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评价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我国最具全局性战略性的理论创新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并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一种重大理论的提出固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要将这种理论指导实践付诸行动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为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本文拟探索建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发展指数,并以2005-2010年为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测度和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构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探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可持续性差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实现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建立一套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全国以及各地区科学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更好地反映和测度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能够反映发展是否实现了以人为本这一属于科学发展根本要求的本质属性,从而弥补以GDP为核心指标体系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和不足。
二、国内外有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综述
自20世纪开始,随着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评价的探索也日益为学术界和实际部门所关注,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综述并吸取这些成果的科学成分,对于构建我国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和有益的。
(一)国外关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外文献对于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生态环境等都有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1.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它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是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三个衡量人类生活基本方面的分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具体指标包括:出生时预期寿命,反映人的寿命和健康状况;成年人识字率(占2/3权重)和小学、中学、大学及综合入学率(占1/3权重),反映人的平均知识水平;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体面生活所需资源的满足程度②。
2.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SSI(the Sustainable Society Index)。该体系包括五大类、22个指标,分别是:个人发展(健康状况、食品状况、饮用水状况、公共卫生、教育机会、性别平等);环境清洁(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地质量);社会平衡发展(政府善治、失业率、人口出生率、收入分配状况、公共债务情况);资源可持续利用(废物回收利用情况、水资源再利用情况、可再生能源消费情况);世界可持续发展(森林面积、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生态足迹、国际合作情况)③。
3.人类痛苦指数HSI(Human Suffering Index)。这一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NP、通货膨胀率、劳动力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婴儿死亡率、每天人均卡路里供给、成人识字率、个人自由指数④。
4.主观幸福感评价体系SWB(Subjective Well-being)。Ed Diener,Eunkook Suh对比描述了生活质量指标体系QOL(Quality of Life)中的社会指标体系和SWB的各自特征和优缺点,提出通过两者相结合来共同测度生活质量⑤。SWB主要从个人的角度来测度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人们不同情形下的心情;社会指标体系一般用生态、人权、福利、教育几个方面来测度,具体指标包括婴儿死亡率、每人拥有医生数、预期寿命、犯罪率等。
5.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Index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和真实进步指数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两者都是测度可持续经济福利的指标体系,都来源于绿色GDP指标体系,是对GDP指标的调整,这些新的指标体系加入了环境污染成本、资源成本等等⑥。
从以上已有的一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外文献可以看出: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强调发展是为了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于人类发展的衡量,并不是只用经济收入指标或者物质富裕指标就可以做到的,而必须强调经济收入以外的指标。这些指标体系应该更多地反映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特别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第二,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由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联合交叉研究。第三,指标的设置强调易于国际之间的比较。评价指标有单个的,也有一些是由一系列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由于强调国际间的比较,所以数据采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指标的选取,例如,人类发展指数仅仅有四个指标,而一些反映一国或地区内部情况的指标有几百个之多。
(二)国内关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对于发展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似有后来居上之势。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围绕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1.中国发展指数(RCDI)。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提出该指数,至今已连续几年发布发展报告。2006年报告由四个单项指数,15个指标构成,包括:(1)健康指数:出生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万人平均病床数;(2)教育指数:成人文盲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3)生活水平指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社会环境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并好于二级的天数、人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2007年和2008年的指标设置略有改动,主要是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取代了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指标⑦。
2.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自1999年至今连续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其中,2008年报告中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共由45个指数,218个具体指标构成⑧。
3.综合评价体系。2010年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从综合效益、人民生活、创新能力、服务功能、人口资源环境五大体系衡量上海发展水平,具体指标有43项,除GDP、财政收入、CPI等指标外,还有第三产业占比、非公经济占比等指标⑨。
