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论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试论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试论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潜在课程”指的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注:刘弗年《关于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3页。)的一种课程类型。这一课程是“建立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基础上的”(注: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9页。),它重视“整个环境对其中个体的隐蔽的作用”(注:查有梁《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36页。 ),主张“利用周围环境中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注: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获得潜移默化、薰陶感染之效。这一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结构,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的人的教育目的。而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则正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两者目的的一致性使“潜在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课程”的高度综合研究影响素质教育的潜在因素却并不多见,这无疑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彻底推行。因此,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仍需大力探索。

一 成功的素质教育需要开发潜在课程的三项原则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人”(注: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88页。),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其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制约,虽然先天的遗传也有影响,但它只是为个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提,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环境,而潜在课程则是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成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

(一)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前提。环境能帮助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形成自己的个性及多种素质,这一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前提。

在影响儿童动作发展因素的研究中,鲍尔认为,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生理成熟是基础,但没有适宜的环境刺激,特定的运动能力也就无法发展起来(注: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38页。)。齐勒佐和科布尔对婴儿早期经验对以后运动发展的实验研究则进一步证明了这点。他们通过影响婴儿行走因素的反复试验,揭示了环境刺激对动作发展的影响(注: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320—321页。):丰富的、适宜的环境刺激促进了动作的发展,而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则使动作发展迟滞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运动素质(注: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320 —321页。)。因此, 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的丹尼斯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儿童迟钝的原因》一文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环境对儿童动作发展的时间顺序和方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注:W.丹尼斯《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儿童迟钝的原因》,《遗传心理学杂志》1960年第96期。)

既然良好运动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适宜的环境,人的其他素质诸如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多种素质的形成又怎能离开相应适宜的环境呢?既然个体素质在环境中具有了形成性的特点,那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诸多教育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呢?而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仅靠瞬间的感悟和突发的灵感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只有系统而全面地发掘环境中对学生素质具有影响的隐性因素方能从真正意义上收到实效,这一挖掘只有作为一种潜在课程进行开发,方能系统和全面。所以,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原则既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前提,也说明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这一道理。

(二)个体素质对环境的适应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关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形成稳定而有序的动态结构”(注:查有梁《大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88页。),这个系统才可能得到进步与发展。一个人的素质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必然要和周围的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不断地协调和发展自己,将自己变成适应周围环境的较为稳定而有序的动态结构,使自身素质被环境所同化。处在这一环境下的不同个体又由于心理互动原理而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形成一种特定氛围,这种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素质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这一耗散结构理论和心理互动原理从不同角度强化了环境和氛围对个体素质的作用,从而使个体素质具有了环境适应性的特点。

这一适应性的特点决定了环境建设的方向和量与质的规定性,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培养自身素质的环境与氛围,学生才能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主动地投入到提高自身素质并使之与环境协调适应的行列中来。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注:《荀子·劝学》。)的境界。而上述的一切正是潜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因此,成功的素质是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的。

(三)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能动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目标。个体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而形成的素质又可能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而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但这并不是说生活的个体便成了环境的奴隶。艾里克森强调人和社会交互作用的理论,这个“交互决定论”是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并不简单地、机械地反应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地作用,改造着环境。人对作用于他的外部刺激具有选择、组织和加工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变人的认识能力、气质和性格。也就是说,人对环境具有能动性。这一能动性的原则要求我们既要注意环境在个体素质中的内化作用,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外化的环境并加以评价;既能看出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利弊因素,又能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学生也能主动地步入开发潜在课程的行列中来。

以上三项原则充分说明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这一道理。所以,在素质教育中着力建设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潜在课程的成功开发。

二 素质教育中开发潜在课程的三种思想

(一)安排系统化,强调整合功能。所谓“系统化”,是指“以某种方式构成内在联系的或结构化的整体,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两个以上的要素之间应当维持一定的相互关联与制约的关系”(注:刘永康《语文教学探赜索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7页。)。这一概念包含了系统论的四大原则,那就是统一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系统化的概念和原则要求我们把开发的潜在课程看成一个具有综合效应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潜在课程中的诸多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并善于在运动中把握各个要素的关系,从而增强潜在课程这一系统的功能。如果我们只是零散地挖掘和研究其中的某一些因素而忽略了潜在课程的系统性与整合性,我们对某些因素的挖掘也许会陷入僵局甚至步入失败的惨境,潜在课程中的某一因素只有成为潜在课程这一结构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要系统地开发潜在课程至少应考虑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素质分析的系统化。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系统开发要在最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必须以素质分析的系统化为前提,只有系统地分析了人的素质,才能在开发潜在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体素质的系统发展,从而使开发的潜在课程也具有了系统性。素质分析的系统化首先要注意内涵理解的深入化。只有深入地理解了素质教育和素质本身的内涵,我们对潜在课程的开发才能避免形式化的倾向,而转向到有利于素质真正提高的轨道上来。其次要注意素质分析的全面化。燕国材教授把人的素质分为“三类八种”(注:燕国材《论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中学教育》1997年第4期,3页。),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类,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八种。“三类八种”全面地分析了个体素质的组成要素,只有全面分析和认识素质的组成要素,才能为素质分析的系统化奠定基础。最后要注意要素关系的综合化。组成个体素质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我们只有将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来看待,才能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而有效的发展。

