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产业转移论文

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粘性论文,实证论文,产业转移论文,因素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3)11-0073-11

产业转移现象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巨大,所以地区之间存在着发生雁阵式产业转移的现实可能和实际条件。[1]2010年1月,国家设立了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0年9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随后,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设立了广西桂东(2010年10月)、重庆沿江(2011年1月)、宁夏银川(2011年9月)、湘南(2011年10月)、湖北荆州(2011年12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2012年5月)、甘肃兰白经济区(2013年3月)、四川广安(2013年4月)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试图积极推动我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和区域包容性发展。不过,一些学者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梯度推移的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区域产业转移并不顺利,而是出现了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现象。[2][3]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呢?国外学者大都研究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针对同一国家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粘性问题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但是以Krugman(1991,2011)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指出,一旦产业聚集产生就会被累积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锁定,产业难以在空间中形成均衡分布,而是容易形成经济发展的中心——外围模式。[4]他们认为,在某地聚集的大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规模报酬递增进一步加剧产业聚集,从而使产业转移的难度增加。所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只有到产业转移的生产效率提高耗尽之时才能发生。而且,出于信息以及某些知识的需要,产业往往会在一个地方聚集而不发生大规模转移。[5]而“新”新贸易理论和“新”新经济地理学有关异质性的观点则为研究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6]

国内有关学者认为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流动。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了东部沿海地区,使东部沿海地区要素供给弹性非常大(尤其是劳动供给),导致沿海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实际工资增长缓慢,而实际工资成本增长缓慢又导致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缺乏动力。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特征因素延缓了东部产业转移的紧迫性,使产业出现了区域粘性。[7]二是产业转移成本。产业转移成本过高是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缓慢的主要原因。[8]其中,中西部生产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本和技术流动成本、企业家才能等几个方面)、运输成本和有关商务成本过高是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三是制度环境。区域制度环境是影响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9]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育状况、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别、对外开放的程度、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政府的结构及办事效率等。四是产业集群。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角度来看,先发区域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以及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都会导致产业区域粘性。[10]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可能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相关因素,据此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围绕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运用软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模型对有关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希望可以找到破解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有效方法。

二、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本文数据来源于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对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调查对象为已转移至皖江城市带的企业和未转移的长三角企业,调研地点涵盖了上海、杭州、湖州、嘉兴、连云港、淮安、苏州、扬州、南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宣城、滁州等地区的开发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调研范围包含了各种行业类别的企业,调研方法为随机抽样,调研人员与受访者做深度访谈,并填写问卷。在这次调研中,课题组成员从上海到江苏、浙江再到皖江地区合计走访了112家企业,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访谈。本次调研所发放的112份问卷,全部收回后进行仔细甄别,剔除答案明显存在相互矛盾的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为92.0%。

为了分析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作用大小和重要程度,本文选用二元选择模型(Binary Choice Model)来判断产业在转移过程中是否存在粘性。结合已有文献和实地调研数据,借鉴赵祥(2010)的研究成果,[11]本文将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因素归纳为区位特征、集聚效应和区域政策三大类,合计17个变量。区位特征因素具体包括:职工人数、劳动力素质、普通劳动力占本省比重、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重、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供应水平、基础设施。集聚效应因素具体包括市场接近、产品关联度、当地市场竞争水平、市场潜力、当地行业组织发展水平。区域政策因素具体包括税收优惠、融资优惠、政府服务水平。其中,以产业转移粘性为被解释变量,记作cohesion,若企业未转移,即表明该样本产生了产业转移粘性,赋值为1,否则为0。

二元选择模型的目的是研究具有给定特征的个体做出某种选择的概率。假设线性概率模型的回归形式为:

表1给出了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分析

鉴于被解释变量是虚拟变量,回归采用了二值响应probit模型。下面我们分别从区位特征、集聚效应和区域政策等三个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区位特征与产业转移粘性

区位特征与产业转移粘性的回归结果汇总于表2。

1.资源禀赋。在本文研究中,我们用原材料供应水平来代表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原材料供应水平)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即原材料供应对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具有正的显著影响,这表明原材料供应水平越高,产生产业转移粘性的概率就越大。原因可能如下:(1)本地有充裕的原材料供应,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少的成本购买原材料,会致使企业缺乏寻找其他原材料供应地的动力。(2)承接地原材料供应水平低或没有原材料供应,若企业转移则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大于企业转移所得到的收益,所以企业会选择留在原地。(3)地缘关系。对于发达地区的企业来说,有些地缘联系也是不可转移的。地缘关系使企业对本地区各种资源有了依赖性,因而也成为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

