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和调适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教论文,主要特征论文,因素论文,策略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和调查设计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已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关注上什么层次性质的大学,选择攻读什么专业。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高校学生调换专业比较困难;而且,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成人高等院校由于双专业制度的缺乏,学生选修专业的自由更是受到约束。另外,成人高等教育学制短、目标定位为一线岗位,导致成教学生严重的专业认同(Majot identity)问题产生,造成学习、心理、就业和个人成长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特征,把握影响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对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包括专业情感、专业满意度、专业认知评价、专业适配性、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条件、自主学习行为、专业学习效果感知、总体认同、职业认同)进行测量。2012年10月,笔者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所成教院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1份,有效回收率为96.8%。从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看,性别、生源地、专业性质等分布与杭州成教院校的总体情况接近,这说明本次调查抽样是科学可靠的。
调查数据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把握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特征后,再着重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考查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对其专业认同度的影响,进而应用相关分析梳理专业认同各个维度间的相互影响路径,并就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深层次探究阐释。
二、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描述性分析
(一)专业情感普遍积极,情感提升空间大
成教学生对所学专业普遍持积极情感。对于题项“我很喜欢该专业”和“作为该专业的学生,我感到很自豪”,分别有48.3%、40.9%(指有效百分比,下同)的同学表示“同意”或“大致同意”;仅有12.1%、13.3%的学生表达了负面情感,即选择“不太同意”或“不同意”;然而表示“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也较高,分别是39.6%、40.6%。可见,虽然成教学生的专业情感总体表现积极,但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专业满意度较高,认知评价有待提高
成教学生自身对专业的满意度、认同度评价较高。具体看,对于“总体上我认同所学的专业”和“外界对该专业的评价较好”,分别有61.1%、58.2%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大致同意”,而仅有8.5%、9.0%的学生态度消极。相比之下,对“我家人或朋友对该专业非常满意”表示“同意”和“大致同意”的学生要少得多,只占到了40.3%,表示“不太同意”和“不同意”的则高达17%。
对于“该专业在现实中很实用”的题项,50.9%的学生选择了“同意”或“大致同意”,远远高于不认同该表述的百分比。相比较而言,对于“该专业具有求职优势”的判断,持积极态度的学生占比有所下降(44.5%),而持负面态度的占比则略有上升(14.5%)。与社会对专业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相比,学生对专业实用性和求职优势的判断较为保守,显得自信心不足。
(三)专业适配性低,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学生普遍认为自身性格与专业不匹配,学习能力不足。对“我的性格和该专业匹配”的评价较低,仅有12.6%的同学选择了“同意”,26.1%的同学选择了“大致同意”,不认同的占比高达23.3%。对“我学习该专业感到很轻松”的看法更是不乐观。仅有9%的同学选择了“同意”,20%的同学选择了“大致同意”,不认同的占比高达28.4%。大部分学生认为所选专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与其自身性格匹配程度较低,这对培养符合职业素质要求的人才提出了挑战。
(四)专业学习条件感受欠积极,心态尚需调整
对于成教学生对专业学习条件(教学服务质量)的认识和感受,笔者设计了六个题项,包括专业教材的新颖性、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专业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的认可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程度、学校开展专业教育的频率等。总体看,学生的认同度一般,且各方面的认同度趋同。学生对专业的教学安排和质量普遍感到一般,肯定性评价即选择“同意”或“大致同意”的占比约为40%,近半数的学生表示“一般”,且有约15%的学生表现出不认同的情绪。
(五)专业价值观取向欠佳,职业认同度低
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功利性。据统计分析,在专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主要以就业前景为主(占51.3%),很少从是否利于实现个人理想(占11.2%)、个人兴趣(占28.4%)、专业是否符合自身特点(占12.3%)去考虑自己适合就读的专业。
学生在专业相关职业的取舍上显得职业认同度低。问及毕业后的就业打算,表示愿意选择从事专业工作的学生占54%,不太愿意或不愿意的为13.2%。低于学生总体专业认同度,即对于表述“总体上我认同所学的专业”,持积极态度的学生占比高达61.1%,选择“不太同意”或“不同意”的仅有8.5%。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同所学专业,但会在面临择业时放弃从事该专业相关的职业。
(六)自主学习行为不够,学习行为尚需引导
从实际学习行为看,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目标设定、听取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解、自主学习、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专业学习交流、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待提高,尤其是专业学习交流和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对上述各条肯定性表述的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同意”或“大致同意”“我有专业学习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学生仅占39.6%,“我积极听取教师上课时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为49.2%,“我经常查阅本专业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为30.7%,“我经常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专业学习交流”仅为27.3%,“我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则为38.7%。
(七)专业学习效果感知良好,提升潜力大
对专业学习效果的评价方面,学生认同度较高。对于“通过这几年的专业学习,我觉得自己学到很多东西”,表示“同意”或“大致同意”的占比为49.3%。对于“通过这几年的专业学习有助于实现我的人生价值”,选择“同意”或“大致同意”的占比为45%。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效力一般,持“一般”态度的约占40%。可见,成教学生专业学习效果感知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
