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志英,姜海荣,韩晓玲

威海卫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在山东威海市威海卫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哮喘患儿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延续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前、出院后30天、出院后90天时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延续护理组患儿在出院后30天、出院后90天时的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分别为[(40.5±9.0) 分、(21.6±7.5)分]、[(48.6±8.4) 分、(18.6±7.2)分]、[(36.1±7.0) 分、(16.2±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7.8) 分、(38.2±8.2)分]、[(57.6±7.4) 分、(35.8±7.9)分]、[(38.2±7.5) 分、(28.0±7.7)分]。延续护理组患儿出院后90天时的SAS评分为(67.9±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8.1)分。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哮喘;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恶化加重,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对于成人,儿童气道屏障脆弱,故更易诱发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需及时入院治疗,目前常规治疗效果较好,但治疗后若仅给予常规护理,患儿再入院率较高。随着护理理念的改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称为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模式,它着重于患者出院后持续随访和指导,确保患者的接受的护理具有延续性[1]。 本研究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在山东威海市威海卫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哮喘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在山东威海市威海卫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哮喘患儿20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003年) [2]。患儿均无心肝肾等脏器不全及精神性疾病,认知功能均正常。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延续护理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8~12岁(10.4±1.7)岁;初治40例,复治60例;轻中度84例,重度16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9~12岁(9.8士1.9)岁;初治42例,复治58例;轻中度86例,重度14例。2组性别、年龄、初治比例、病情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正确用药的方法,住院后定时用药的必要性等。对照组患儿出院后接受门诊随访。延续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措施包括:

(1) 出院前对患儿进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3]和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测定。由专门的责任护士指导患儿进行表格填写,对尚不能理解的患儿,可有其家长或监护人帮助 填写。每个2天电话随访1次,详细询问患儿存在的症状、体征、居住环境、康复训练、饮食、心理状况等,对患儿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和指导。

(2) 出院第7天、30天、90天对患儿进行家访,给予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了解其近期症状、体征变化,用药情况、情绪是否稳定、康复训练执行情况及家中环境变化等,同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解决。

(3)建立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出院前要求患儿及其家属留下QQ并加入QQ聊天群。并有专人负责对聊天群进行维护管理,使患儿或其家属通过群相互沟通解决,对难以解决的由专业医生提出解决意见。

1.3 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用SGRQ评分评定,负性情绪用SAS评定。问卷结果分别从出院前自填,电话随访以及家庭随访获得。

(1) SGRQ评分 该量表包括症状、疾病影响和活动受限三个维度。每维度满分为100分,三个维度平方总和的均值为SGRQ最终评分。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非常严重为100分,没有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为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的日常生活受影响越明显。

(2)SAS评分 该量表代表了患儿的焦虑程度,包括20个维度,每维度分四个等级,除了第5、9、13、17、19维度反向计分外,其余均按1、2、3、4正向计分,根据患儿最近7天内的主观感受对每维度进行评分。各维度评分相加得分乘以1.25后取整即为患儿的SAS评分。SAS评分低于50分判断为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所测得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的各维度评分情况

两组患儿出院前的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30天、出院后90天时,延续护理组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哮喘患儿因病情反复发作,活动能力受限明显,加之发作时胸闷、气急、喘息等症状会增加其痛苦,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长期的护理实践表明,常规护理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不明显。患儿出院后,其与医院的就医关系就结束,但其仍存在很多医疗方面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由于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及工作繁忙等,不能对患儿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

延续性护理贯穿患者出院到家庭和社区的过程,能对出院患者进行持续的随访和指导。它通过由专人对患儿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病情并及时评估给予指导,此护理模式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5]。

家庭访视可较充分评价患儿的实际状况,避免因患儿表达能力差和家属主客观因素所致的出院后情况反馈失真情况,故有利于对出院患儿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本研究中,延续护理组患儿在出院后30天、出院后90天时的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分别为[(40.5±9.0) 分、(21.6±7.5)分]、[(48.6±8.4) 分、(18.6±7.2)分]、[(36.1±7.0) 分、(16.2±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7.8) 分、(38.2±8.2)分]、[(57.6±7.4) 分、(35.8±7.9)分]、[(38.2±7.5) 分、(28.0±7.7)分], 提示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等[6]采用SGRQ评分总评分对哮喘患儿在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延续护理组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40.8±5.9)分,而常规组为(65.1±10.2)分,本文结果与之相似。

哮喘患儿由于哮喘症状、活动受限等而不能进行正常的集体生活而产生孤独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易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常规护理往往忽略这一点,而延续性护理则通过电话随访及时掌握患儿近期参加的集体活动情况,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的患儿给予心理疏导,并督促家长经常给予鼓励;延续护理中进行家访,可准确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制定较为合理、且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根据档案进行跟踪随访 这对患儿的不良情绪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延续护理组患儿在出院后30天时的SAS评分虽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出院后90天时的SAS评分升高至(67.9±7.7)分,而对照组升高幅度较低,仅为(55.3±8.1)分,提示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不良情绪改善的短期效果与常规护理不存在明显差异,但长期效果却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其原因可能是心理护理需要较长干预时间才能获得满意效果。等[8]研究报道,延续护理的哮喘患儿在护理后的SAS评分为(70.2±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7.8)分,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莉,韩春晖,马鸿雁,等.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0-72.

2 鲁斌辉,杨红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0,92(11):42-43.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附件:哮喘常用药物及治疗简介)[J].中华儿科杂志,2013,62(5):49-51.

4 杨玉梅,张静,张金琴.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4(2):65-66.

5 顾永珍.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216-217.

6项蕾蕾,吴志娟,茆丽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120-123.

7 蓝莹.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62(5):90-91.

8刘丽,孙良桂.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儿依从性、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426-427.

论文作者:王志英,姜海荣,韩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  ;  ;  ;  ;  ;  ;  ;  

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志英,姜海荣,韩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