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制度建设论文

校本教研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制度建设论文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制度建设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大体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不变”应变。校本教研刚登陆中小学,校方在机制建设上普遍处于试探、观望状态,“套”的策略走向明显。第二阶段,以“调整”应变。经过一段时间的校本教研实践,不少实验学校发现,以“套”的方式无法真正满足校本教研实践运作的全部需要。于是,以“调”为主的机制探索开始显山露水。相当部分学校在不同程度上或调整、或改组、或整合、或创建相应教研组织机构,不少学校在此时历经了教研室从无到有,从闲到忙的过程,教研室普遍担负起校本教研的主责,并强化课程开发和研究资源的力度、广度和效度。第三阶段,以“变”应变。一部分学校在经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从“不变”到“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营建起有校本特色的教研制度,此时以“变”为中心的创建意向占主导。值得注意的是,校本教研机制建设的“变”存在“渐变”和“突变”两种方式,多数学校走上了“渐变”的漫漫征程。当前,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以“渐变”为特征的道路上,暴露出问题和不足,警示我们必须直面和解决。

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问题

1.制度制定与执行的游离

实例1:不少学校建立了教研的签到制度,在实施中出现这样的景况:事先打印一叠签到表,放置桌面,大家争先恐后签到,签到表有时直到第二天才晃悠悠收齐。结果是,代签、冒签者大有人在;由于签到表内没有归类,究竟谁没有来,找半天,找不全;签到表遗失和缺损现象也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来与没来一个样,俗称:“一二三五——没事”。

一是,制度制定欠周全。例1中,签到制度存在缺失:签到表未归类,查询不便,本身设计存在缺漏;未及时、定时回收,缺制度制定前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未实行专人负责制,多临时指派,随意性大。究其原因,前期校本教研机制的建设大多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粗放型”路线,呈现出制度建设凭主观感觉、“拍脑袋”的片面经验化突出,制度建设匆忙上阵,“抓入篮子即是菜”的随意性凸显,制度建设自上而下的单一指令性严重,制度建设从文本到文本,只求制定完、制定过的任务性显化等。这样一来,当校本教研面临着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向,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时,制度内部原有不足和矛盾便不断积聚、加深,制度危机期便悄然到来。

二是,制度执行欠监督。短缺监督机制的制度实施无异于一盘散沙,低效、失效、无效乃至负效的现象难以避免。监督机制有两项基本功能。其一,保障,确保教研制度按既定目标和程序显发效能。签到制度的代签、补签,显然偏离乃至背弃该项制度的本体目标和合法程序,但是由于缺失得力的监督机制,只能是“马大哈式”的大放行。其二,评估,针对制度在实践中的实际效能进行全方位检视和测量,包括对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解决,对取得的结果进行评判。由于欠缺有效监督机制,导致对签到制度存在的问题探测失明,问题商解弱化无力,制度性奖罚无从入手。

2.制度与制度间通联的阻塞

制度间运作的阻塞现象是校本教研创建期在制度层上的重要显现。校本教研制度的营建本质上是民主、开放、生成、多样的衍生过程,它必定要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相关联,和校内原有教学常规及相关保障机制相协同,二者在关系上是一个有机统合的制度“共同体”,任何一环出现“梗塞”,势必产生动一发而牵动全身的连锁不良反应。

一是,与教育部门某些规章相“撞车”。一部分实验学校在校本教研实践中,以教案变革为突破口,较好地理顺和打通了变教案设计为读书的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建立起以读书笔记检查和随堂听课相结合的教学新常规,取得良好成效。但这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案检查的规定相佐,规定不仅明确要求必须写教案,而且统一规定教案的内容、格式、要求、性质(详案或简案),并严格说明教师上课不带教案,一经查实,立即“调离”。无奈之下,实验学校只得中途刹车,走回头路。

二是,与学校日常教学常规相“摩擦”。不少学校一直延续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的研讨制度。随着校本教研的兴起,片区教研的介入,校际公开课的蓬勃开展,问题也随即而来,学校规章硬性地规定“校内”才认账,校外的暂不纳入考量范围。由于公开课制度的刚性,无法吸纳片区教研的新实际,中断了校内与校际的对接和融合,冷了教师的心。

三是,与相关保障机制相“隔裂”。随着校本教研实践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利用,其中呼声最高的便是要求保障机制的跟进。但现实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却唱起了“空城计”,工作量被忽略不计,奖励条例被抽空,职称评定被粗化,差旅报销被限制,凡此种种,各级保障制度与校本教研的“脱节”,直接导致了校本教研面临着“三个一样”的困境——“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与做少一个样,做好与做坏一个样”。

