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更贴近策略论文_苏清茂

例说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更贴近策略论文_苏清茂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 511800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使人有滋有味。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并尽量地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生活。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拆除了学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语文教学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语文教学要探索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感悟、体验文本和生活,恰到好处地实现教学和生活的整合。

一、让语文教学与认识事物结合

联系生活认识事物,掌握字词,在阅读教学中无不存在这样的实例。在教学中要通过社会生活加强对字词的理解应用与积累。如在学习生字“桌”时,教师先用简笔画勾出桌子的图形,然后进行扩词:“谁能给‘桌’找朋友?”

学生:“讲桌、课桌、饭桌、写字桌。”教室里已一片静寂。这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启发学生:“刚才我们学的词语都是以桌的用途来说的,那么,以桌的形状方面可以组哪些词?”

生:“方桌,圆桌,长桌。”师:“以桌的用料方面去组呢?”

生:“木桌,玻璃桌,石桌。”师:“以桌的颜色去组呢?”

生:“黄桌,红桌,黑桌。”师:“以桌的部位去组呢?”

生:“桌面,桌脚。”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的课桌从用料看是……”

生:“木桌!”师:“从颜色看是……”生:“绿桌!”

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哪儿是桌面,哪儿是桌脚?”

这样的组词,贴近生活,拓宽了知识面,既强化了对字义的理解和应用,又积累了词汇,使学生充满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让语文教学与观察生活结合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应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使家庭、社会的信息流向课堂,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人教版第一册中的《小松鼠找花生》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教材内容梗概: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性,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学习了本文,学生对观察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常识的欲望。

三、让语文教学与体验生活结合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在口语交际上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想说、爱说、能说,说话的内容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说身边的事,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如在教学“贴鼻子游戏”中,先让学生亲历贴鼻子的有趣的过程,再让他们来说。由于学生在生动的游戏活动情境中蓄积心中要说的东西,因而他们拥跃发言,说得具体,说得真切。

四、让语文教学与感受生活结合

人教版第四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指引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在课文的启示下,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此时在学生的眼中似乎变得五彩缤纷,似乎处处都充满了新奇,等着自己用眼、用心去找寻。此时安排学生调查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听了大家的介绍,有些学生可能会恍然大悟,为什么我在平时的观察中却忽视了这个现象呢,从此之后会激励一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这就是语文的魅力,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感悟生活的奇妙,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让语文教学与学会生活结合

学生的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语文教学是生活的再现,将学生的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之中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体现。人教版第一册“汉语拼音”学习后《复习四》有这样一个内容:读读画画秋游你想带什么?

shǒu juàn  yǔ sǎn    wàng yuǎn jìng

cǎo mào tiào qí  miàn bāo

shuǐ hú  bǐng gān   shuǐ guǒ

这道练习题除了题目的要求,没有其余的任何提示和要求了。我通过查参考资料,明白其目标是:

1.正确拼读音节,知道每个词表示什么物品。

2.根据题目要求,挑选“物品”,并涂上颜色。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完成了拼读,认识相应的事物,然后学生自己试着把秋游想带的物品涂色之后,我就了解学生秋游所带物品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提出以下问题逐一指导:

1.带了面包还带饼干吗?为什么?

2.草帽和雨伞都需要带吗?怎么想的?

3.水壶和水果你觉得带什么最好?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把行为指导渗透到今后的生活实际中,既拓展了学生感悟的空间,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又实现了由感悟文本到超越文本的飞跃。

论文作者:苏清茂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例说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更贴近策略论文_苏清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