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对用电安全进行及时检查是保障客户用电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避免窃电行为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的用电检查管理中,检查人员个人的反窃电能力偏低,专业技术相对落后,反窃电措施过于简单等,导致了大量窃电行为仍无法被及时发现,进而给人民群众及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供电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针对窃电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用电检查;问题;反窃电措施
1、关于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1检查效率偏低
在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都需要电的支持,而在用电过程中,由于我国人口的数量较为庞大,导致了用电检查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同时也为用户的用电安全埋下了不少的隐患。另外,供电企业的检查人员不仅需要仔细检查每一个用电区的用电情况及输电线路的使用状态,还需要对有无窃电行为的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大大增加了检查员的日常工作压力,并降低了检查效率。而在这种强压之下,难免会出现疏忽、失误,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1.2防窃电的意识较为薄弱
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工作通常包含了很多工作任务及内容,且检查人员既要认真审查抄核收的工作质量,还要有较强的防窃电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用电检查人员的防窃电意识较为薄弱,常常忽视窃电问题,再加上关于窃电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了窃电事件的频发。
1.3窃电技术较为先进,导致窃电行为的增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安全系统已不断被完善,但与之相对应的窃电技术却也在迅速发展,且有些窃电技术更加的智能化、隐蔽化及先进化,尤其是一些比较高端的自动化窃电系统及技术的应用,能远程监控电能计量装置,并对一些计量设备内的重要电流数值及电压数据等进行非法篡改,从而对计量装置的平稳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导致了电能计量设备所检测出的一系列电力系统数据缺乏准确性。此外,由于窃电技术的先进,导致窃电行为的隐蔽性更佳,且难以被发现。其中,就当前情况而言,较为常见的窃电技术有两种,即在电力系统内加接线路板(带有电子遥控的)或增设一些分流电阻,这些设备容易对计量数据的精准性造成不良影响,并会增加检查人员的工作难度。
1.4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不强
对用电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为了打击他人窃电行为,并避免用户窃电。在我国,电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用户在用电时需要依照相关法规支付一定的用电费用。但在现实的生活中,部分用户为了减少或逃避电费,擅自将自己用电的线路转接到别人的线路上,进而变相的将电费转移到其他人的计费系统中,并对其他用户的权益造成了侵犯。此外,几乎大部分窃电分子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擅自篡改了电路,不仅会导致局部电压的迅速升高,还会增加用电设备的负荷量,进而导致短路或跳闸,严重时还会引发爆炸、火灾等,从而容易对附近周边用户的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窃电手段的花样也屡见不鲜,而窃电的人数也从个人窃电逐渐发展形成组织窃电,从而促使窃电行为愈演愈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窃电分子并未意识到窃电属于严重违法的行为,因此,常常容易受到别人的教唆,最终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关于反窃电的有效策略
2.1收集窃电的证据
对于存在窃电行为的用户,企业可通过对用户电表及其家中的电器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出用户有无窃电行为;同时,还可以检查用户的相关线路有无改道或者拼接的痕迹,电表运行是否正常;这些方法均可收集窃电的证据,并能让用户正确认识到错误。
2.2加强员工的培训
供电企业应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进行有效培训(主要对员工的应急能力、工作技术、检查技术、处事能力等进行培训),并对员工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其真正了解、认识到自身的义务与权力。同时,还需对员工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并对其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从而促使其道德水平的提高,并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此外,通过让员工观看一系列不同的窃电案例来提高他们的反窃电能力与经验,从而促使他们能灵活处理检查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2.3强化反窃电的技术及方法
对反窃电技术进行优化与更新是防范违法窃电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且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研制出新型的反窃电技术才能有效避免窃电问题:①采用智能的电子计量装置。供电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升级、更新现有的电能表,并丰富其性能与功能,并对窃电现象(移相法)及外界电源进行重点防范,进而避免违法窃电的行为。②引进远程监控系统及抄表系统。通常远程抄表系统属于现代化,具有通讯功能的先进智能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借助系统中的智能监测软件及专项软件等来对用户的电能表进行检查、监测,从而有助于企业及时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及电表的运行状态;此外,该系统还能对用户电表是否存在窃电风险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一旦出现窃电行为,系统则会发出警报信号,并通过通讯系统传输信息,从而有利于供电企业能及时针对用户的窃电行为进行处理。另外,供电企业还可采用防伪铅来加封电能表,以防范、打击窃电行为。③全密封计量箱。为了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法窃电的行为,供电企业可采用密封的方式对计量设备进行加装,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阻止窃电人员接触计量设备,保持设备与人之间的距离来避免窃电现象。
2.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
窃电行为是非法侵占国家资源的一种违法行为,可对电力系统及社会的安全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以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并防范、打击窃电现象。同时,相关司法机构应及时建立健全关于防窃电法规与制度的制定,并在实际电费的追缴及核收工作中能及时依据法规追究非法窃电用户的责任,从而挽救企业的经济损失。此外,还需加强用电制度的宣传力度(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微信、网络等媒介来传播,并尽量以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来丰富案例的资料),促使用户能清清楚地意识到擅自窃电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从而促使其能明白窃电危害的严重性。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可通过制定奖励机制的方式来带动群众举报的积极性,进而从根本上杜绝窃电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非法窃电可对人民及社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对这些违法行为加以制止。此外,供电企业还需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优化、改革或引进自身的反窃电技术,加强人员的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用电安全的宣传,从而促使企业能及早发现窃电行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张军霞,张永杰.如何利用大数据模式提高供电企业反窃电效率[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7)::186-187.
[2]赵健舒.供电企业反窃电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06):314-315.
[3]李红霞,张学起,于永兵.供电企业营销水平及反窃电措施[J].工程技术,2016(57):179-180.
论文作者:张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窃电论文; 用户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措施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