四是,与相关奖励机制相“脱钩”。一些地区通过建立评选“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的奖励制度来推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的参评条件是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积极参与各级校本研究活动、在片区开设公开课,效果良好、积极撰写论文并在校级或校级以上汇编、没有请假和无故缺席、名额限定:小学1名,初中校2名,完中校5名、评审费100元/人。

此项奖励规定与校本教研严重“脱钩”。首先,评定条件缺区分度。仔细比照评定条件,未能凸显“先进”这一关键性权重。其次,评定名额等级化。评定名额从完中校、初中校、小学依次递减,呈“金字塔”形状。有意思的是评上者在学科上也呈现“主科”到“副科”的排列顺序。名额等级化倾向深刻地折射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的评定不是按一所学校教师教研水平和努力程度等“人化”为标准,而是以学校所谓的地位、资源、声名、升学率等“物化”为指标。可见,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的评定取向上被异化,不是评人而是评人所在的“物”——学校,而评人所在的学校又进一步演化为评其“资历、关系、人情”而非评定其教研能力。

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建议

1.确立制度建设的取向力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应树立“制度是为人而设,而非人为制度而设”的价值取向(杜威),凸显制度育科研,制度育名师,制度育名校的服务本位。为此,要克服制度建设在取向上的三个“不良本位”。其一,要克服以章为本位的倾向。见章不见人,见章不见研,把规章过分琐碎化、标准化、刻板化,以至“大章”、“小章”上满墙,动辄“制裁”,将教师与学生当成“技工”,领导变成“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以罚治校,致使教师在教与研的头上时时悬着一把“刀”。其二,要克服以分为本位的倾向。以分论教,以分取人,过分将教与研进行全过程、全封闭的量化管理,以致“大分”、“小分”写满纸,简单将评优、评先、评职称与量化的考试分数挂钩,把教研立校变成以分数建校,导致教师为分奔命而非为教研奋斗。其三,要克服以权为本位的倾向。以权压人,以权管教,以权定研,过分崇尚管理权,搞教与研的“一言堂”,把民主化学校变成家长制学校,导致教学研究失去应有的“合法性”。总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惟有自觉地“把学校中‘既定’的结合(即外部强加的结合)变成‘建立中’的结合(即根据个人之间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结合)”,热心为教师的教与研提供民主化的“菜单式”服务,将自上而下的服务、组织与自下而上的选择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出以教师发展为本位的校本教研机制。

2.提升制度建设的制定力

校本教研制度本身的完备与否、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制度实践的成败。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力的提升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问题认定的有效。切中要害问题,切中问题要害,往往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成功的一半。其一,问题认定要及时。“兵贵神速”。对于教研问题的捕捉、确认和把握要精敏,体现前瞻性,力求探测和切中教研问题的“当务之急”,力避“时过境迁”、“亡羊补牢”,克服讳疾忌医心态,逐步营建起校本教研的问题预警系统。其二,问题认定要分主次。“无重点即无制度”。制度本质上是以中心问题而“生”的。校本研究中问题时时有、处处在,呈现“牵丝攀藤”状态,最忌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煮起“问题粥”,导致教研问题的制度性认定在主次处理上颠倒,在轻重把握上失衡,在缓急调节上失误。因此,我们应善于在纷繁芜杂的校本问题面前,抓住关键性问题,把力气花在刀口上而不是刀背上,以核心性问题的商解来导引校本教研整个问题群的解决。其三,问题认定要确切。对事关校本教研制度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性质、涉及范围、表象特征、产生原因、影响程度等方面的描述要确切、具体,克服“雾里看花”的含糊其辞倾向。

二是,规章制定的有效。其一,过程要民主化。校本教研规章制定本质上是教研利益公平化的过程,需要体现民主原则。在取向上,要坚持“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民主立场,克服“长官意识”。在方式上,要坚持自上与自下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避免单一“上令下行”。在人员上,要坚持行政人员、校长、教师三足鼎立的协商原则,克服“家长式”拍板。其二,内容要全面化。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应在普适性与校本性之间保持“张力”。这就要求其规章制定必须周全地涉及校本核心性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的试行说明、组织权限、执行细则、奖罚条例、保障机制、监督办法等详尽而不失灵活的规定。其三,规程要具体化。“实”是校本教研制度制定的基本准则。一方面,所立规程要有可操作性,力避泛说、空谈,要细化、具体、环环相扣,层层落实,遵循“程序文明”。另一方面,规程要有区分度,把好“入口关”,立足选优、彰能,守住“出口关”,立足追踪评定,克服“一评定终身”的弊症。