三、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性别对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如表1的方差分析数据结果可知,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高于女生。具体讲,男性对专业的情感更积极,认为专业的实用性更强,专业更具有求职优势,自我性格与专业的匹配度更高,专业学习更为轻松,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更符合期望,更认为专业学习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年级对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如表2所示,除了对自我专业学习能力的评价随着年级的递增专业认同度不断提高外,学生在专业认同的其他各个维度都表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U”趋势,即大一和大三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高,但大二年级的学生在各个维度都表现出了相对低程度的专业认同感。这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营造、集体专业教育、个性化专业认同教育等工作往往会在学生入学初期受到特别重视,临近毕业的时间段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会加强,而在中间阶段专业认同培养工作不自觉地被忽视。
(三)专业性质对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专业性质与转专业行为考虑、对自我性格和专业匹配程度评价、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显著相关。如表3所示,对以上涉及的题项,人文社科类学生在专业认同度上普遍高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仅在教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理工科学生的认同度更高。
(四)专业选择主体对专业认同的影响
专业选择主体是专业认同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表4可以看出,在专业认同的大部分维度上,自主选择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显著高于父母选定专业的学生,父母选定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又显著高于专业调剂的学生。但是,专业实践能力、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学校开展专业教育的频率、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的频率、专业学习效果感知方面,父母选择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更高于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家人或朋友对该专业非常满意”这个题项的数据结果较为特殊,家人或朋友对调剂的专业最满意,其次是父母选择,最后是自主选择。这表明,家人或朋友与学生的专业评价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侧面反映出父母对专业的认识不客观。
(五)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分析结果
我们假设,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例如,专业情感更优更强,会促进其他维度的正面效应,该生的专业认同度越高。因此,我们从各维度中选择代表性强的1—3个题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各个题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显著性水平均达到了0.000。因此,对任意一个专业认同维度进行干预,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总体专业认同度。
四、成教学生专业认同的调适策略
成教院校(包括各教学和行政部门)应立足于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特征和关键性影响因素,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提升其专业认同度,在操作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有效的具体调适策略。
(一)纠正专业选择观念,倡导自主专业选择
本研究表明,专业认同度高的往往是专业自主选择的学生,其次是父母专业选择,再次是专业调剂。可见,“自主选择”显示出了绝对的益处和优势。鉴于此,在现有条件下要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引导考生、家长和社会慎重确定专业选择主体,告知学生自主选择就读专业对学生专业认同、学习、个人发展等的益处。特别是在招生宣传工作中要注重引导考生的专业选择观念,建议由学生自己决定就读的专业。
(二)采取恰当引导方式,客观引导专业认知
专业认同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应建立在调查掌握新时期学生群体的特点和个体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反复推敲并合理设计专业认同的教育载体、语言措辞、任务难易度等。教育引导载体方面,可以是介绍性的专题讲座、宣讲交流会、橱窗海报宣传、植入学生活动、专业实践体验、专业竞赛等,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载体,多途径潜移默化地引导。语言措辞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信息后可能产生的各种反应,以及与学生个体相适应的具体表达态度、内容和方式。专业学习任务设计难易度方面,既要让学生觉得专业任务有一定的挑战,又要让其感到在解决能力可驾驭的范围之内。另外,对专业相关情况的阐述、解释、分析一定要做到客观令人信服,多角度对专业全面评价。
(三)把握总体认同特征,设计教育内容和重点
本次研究显示,成教学生中很大一部分群体在专业认同情感、专业认知评价、专业学习条件感受、专业适配性、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效果感知方面都持“一般”态度,可见积极的专业情感、认知和学习效果感知提升空间较大。且成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中表现的价值观念功利性强、专业相关的职业认同度低、实际专业学习行为欠缺问题较为严重。针对以上这些总体认同特征,在专业认同的系统提升方案中应以专业价值观认同、专业相关职业认同、专业学习行为认同为引导、辅导和教育为重点。
(四)针对学生群体特征,分类开展差异化教育
第一,鉴于成教女生专业认同度低的特征,有必要加强女生的专业认同培养工作。因此,在很多引导和教育工作中可以实行男女分类指导。第二,鉴于大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同大部分维度上表现出相对大一、大三年级学生的低认同现象,要针对大二年级学生开展强化性的专业认同引导工作,使该项工作得以持续性地开展并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始末。第三,鉴于人文社科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高于理工科类学生,因此,成教院校要特别关注理工科类的学生,且可以给理工科类的学生适当配套开设部分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或提供人文社科类培训。第四,鉴于专业认同各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学校可以对各个维度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的各方面资源,对可以干预的维度进行罗列并排序,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最大范围最深程度地提高成教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标签:空间维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