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三医院;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将4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23例与常规组23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抗病毒治疗,比对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谷丙/谷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变化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水平,提高抗肿瘤疗效,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17-01
原发性肝癌初期症状不明显,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具备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命安全而言是非常必要的[1]。基于此,本次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将4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23例与常规组23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抗病毒治疗,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检验诊断及影像学确诊为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存在意识、认知障碍患者[2]。
治疗组最长病程为4年,最短病程为2年,中位病程是(2.8±0.7)年;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41岁,中位年龄是(59.6±7.1)岁;男性13例,女性10例;常规组最长病程为4年,最短病程为1年,中位病程是(2.1±0.7)年;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40岁,中位年龄是(58.6±7.1)岁;男性12例,女性11例。治疗组与常规组临床一般资料比对无意义(P>0.05)。
1.2方法
1.3两组患者开展利尿、抗感染、保肝、补充能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止痛等常规治疗。常规组开展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抗病毒治疗,即对患者开展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治疗,每日一次,一次0.5mg。
1.3 评定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t检验,以 形式展开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谷丙、谷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治疗组HBV-DNA转阴率(3.50±0.48)*103/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1.02±10.80)(U/L)水平变化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
表1 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原发性肝癌,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该病症诱发主要与病毒性肝炎、黄曲霉菌、酒精性等因素有关,同时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经研究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合并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炎机体富含较多的乙型肝炎病毒,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细胞,无法自我调节,最终无法清除体内乙型肝炎病毒,严重损害患者肝细胞,进而诱发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衰竭等病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病症[3]。乙肝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的药物制剂清除乙肝病毒、抑制病毒复制,最终对病情进展进行控制的药物统称就是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乙肝治疗的基础方案就是抗病毒治疗,经《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表明,患者肝活检结果显示为肝纤维化、重度活动性坏死、炎症的患者,血清ALT水平及HBV DNA水平超过正常上限值需立即开展抗病毒治疗,另外,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肝硬化患者不管HBV DNA水平多高、肝功能如何、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如何,均需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
而抗病毒药物可促进机体免疫系统恢复,抑制患者体内病毒细胞的复制率[4]。本组所采用的抗病毒药物为恩替卡韦,该药物作为抗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备控制机体乙肝病毒多聚酶产生的功效,同时具备耐药点低、起效快的优势,具备较强的抗病毒能力,降低肝癌发病率,避免患者病情恶化,改善机体肝脏组织学,且不药物作用后直接从肾脏排出,继而不会对患者肝脏造成损害,改善缓则和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5]。经过本次数据研究可见: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变化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另外,针对肝功能代偿良好、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需尽可能避免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需根据患者耐受性制定使用剂量,针对对=进展期肝硬化患者需予以核苷类药物,针对耐药的乙肝患者需予以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针对需长期治疗的乙肝患者需予以恩地卡韦或阿德福韦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水平,提高抗肿瘤疗效,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燕,陈金华,易诗琼, 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7):839-842.
[2] 阎智勇,张勤良.根治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癌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5(17):2469-2471.
[3] 徐明丽.根治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17):2259-2262.
[4] 骆乐,薛华,罗兰云, 等.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10):89-93.
[5] 宁宇.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改善作用及抗病毒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8):1991-1993.
论文作者:石雨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抗病毒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肝癌论文; 原发性论文; 常规论文; 病程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