4.小康社会建设的衡量标准。从199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监测值,构成了衡量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⑩。
5.综合发展指数(CDI)。2011年中国统计学会推出“综合发展指数”。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包含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45项指标,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民意等领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科技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11)。在测评方法上,综合发展指数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测量方法。
(三)比较与借鉴
对于如何吸取国外在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取得的有益成果,有学者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条建议,对于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这些建议是:1.一个指标如果仅仅是能够得到一个数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数字反映出事物的内在本质。2.良好的指标设计一定要能够清晰地界定每个指标的内涵。3.任何指标体系设计都离不开一定价值的判断,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很难做到中立。4.过于细致和庞大的指标体系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这种指标设计往往缺乏效率。5.很多指标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其数字表面的意义。6.不要期待指标体系与现实完全符合,任何指标体系也只是对现实的部分反映。7.一个体现民主的指标设计往往不只是要求公众的参与。8.指标体系的测度并不一定都能够付诸现实实施。9.一般而言,更多的信息将带来更好的决策建议,但由于指标体系往往只能反映一个复杂事物的一面,因此,很多指标体系可能反映出不同的事实情况,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情形,这会给决策带来很多两难问题。10.要勇于挑战已有的指标体系,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指标体系。11.指标体系不仅要揭示问题的特征,更要能体现出问题的根源。12.拥有更多的资源将能够更好地将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问题(12)。
而国内在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则无疑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我国关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具有更直接的借鉴价值和意义。以小康标准体系为例,该体系从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等多个维度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将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较为全面、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新问题的逐渐出现,这一评价体系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例如,由于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且随着我国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仅以平均指标来反映社会的生活与发展水平,而不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显然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此外,就业、社会保障、消除贫困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小康标准体系中也缺乏充分的关注和体现。
三、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架构
比较的目的在于借鉴,而借鉴的目的在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果,构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并体现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以客观指标为主,准确、简明,尽量不用主观性的指标,以尽可能减少争议。2.适量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和层次的分布主要依据对该问题的解析,并从可操作性出发,在保证能够取得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指标的数量要适度,以实现结构的轻量化,便于操作。3.可行性原则。充分利用公开统计数据,尽量避免定义复杂、计算繁复的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暂且搁置。数据的来源尽量做到可得和可靠。4.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尽可能具备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既要给出全国性的总体指标值,还要能够实现国内各省市之间发展状况的比较,同时也尽量顾及国际间的可比性。
(二)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上述原则,我们尝试构建的这套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4个一级测度要素、17个二级测度子要素、40个更次一级的具体测度指标(参见表1)。
四、2005-2010年我国科学发展状况的测度
在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科学发展指数并对我国和各地区科学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作为尝试,先以2005-2010年全国的科学发展状况为例。
(一)科学发展指数的构建
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科学发展指数,包含四项单项指数,即以人为本指数、全面发展指数、协调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具体内容见表1。
在表1科学发展指数中,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同时给出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是举足轻重的,会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指数最终的测度结果,事关指标体系测度的准确性。
权重赋值方法有很多,有主观赋权法,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如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还有客观赋权法,如变异系数法。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有很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的是赋予相同的权重,比如,中国发展指数、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环境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真实储蓄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等等。在本研究中,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以人为本四者之间是统一的,因此,可以赋予以人为本指数、全面发展指数、协调发展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同的权重。
同理,基于对每个要素下的子要素,每个子要素下的测度指标重要性基本相同的认识,也赋予其等权重综合。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如此,但是因为每个要素包括的子要素数量不同,每个子要素包括的指标数量也不相同,因此,不同要素下的子要素权重,不同子要素下的指标权重事实上将会存在差异,相应表现出对其代表信息重要性的差别化处理。
(二)测算方法
相对于指数记分模型来说,指数功效函数改进模型在计算时无须使用样本均值,这使得指标的评价值更加稳定,也更便于历史数据之间的比较(14)。
对于指数功效函数改进模型公式中的参数A和B,一般可以通过对临界点定分来确定。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上,至多达到中等程度的科学发展水平(15),因此,对于A和B的赋值情况区别于中国发展指数研究。本研究认为,当指标为不满意值时可以确定:d=40,于是A=40;当指标值达到满意值时取d=80,于是B=-ln0.5。本研究取2005年为基期,A和B按照上述取值保证了2005年科学发展指数的功效分值最高不会超过80,这一取值也符合人们直观感受,即把100看作最优值。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向好,至少在近期内,这一科学发展指数评价值不会超过100。