第二,育人环境的系统化。育人环境的系统化是指充分考虑影响素质发展的各种潜在环境因素,并将其综合地加以开发利用。它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因素的全面化。它既包括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也包括社会、家庭的各种环境因素;既指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和人际环境……在这些因素的全面分析和把握中根据素质系统的组成和发展的需要,隐短扬长,发挥环境的整体功能。二是因素组织的和谐化。全面地分析了环境中各要素对个体素质的影响,还必须对这些要素合理地加以组织,形成促进素质全面发展的结构网络。而合理组织的标准应是力求“和谐”。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要素之间和谐共存,学校、家庭、社会三类环境也必须和谐共生,才能形成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三是形式呈现的多样化。分析了各种要素,也能和谐地组织,如果花样单一,形式呆板,也必然削弱育人环境的教育功效。只有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不同的要素,组成丰富生动、活泼有趣、引人入胜的育人环境,潜在课程的系统才更具活力。

第三,素质教育的系统化。素质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潜在课程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必须与其它子系统有机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整个素质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潜在课程的开发才不会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而自觉地将潜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让潜在课程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有意识地吸收有利因素,这就能即使自身得到发展,又能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相互推动,彼此促进,素质教育就会形成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系统。

(二)过程序列化,强调循序渐进。每一所学校都包含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兴趣所在等均不相同。我们开发的潜在课程如果忽略了学生群体的差异,就只能满足一部分同学的需要,而不能推动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使开发的潜在课程形成符合学生发展的序列,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素质的不断发展。要做到开发潜在课程序列化,也必须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育目标的合理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分为“成人”和“成才”两个基本层次,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我们在开发潜在课程的过程中便要考虑这一目标的层次差异,既不盲目拔高,也不随意降低。与此同时,潜在课程的目标设置还应考虑不同年龄段的接受水平、喜好情况和思想特点。只有这样,潜在课程的目标才更具合理性,体现目标的形式和内容才更有针对性,潜在课程的作用才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育人环境的层次性。育人环境的层次性是指所开发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环境不是整齐划一,而是有层次区分,它既是目标合理性的体现,也是潜在课程序列化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育人环境各因素所展示的内容既要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也要体现素质教育的阶段性要求。呈现的形式也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兴趣爱好,选取不同年龄段易于接收的形式,使之与内容有机结合,形成育人环境的多层次,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均有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和最关心的内容,都能在育人环境中吸收到适合自我素质提高的养料,循序渐进,不断发展。

第三,引导方式的阶段性。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创设了富有层次的育人环境,如果离开了合理恰当的引导,潜在课程的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由于不同年龄段的诸多差异,我们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潜在课程来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式上,也应有阶段性的差异。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的语言、行为、穿戴、组织活动的方式以及物质载体的利用等,都要适合那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否则,我们运用潜在课程进行的素质教育就会因方式不当而效果不佳。

(三)教育潜藏化,强调薰陶感染。这是由潜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潜在课程不是表现在教师个体对学生个体或学生个体之间的正式作用,而是表现在整个环境对其中个体隐蔽的作用。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说,即是“场”对个体的作用,这种“场”在潜在课程中表现为有利于促使并引导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环境和氛围。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利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交互作用,调动人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在非正式的无形之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利用开发的潜在课程进行素质教育就应遵循潜在课程“隐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自我感情中不断内化,从而使环境的隐性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将学生的心灵吸引到营造的氛围和环境之中,收到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之效。

