应能力变强。再者,通过修复缓冲带生态,采用复式设计,提高缓冲带的生态保护和游憩功能。也可用新兴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源进行节流,从而修复河流水质。

4.2 发挥水资源自净能力

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仅可以使有机物得以氧化分解,也可以分解无机物,水藻释放的氧气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3 利用节水量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能忽视河道周围植被的蓄水能力,河堤的含水量取决于土壤植被的覆盖率。河堤含水量是枯水期抗旱能力的保障,也能够降低洪水对河道的破坏力度。

4.4 保留植物生存空间

在河道建设中,保留植物的生存空间有利于使河流和生物有机结合,保持整体性,让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因地制宜。

4.5 河道平面形态设计

河道平面生态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设计人员在对河道治理规划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的原则,秉承河道的自然性,在不改变河道弯曲状态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做好对河道总体的平面生态设计。通过弯曲的河道来缓解洪峰对于河堤冲力和控制好洪水的流速,确保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同时,弯曲的河道也是鱼类等生物有利的繁殖场所,是各种生物躲避自然灾害的避风港湾,河道平面形态设计生态保护理念还有利于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并维护水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把生态理念融入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河道建设的环保原则。

参考文献

[1]朱睿婷.生态水利工程在河道建设中的运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 (10) :4-5.

[2]唐建.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8) :128.

[3]刘彦朵,袁琳,张玲.刍议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7 (32) :151.

[4]江张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 (中旬刊) ,2018 (2) :73.

[5]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 (11) :111.

[6]王娟.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 (20) :159.

论文作者:梁华,费开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梁华,费开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