关于的取值,对于本指标体系中的正向指标,取2005年全国31个省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再加上全国一共32个指标值中的最小值为不允许值,最大值为满意值;对于逆向指标,取其中的最小值为满意值,最大值为不允许值。这样,指数功效分值取值越高代表相应的科学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将全国的各项指标取值和各地区指标取值放在一起,可以进行全国发展总体情况和各地科学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
(三)测算结果
通过测算,结果如表2。
关于测算中运用到的数据,有必要说明如下:1.本测算数据均来自200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卫生年鉴》、《2009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等统计资料。2.2010年全国GDP数据为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数据。3.所有数据均消除价格因素影响,且以2005年作为不变价基期。4.公共服务支出指标中,2005-2006年的数据主要包括: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项。2007年以后的数据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5.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按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学文化程度6,文盲0计算。6.关于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外贸出口额之比指标的说明:由于这两项指标的测算标准是取值越接近1表示发展协调性越好,反之越差。这里为了方便测度,如果指标数据取值小于1则取其倒数。其余类似情况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7.2009年、2010年万元GDP建设用地占用为估算数据;2010年区域协调发展数据也为估算数据。8.2010年有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的数据,除全国有公布的数据外,各省份暂时按照2009年的数据估算。9.2005-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来自相关年份的《科技统计资料汇编》。10.201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数据,除去河北、山西、黑龙江、上海、海南、西藏、新疆用近3年平均增长率进行估算之外,其他省份的数据来自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相关省市统计年鉴。
五、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从上述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2005-2010年这6年期间科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见图1。
第一,从总体看,2005年至2010年我国科学发展状况呈现向好的趋势。由于受到国内外复杂发展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国科学发展指数较上年略有下降,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我国积极应对下,2010年和2009年科学发展指数增速较2008年呈现快速增长,这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正在得到贯彻和落实。
第二,就科学发展指数的四个分指数情况看(见图2),一是可持续发展指数好于其他三项指数和全国科学发展总指数,其增速在四个一级测度要素指数中是最快的,全面发展指数则低于其他三项指数和全国科学发展总指数。这说明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但全面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2007年之前的两年协调发展指数为四个单项指数中发展最好的,但是,2007年以来该指数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下降最多,随后的两年发展速度相对平缓、增幅较小。这说明世界金融危机等外部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增强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上下功夫。三是以人为本指数虽然一直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仍低于全国科学发展总指数。这说明注重改善民生,继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图1 全国科学发展指数
图2 全国科学发展指数及各单项分指数
图3 以人为本分指数变动情况
第三,如果进一步分析四个一级测度要素内部的子要素,其结构性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如以人为本分指数,从图3可以看出,在影响以人为本指数的各项因素中,居住与交通水平、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要好于就业和收入水平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居住与交通水平近六年来是五项评价子要素中发展最好的,而社会保障水平是其中发展水平差的,但发展增速是最快的,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局面。就业和收入水平发展在2008年和2009年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可能与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直接关系,2010年这一子要素发展水平实现较快增长。另外,就业与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近六年来始终落后于以人为本指数的发展,不过,就业与收入水平和以人为本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2010年还略微有所超越。由此不难看出,要提高当前的以人为本发展水平,我国尤其应该继续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就业水平和增加人民收入水平上下功夫。此外,虽然居住与交通发展水平是五项评价子要素中发展最好的,但是,2010年则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因此,也应该格外关注人们的居住和交通发展水平,要及时遏制其下滑态势,实现不断向好的发展势头。
图4 全面发展分指数变动情况
图5 协调发展分指数变动情况
图6 可持续发展分指数变动情况
又如全面发展分指数。从图4可看出,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发展水平要好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及全面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水平最好且稳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要低于全面发展指数,尤其是文化发展水平最为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在2008年出现下降,随后两年出现持续恢复性增长,不过截至2010年尚未恢复到2008年前的水平。除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较快之外,影响全面发展指数的其余几个评价子要素的发展情况比较稳定。因此,要实现全面发展,首要的是继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才行。
再如协调发展分指数。从图5可以看出,总体上看,由于受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出现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协调发展程度也有所下滑。不过,除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出现大幅波动之外,其余四项协调发展的评价子要素以及协调发展总水平的发展波动性都较小。具体来看:第一,2007-2010年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要好于其他三项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协调发展总水平,其中,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最好,这说明我国制定了较好的区域发展战略,而且,这一战略的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二,虽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水平的表现为五项评价子要素中较好的,但二者的协调程度仍不容乐观,最近几年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三,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其他协调指数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以及实现人与自然更好的协调发展。第四,2007-2009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所致。虽然在四项分指数中协调发展水平是较好的,不过未来协调发展任务仍异常艰巨,无论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还是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方面都将面临较大挑战,这也必将是我国未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还如可持续发展分指数。从图6可看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中,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一直低于其他几项指标,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是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六、对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及处理