三 素质教育中开发潜在课程的三个方面

(一)构建环境网络。这是潜在课程的特点和系统化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潜在课程成功地促进个体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因而是素质教育中开发潜在课程的主要任务。其基本操作可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开发“校训”,塑造学校的整体形象。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造就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形成什么样的氛围,将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成效。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因此,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都必然充满着文化的符号,渗透着教育的气息,我们开发潜在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形成特定的组织文化。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可以依靠组织文化所特有的导向、凝聚、规范和融合功能,发挥组织文化的潜在作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关于这点,也应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学校良好的整体形象是潜在课程开发学校环境的首要目标。学校整体形象是指“公众对该学校竞争实力、办学活力、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和综合评价”(注:石其伟《现代学校要重视形象塑造》,《中学教育》1998年第5期,14页。)。 这一具体感知和综合评价是一笔无形资产,关系到学生是否真正向往、热爱和崇敬这所学校,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引以为豪,利于激发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活力,学校的一切更能在个体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巨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里唤起舆论的强大的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所以,开发潜在课程应将树立学校良好的整体形象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其次,“校训”的深入开掘是树立良好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不能忽略“校训”的开掘。学校的整体形象首先体现在目标的设计上,而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校训”,“训”者,开导、准则之意也。所以,“校训”是“学校进行教诲、开导的总精神”(注:庄中文《西南位育校训的构想与实践刍议》,《中学教育》1998年第4期,8页。),是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务必做到的训示,是一个学校的思想和灵魂。因此,教育思想的转变要先在“校训”上下功夫。然而,传统教育的长期积淀使“校训”或多或少蒙上了应试教育的灰尘,使“校训”无法真正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如果我们口喊素质教育却存留原有的“校训”而不加改变,教育思想的转变落不到实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又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呢?如果没有素质的环境和氛围,我们的整天叫喊和大会小会的反复重申又有多大效果呢?所幸的是,有少数学校已开始意识到“校训”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校训”上动了脑筋。如上海市田林中学提出的“和谐、自信、求真、务实”,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的“追求完美,力求发展”等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然而,大多数学校却未能做到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潜在课程的一大遗憾。另一方面,“校训”的落实是深入开掘“校训”、树立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校训”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的潜在因素就已经得到全面开发,还必须让“校训”得到落实。然而,有些学校的“校训”似乎只成了一种必备的形式和应景之作,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未能对“校训”进行开发,出现了“看一步,走一步”的迷茫状态,失去了自身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培养的学生也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应有意识地加以扭转,扭转的根本措施便是建设符合“校训”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校园知识、思想、艺术、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环境、建筑等”(注:黄书孟《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页。)。它主要由校园环境、人格力量、 管理规范和学校风气四部分组成。素质教育中建设符合“校训”意图的校园文化就应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其中应特别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符合“校训”意图的校园环境。这一工作应遵循“整体性、理想化、科学性、功能化、补足性”(注:黄书孟《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14—116页。)五项原则。既要有机协调学校中的现实因素,也要建造理想化的特殊教育环境;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考虑潜移默化的实效;还要考虑其它环境中容易忽略的因素。五种要素综合考虑,并围绕“校训”这一核心,我们对教学环境的建设就不会随意盲目。二是形成“校训”的良好风气。良好风气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能形成一种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发展素质的气氛。这种气氛的导引应以“校训”为方向,并重视三种作用交互设计,亦即形成的风气具有提高素质的促进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和无形巨大的规范作用,这就能使学生的素质在这种氛围的薰陶感染中不断提高。三是塑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群体人格。群体人格的塑造重在“群体”二字,只有做到了群体的高素质,才不会彼此削减,相互抵消。理想的群体人格应是所有的教职工都显现出高素质的特点,而不能因为自己是职工或其它因素放松人格的塑造而形成素质教育的负面因素。这对师范院校的转轨要求更为迫切,如何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智能素质、个性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对校长人格进行规范和培养?学校领导如何对全体教职工的高素质进行导引、培养和监督?教职员工如何加强素质教育中的角色意识和示范心理?高素质的个体如何彼此融合,默契一致,形成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如此等等,均是塑造高素质群体人格所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高素质的群体人格的强大合力的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在对教师行为等的趋仿中不断浸润,内化成具有高素质的个体,高素质个体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群体人格的力量,群体人格力量的增强又会在更广的范围内促进其它个体的内化,如此往复,学生素质就会在群体人格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上述三个方面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符合“校训”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整体形象的塑造创造了条件,为环境网络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拓展教育空间,建立网络化监督体系,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素质教育的空间必须拓展到家庭和社会。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家长素质的高低孕育并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好坏。社会也一样,素质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素质的社会。然而,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在目前却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的素质教育必须开掘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形成素质教育的感染网络,建立网络化的监督机制。要做到这一点,可开办家庭学校,定期指导家长;可颁布教育法规,作好社会导向;还可研究学校、家庭、社会有机配合以促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利于素质提高的家庭公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社会公约,有利于彼此协调的“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上的一体化)公约。制定公约的目的是发挥集体监督的作用,构建网络化的监督体系,彼此关心,互相协调和监督,不断清除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因素,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素质群体及外化的环境网络共同感染学生,素质教育就会在很大的范围内产生强大的磁场与合力,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便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二)形成“自主”氛围。潜在课程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薰陶感染学生,被称为“无声之教”。然而,无声之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并不能说人力对潜在课程的无所作为。潜在课程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有机结合。如果缺乏有意识的个体,面对有利于素质的环境与氛围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主体通道的关闭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网络构建的枉费心机。所以,构建环境网络,还必须形成自主氛围,以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内化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成功地形成自主氛围,必须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培养五种能力,为潜移默化创造内在动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自主意识的培养无疑是为环境网络的功效发挥创造至关重要的条件。它至少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情操、自我意志、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五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个体的自主能力,我们就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和培养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为潜在课程的充分发挥创造内在动因。