2.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从回归结果中可看出变量(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率)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即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重越高,产生产业转移粘性的概率越大。这可能是因为转移企业对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偏低,这就限制了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所以,当前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并不能成为中西部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依靠劳动力成本差异驱动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尚难以实现。而且将名义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在经过长期快速发展之后,仍然保证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3.土地成本。由表2可以看出,变量land-cost(土地成本)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土地成本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转移,即产业转移粘性产生的概率也就越小。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东部地区土地可获得性很弱。其次,工业用地成本的增加。最后,中西部地区土地成本优势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

(二)集聚效应与产业转移粘性

集聚效应与产业转移粘性的回归结果汇总于表3。

1.产品关联度。从表3中可以看出因素pr(产品关联度)对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在5%的显著水平下具有正的显著影响,即较高的产品关联度意味着产生产业转移粘性的概率越大。一方面,本地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企业与本地供应商和采购商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长期的经济活动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单个企业不会贸然转移到其他地区;另一方面,承接地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若选择转移,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阻碍企业的发展。

2.市场接近。由表3可以看出,变量md(市场接近)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其对产业粘性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这说明市场越接近,越有利于推动产业转移,即产生产业转移粘性的概率越小。市场接近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产品需求市场的变化。(2)市场距离的远近。(3)产品差异化。

(三)区域政策与产业转移粘性

区域政策与产业转移粘性的回归结果汇总于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变量(税收优惠)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税收优惠程度越高,产业转移粘性产生的概率就越小。一方面税收优惠大大节约了企业的赋税,减少了企业在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会促进企业将获得的利润在承接地进行再投资。另一方面先转移的企业也会推动产业的转移,容易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所以,当其他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不变时,企业往往会从税负重的地区向税负轻的地区转移,这是因为更为宽松的税收优惠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率。这一点也同我们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

(四)进一步分析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区位特征、集聚效应还是区域政策,都会对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存在显著影响。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势必会充分考虑各类因素,但是哪一种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呢?

本文从区位特征、集聚效应和区域政策三大类因素中各选取两个对“粘性”产生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分成两组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组变量为material(原材料供应水平)、mp(市场潜力)、gs(政府服务);第二组变量为rate-tl(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重)、pr(产品关联度)、finance(融资优惠)。我们作了两次实证分析,进一步分析比较三者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程度,以期找出哪类因素能够对产生粘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汇总于表5和表6。

从表5可以看出,区位特征中的变量material(原材料供应水平)、集聚效应中的变量mp(市场潜力)、区域政策中的变量gs(政府服务)对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变量material(原材料供应水平)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mp(市场潜力)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负,gs(政府服务)的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负。我们还发现,变量material(原材料供应水平)的边际效应为0.565,mp(市场潜力)的边际效应为1.224,gs(政府服务)的边际效应为0.265,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市场潜力对是否产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最大,原材料供应水平次之,政府服务最小。所以,比起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和优质的政府服务水平,转移企业更看重的是承接地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们还从表6中看出,区位特征中的变量rate-tl(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重)、集聚效应中的变量pr(产品关联度)、区域政策中的变量finance(融资优惠)对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变量rate-tl(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重)和pr(产品关联度)的系数分别在5%和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finance(融资优惠)的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负。我们还发现,变量rate-tl(技术管理人员占本省比重)、pr(产品关联度)、finance(融资优惠)的边际效应分别为0.565、0.598、0.438,比较可以得出,产品关联度对是否产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最大,较高的产品关联度,即承接地较成熟的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推动产业转移。

综合表5和表6,通过对区域特征、集聚效应、区域政策三大类因素中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的对比分析可知,集聚效应对产业转移粘性的产生影响最大,是产业转移是否存在粘性的决定因素。

集聚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通常包括上游的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等专业供应商,下游的客商,向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或由于共同投入培训技能和技术而相联系的公司,以及专门的基础设施供应者。因此,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招聘到更合适的员工,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从区位特征因素来看,当地拥有转移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土地可获得性及成本优势、劳动力数量等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2)从集聚效应因素来看,当地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及较大的市场潜力等对企业做出转移决策有较大的影响;(3)从区域政策因素来看,优惠政策是企业所关心的一大因素,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这些方针政策的存在,增加了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4)综合考虑区位特征、集聚效应、区域政策这三大因素,我们发现所有显著因素中,集聚效应中的因素对产生产业粘性的边际效应最大,也就是说在所有影响产业粘性产生的因素当中,集聚效应起到主导的作用。

为了破除产业转移粘性,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本文从中西部地区等承接地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应该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的比较成本优势,要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加强协同合作,努力提升各区域的综合竞争水平。第二,实行“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集聚。第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积极吸引劳动力回流。第四,科学合理规划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杜绝“圈地”因素造成的土地浪费情况,优化产业园区布局。第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理想载体,增强交通可达性。第六,考虑产业的生命周期,因时制宜承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

标签:;  ;  ;  ;  ;  ;  ;  ;  

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