运用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并评价复杂经济社会现象时,会遇到三个需要特别关注、处理的基本问题:一是复杂现象的理论界定及其测度指标的自洽性、适用性选择;二是测度信息的综合,需要基于理论,识别各类指标重要性,设定其影响力权重;三是选择合成不同指标信息的去量纲技术。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关系测度评价的有效性及对复杂现象的解释能力。
(一)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国家评价与地区评价
本文所构建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力图在用于测度、评价全国科学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同时,也可用于对各地区的测度和评价,这样就面临选择同时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均有较好自洽性测度指标的问题。在已经构建的4个评价要素、17个评价子要素和40个评价指标构成的体系中,有37个指标在用以评价国家科学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地区之间发展状况和水平的比较,具有较强的两个层面的自洽性。但也有3个评价指标在国家和地区评价时存在不同的理论界定。为保持理论与指标的自洽性,需要对其做出说明。这三个测度指标是:1.协调发展要素的区域协调发展子要素。从全国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指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协调发展状况;从各省市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省市自治区内部的各地区协调发展状况。2.协调发展要素的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子要素。对于各省市自治区而言,仅仅指本地区内发展与该地区对国外开放的协调问题,而暂未测度本地区内发展与该地区对国内其他地区开放度的问题。3.全面发展要素中经济发展子要素的三次产业比重指标。该指标是对发展过程中产业变动状态的测度。考虑到各地区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与人文历史的差异,以及全国发展中各地区分工的不同,所以,以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作为衡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并不科学合理。特别是对以农业、制造业为主的省份,其第三产业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所占GDP比重在短期内往往难以快速提升到一个较高水平。基于此,在评价中我们通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增量与变动速度两个信息予以测度。
(二)评价指标重合、交叉问题的处理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基本要素。这种状况反映到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即表现出同一理论测度指标出现在不同要素模块之中的看似重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本质是测度体系一致性与体系要素功能的权衡。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其一,作为一个严密的体系化测度,问题表明该体系存在一致性缺陷,有一定发展完善的空间。其二,鉴于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时期,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要素在不同时点、不同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的、比较大的失衡表现,各要素具有分别独立指导的意义,因此需要强化各要素本身测度评价信息的完备性。为此本研究为兼顾提高评价体系的系统一致性与体系要素功能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提出了解决指标重复设置的方法。
首先从理论上将指标的测度对象划分为主体要素与非主体要素,指标只直接用于主体要素的测度;其次将已在主体要素使用的指标信息合成加工与命名,用于非主体要素的测度,较好地解决了指标重复设置,减少了指标数量。例如:1.以人为本要素与全面发展要素的社会发展子要素都需要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居住与交通等指标测度。从理论方面考量,上述指标测度的主体对象显然是以人为本要素。在将其测度信息进一步指数化合成后,命名为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作为全面发展要素的社会发展子要素的测度指标。2.协调发展要素中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子要素、人与自然协调子要素的测度,都需要采用全面发展要素中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测度信息。显然把用于上述对象的测度指标全部搬来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利用上述测度信息合成出新的测度指标。其中,利用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之比合成出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测度经济与社会协调。利用生态发展指数、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之比合成出生态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指数,测度人与自然协调。
这样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系一致性与减少指标重复的问题。从统计技术层面看,该方法加大了重复使用指标测度信息的权重。其中,将5个子要素测度信息设置为测度指标,实际上增加了构成相应5个子要素指标的权重。例如社会保障子要素的测度指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人均基本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权重同为0.025,因为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测度指标获得了0.0078125的权重,于是这两项具体测度指标在总指数中的权重同时各增加0.003906,变成0.028906,增加了15.6%的权重。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的应用主要增加了以人为本要素测度指标的权重,这样处理反映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理论的认识。
当然该方法也带来测度信息多次指数化处理后,因其信息高度综合导致相应信息界面与政策空间指向的弱化问题,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三)理论最优测度与现实可行约束问题