3.优化制度建设的执行力

执行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关系到校本教研制度的有效实践。制度执行力的优化应从三方面来实现。

一是,宣传。宣传是校本教研制度执行的先锋官,是校本教研制度实践的“横空第一声”。一方面,制度宣传要促使上级与下级、校长与教师、组织与组织间达成对校本教研制度实施在意义、作用、目标、程序等方面的深度共识和关系确认。另一方面,制度宣传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力避天马行空,台上千言仍犹抱琵琶;要攻心为上,实事求是,忌讳夸大其词走过场;要间隔有序,绿色循环,克服一阵风,一次性。

二是,资源。必备的制度资源是校本教研制度在中小学实现“软着陆”的脚手架。以往,教研制度在实施中所获的实质性资源支持,苍白无力,要么“雷声大,雨点小”,停于口号,开空头支票,要么忽略不计,视之为计划外开支。校本教研制定执行力的优化有赖于经费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的支持。

三是,监督。监督是校本教研制度执行力得以贯穿始终的保证。监督工作的要点如下:①要有具体的督检计划和切实的检查措施。②建立有效的教研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准确掌握一线制度实践情况。③及时发现偏离制度目标的行为和问题,适时归结、反馈与解决。④要察而严管,对“玩忽职守、有制不行”者,严肃处理,维护监督应有的权威性。

4.磨合制度建设的联通力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应是整体性和联通化的,它必须处理好学校与上级的制度关系,本体性制度与制度多样性的有机联系,制度普适性与校本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克服各唱各调、各叫各号的倾向。

一是,教育部门与学校在制度关系上的有效沟通。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层面上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要改变单一自上而下的“制度路线”,要敢于、勤于、善于将制度建设的连线布设到教育管理的地头田间,送制度下乡,做到教研制度的建设走进基层,走进学校,走进教师,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联璧”和“打通”,改变以往高高在上,一味指令管束的刻板面孔,破除制度建设与基层教研实践相阻隔的现象。

二是,本体性制度与制度多样性的有机关联。本体性制度是指关乎校本教研本身能否立根植本于中小学的制度母体问题,而制度多样性是指由这一制度母体而衍生的各级子制度和相关保障机制,亦称为关联性制度。二者关系类似于宪法与一般法律的关系。关联性制度是校本教研本体性制度的细化、支撑和落实,是本体性制度精神的实践者,或缺关联性制度的实现,校本教研的本体制度势必陷入“光杆司令”的尴尬。反之,缺失本体制度为红线的贯穿,关联性制度势必像断线的珍珠链,散乱不堪,难免陷入各自为政的境地。因之,二者有机的关联应做到“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的实践佳境。所谓“一就是多”是指校本教研本体性制度得以充分“生长”与“生成”,诞生相关有效关联性机制,以植根落实于学校独特办学思想的打造,教与研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促成。所谓“多就是一”是指各关联性制度一脉相承于本体制度,并与其相互嵌套、胶合和共生。

三是,制度普适性与制度校本性的有效整合。校本教研制度普适性之所以客观存在,是因为教师专业成长是有共性规律的,因而,制度的普适性往往带有自上而下的性质。校本教研制度的校本性之所以“和而不同”,呈现出“哈姆雷特”的现状,是因为学校办学的精神底色不同,教研的文化习惯有别,教师智慧的成长方式各异,校本教研从根里头是秉承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精神,它具有“生于斯,用于斯”的本土情结。再者,校本研究的制度标准很难恒定和普遍化,不存在一种包治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普适性与校本性确存在整合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其间涉及两个问题。其一,谁“整”谁。制度的普适性来统整校本性。客观上说,以自上而下为特征的普适性制度,它针对教与研在“面”上问题解决有效,可以顺利完成对校本教研的“宏观调控”。因之,制度的校本性有必要接受普适性的规范、引领和统整。其二,谁“合”谁。校本教研制度的校本性接受普适性在宏观上的统整,并非在微观上惟其马首是瞻,以致画地为牢,而是要将校本教研制度的普适性最终融合和转化为校本化制度。因为,校本教研普适性制度虽对“面”上问题有效,但对于学校日常、具体、生成的“点”上教与研的问题,无能为力,收效甚微。由此,必须将普适性制度的“宏观调控”效能遵循并服务于制度校本化的“市场规律”。

标签:;  ;  

校本教研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制度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