第二,运用四种方法,成功地形成自主氛围。一是念好“我要”两字经。“我要”两字易于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成功地进行情感转换,把要完成的任务当成自己主动争取的事情,这就容易激发做事的内驱力,增强自主意识。二是利用情感启动。情感是启动“自我”的有效手段。没有情感,理性很难上升为信念,行为也不能变为习惯。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情感的浸润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让个体的情感成为内在意识的催化剂,从而唤起自主意识。三是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信息社会要求的一种重要能力。现代教育中的交往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切入口,更是启动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学生作为交往中的独立个体,必然要思考交往所需要的一切和交往时的临时应对以及交往后的自我调整,这些都离不开个体的独立行动,如果长期磨炼,交往增多,独立自主的意识必然会增强。四是运用激励方式。激励,亦即激发和鼓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有一种内在压力,学生就容易主动地朝着自己所企望的目标前进。在培养自主意识的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激励方式,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愿望,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使之主动地树立自主意识。

这四种方法的运用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为目的,只有培养了独立意识,教育中的“自我”才会从根本上启动,也只有启动了教育中的“自我”,才能形成自主氛围,这种自主氛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独立意识,这种独立意识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去分析、选择、取舍周围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成功地内化素质教育中环境与氛围的有利因素,使潜在课程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明确三条标准,调控自主氛围的形成程度。良心、爱心、责任心是检测自主意识的三条标准。朱智贤先生在《心理学大辞典》中说:“一个人形成良心以后,它似乎以自己的名义从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出发有效地实行自我控制,独立地给自己规定道德义务,要求自己履行这些义务,并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所以,良心是一个人“自主意识”的高度体现。责任心也一样,燕国材教授认为:“责任心是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一般地说,主体意识越强,则责任心也会随之而强;反之,主体意识越弱,则责任心也会随之而弱。”(注:燕国材《论责任心及其培养》,《中学教育》1997年第10期,4—5页。)由责任心还可以引发出另一条检测标准,那就是爱心。强烈而深沉的爱是责任心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爱心,那就会主动地认真对待一切,从而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我们可以利用这三条标准检测“自主”意识的形成程度并有效地进行调控,形成较强的“自主”氛围,启动接收各种潜在教育因素的主体通道,有效地发挥潜在课程的功能。

(三)启动现代意识。

第一,社会现代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需要潜在课程启动现代意识。不庸置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的社会要求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人才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潜在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必然步入现代化的行列,它的开发必须启动现代意识,把提高人的现代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现代化人才。

第二,现代化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潜在课程启动现代意识。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潜在课程必然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竭尽所能。如果在开发潜在课程的过程中不启动现代意识,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又怎能有较高的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现代化也无法得到全面体现。同时,现代的教育逐步具有全时空性的特点,这种全时空性的大教育观要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果不启动现代意识,潜在课程的开发就可能忽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无法体现现代教育的全时空性特点。所以,现代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启动现代意识。

第三,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推广为潜在课程启动现代意识创造了条件。现代教育的相关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发展也越来越快。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信息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多媒体的发展,通过光纤传输声、象、数据,形成高通量的信息传输网络……所有这些,都为潜在课程启动现代意识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第四,合理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让环境、思想、氛围打上现代意识的烙印,形成现代意识的磁场。在开发潜在课程、构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环境与氛围时要适当地吸收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的有关知识,这就能使开发的潜在课程富有现代化的气息,从而启动学生的现代意识,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标签:;  ;  ;  ;  ;  ;  ;  ;  ;  ;  ;  ;  

论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