理论的最优测度与现实可行约束问题包括必须回答的三个层面:一是理论概念是否都可以进行数量测度;二是理论数量测度的最优性如何确认;三是理论最优测度的操作成本约束与现实可行性。在构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难题是,有的指标在理论上能够较好反映科学发展状况,但是在操作中或者统计数据难以获取,或者难以计量。对此,我们采用如下方法:1.暂时放弃。如政治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理应包含在科学发展指标体系之中,但鉴于目前我国统计体系中尚未开展相关统计,难以找到合适指标测度,所以只好暂时舍弃。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内容之一。2.采用替代指标。如对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理论上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可以对文化发展作出较充分的测度,但我国已有的统计体系中没有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鉴于此,我们采用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指标,作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的补充信息。再例如,衡量全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理论上可以采用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人均基本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指标,但由于人均基本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中缺少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统计数据,所以只好采用城镇社会保障数据替代,并利用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调整估算。3.采用专业部门统计数据。国家统计体系由国家统计局与各部门专业统计共同组成,从国家统计局无法直接获得数据,便从其他政府部门统计获取。如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就采用了科技部《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的数据。
(四)理论测度的指标信息价值取向问题
一般而言,一个需要利用数据标示的理论概念,应该具有清晰的价值取向界面。但事实是,在不同背景环境条件下,一些理论概念价值取向往往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外汇储备、产业结构水平等概念,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其价值取向存在很大差别。
在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中,我们高度关注这一问题。考虑到我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在评价体系构建中,以在较长转型期内价值取向基本清晰且国家与地区一致性界面较好为标准,选择测度指标。应该说,有时国家与地区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与指标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评价兼容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指标选择很难兼顾,二者相权,我们保留了体现指标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评价兼容性的一些指标。从整体上看,这样处理利大于弊。
(五)没有采用问卷调查信息的问题
本指标体系只是采用政府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而没有采用问卷调查信息,这样做好处是避免主观因素对测度结果的影响,弊端是损失了公众参与的有效信息。
(六)测度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问题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所采用的综合多指标评价信息的去量纲方法较具代表性。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即无量纲化)。指数一般分布在0和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发展指数。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数不仅横向可比,而且纵向可比;不仅可以比较各地区综合发展相对位次,而且也可以考察每个地区综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统计学会编制的“综合发展指数”就是按照上述方法测算的。还有一种较具影响力的方法就是本文所采用的指数型功效函数法。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发展指数(RCDI)采用该方法。此种方法采用所选基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满意值或不满意值来实现无量纲化。本文在构建科学发展指数时,借鉴和运用了这一无量纲化方法。
(七)本研究主要目的和成果的局限性
本研究对全国科学发展状况作出的定量测度,以及对发展水平的比较判断,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定量测度,来帮助克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引导和促进各地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由于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采用有限的几十个指标也仅仅是对我国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大致测度和描述。其统计测度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现实发展状况,无法完全做到精确无误。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只是一个新的初步探索,指标体系的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权重赋值是否恰当,无量纲化方法是否得当,还有待在统计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②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0,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5,New York,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2005,p.341.
③Geurt Van de Kerk,Arthur R.Manuel,"A Comprehensive Index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The SSI —the Sustainable Society Index",Ecological Economics,66,2008.
④Tilak,J.B.G.,"From Economic Growth to Human Development:A Commentary on Recent Indexes of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19(2),1992; Mark McGillivray,Farhad Noorbakhsh,"Composite Indices of Human Well-being:Past,Present,and Future",UNU-WIDER Research Paper,No.63,2004.
⑤Ed Diener,Eunkook Sub,"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Economic,Social and Subjective Indicator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40,1997.
⑥Philip A.Lawn,"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Support the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GPI),and Other Related Indexes",Ecological Economics,44,2003.
⑦袁卫、彭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
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81-283页。
⑨资料引自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shdrc.gov.cn/searchresult_detail.jsp?main_artid=17841&keyword=创新能力。
⑩《全面小康社会什么样——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第9版。
(11)国家统计局网站有关《综合发展指数研究》资料,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D7%DB%BA%CF%B7%A2%D5%B9%D6%B8%CA%FD&channelid=6697&record=2。
(12)Clifford W.Cobb,Craig Rixford,Lessons Learned form the History of Social Indicators,Redefining Progress,1998,pp.14-30.
(13)借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中采用的测算方法。
(14)彭非、袁卫、惠争勤:《对综合评价方法中指数功效函数的一种改进探讨》,《统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15)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比如,在2011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排名位于第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标签: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科学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