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差距农为先——东中西部地区差距问题的一家之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距论文,之言论文,西部地区论文,为先论文,东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众多的研究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理论成果中,工业和农村二、三产业被看作重点而纷纷论述,而农业问题则被长期忽视。据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区域间农业差距形成的原因和农业落后造成的影响的探析,唤醒人们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扎扎实实的从农业这个基础产业抓起。
一、东中西部差距的表现分析
我国东部的京、津、沪、辽、鲁、冀、苏、浙、闽、粤、桂和海南12省市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85%,耕地面积的30.02%,总人口的41.24%,1995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8.33%;中部的黑、吉、蒙、晋、豫、鄂、湘、皖、赣9省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9.55%,耕地面积的43.5%,总人口的34.5%, 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7.53%;西部的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10省市区,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6%,耕地面积的26.9%,总人口的24.3%,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4.4%。很明显,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其拥有的资源量极不相符,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
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 1.24倍和1.1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35倍和1.59 倍,城乡差别比例相当。可是到1994年,上述比值分别扩大到1.53倍、1.39倍和1.64倍、2.11倍,农村差距扩大倍数高于城市;1995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7.9%和69.6%,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0.1%和44%,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差距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差距更大。1980年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为68.8元,1994年为954元。从1980年到1994 年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年均扩大率为23%,速度很快。
造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农业一直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较高,1980年两地区分别为74.3%和80.3%,1990年分别为56.7%和64.6%,农业的经济贡献份额大。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无论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指数,还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份额,都低于东部地区,表现出下滑趋势。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44.11%、36.26%、 19.64%,1995年分别为49.12%、33.35%、17.53%,东部所占份额增加,中西部减少;以1980年为100的农林牧产值指数,东部为1179.90,中西部分别为974.52和946.17,东部的增长快于中西部,致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二、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滞缓的原因剖析
(一)相对较差的自然生态条件 中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农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相对较差。耕地中山地、丘陵地多,平原、川平地少,旱地多而水田、水浇地少,给耕作浇灌等田间作业带来困难,不利于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和土地生产率提高。
由于耕地坡度大,立地条件差,使机械作业难以进行而生产效率低;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而土壤贫瘠,期求取得同样的产量而需要投入较多的肥料;由于坡耕种植和水土流失较重,种植作物的选择必须兼顾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致使一些经济效益高的经济园艺作物受到限制而难以发展;由于积温不够和无霜期较短,为了终年生产而必须投资建设增温设施,致使生产成本增加;由于干旱少雨要获得正常的产量而必须进行抗旱生产,也相应增加了生产费用。所以,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难度较大。
(二)相对不利的市场环境 第一,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一般地广人稀,交通条件较差,市场数量少,每一个农产品市场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大,农产品产地距离市场相对较远,市场信息传递相对较慢,产品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对产品的保鲜防腐要求更为苛刻。第二,市场机制最本质的规律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一般情况下,同质、同量的农产品在同一市场可以获得同等的价格报偿。这种貌似公平的市场交易规则实际上对于中西部地区是极为不利的:(1 )市场在承认同种产品同一价格,同量产品同等获酬的同时,不承认为生产同一产品所付出的不同代价。如同样生产玉米,沿海的山东因雨量充沛而不需浇灌,干旱少雨的陕西则需要多次浇灌,其单位产品的成本必然要比山东高得多,在市场价格一样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可以接受而中西部地区就难以接受,致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 )农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是不等价的,但是受技术所限,内在质量难以直接测度,使温差大、积温低、作物生长期长,内在质量较高的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得不到应有的报偿。第三,农产品生产的原则是因地制宜,而价格决定的规则是供求关系、按需论价,当农产品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以后,这种以需论价的倾向表现更为明显。中西部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所制约,向市场上提供的农产品一般是需要经过二次加工方可消费的初级农产品。如玉米需要畜牧业转化为肉蛋奶,皮毛需要加工为衣料。这就在生产和消费中间挤入了一个加工者,他们在购买农产品时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转化利润,当期望值不高和无利可图时则可以不买,致使市场需求不旺,市场给中西部地区带不来需求拉动之力。第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形成,中西部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低,可支配的消费支出少,购买力相对差,致使市场容量小,农产品及农村市场环境不良。
(三)相对薄弱的生产发展基础 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农业投资的效益一般不如东部。在效率优先的政策取向面前,中西部地区在吸纳资金和投入方面不占据优势,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份额相对较低,1995年占国土面积不到14%的东部地区基建投资总额却占到全国的50.56%,而占国土面积56.6 %的西部地区基建投资额只占全国的14.87%,致使农业基础条件改善乏力, 浇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全国为51.9%,东部地区为71.04%,中部为45.89 %, 西部地区为40.17%,基本条件明显相对较差。
(四)相对较快的农业资源耗散 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时期,资源趋利流动和向生产效益高的部门或地区集结成为一种趋势,受其支配,使农业生产部门及落后地区面临着资源耗散的局势,这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失。
从土地资源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配置长期以基础产业——农业和采掘业为主,二、三产业发育程度低,在经济区域化和追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填补二、三产业发展之缺,都在空间上向资源提出了新的配置要求,使耕地资源短期内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生产空间收缩之势强于东部地区。
从资金运行情况看,第一,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大量的农业剩余(资金)通过价格机制转向工业。第二,由于农业生产的空间已定,甚至日渐缩小,农业发展的规模扩大很难,农户剩余资金因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和渠道而往往存储于银行,这实际上是通过金融系统的一种向外转移。第三,中西部地区是以农为主的生产结构,工业品自给率低,在经济生活中常常以廉价的农产品换取东部的工业品,使资金通过差价机制转出农业和转向东部地区,使本地区的农业资金呈现耗散之势。
从劳动力和技术资源看,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业与工业、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形成。致使劳动力和技术以及技术人才向工业和东部地区集结。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和中西部地区流出,既带走了资金,也带走了技术,使该区农业成为一种剩余性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失还是较低层次的,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转移所引起的资本和技术流失更多。
中西部地区农业部门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的超速流失和耗散,以及农业生产剩余性经营特征的出现,使农业在其他产业和地区遗留的空间进行艰难的经营,这势必导致“马太效应”和“落差势能”产生,致使农业和其他产业、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三、农业发展滞缓的影响分析及其振兴对策
(一)农业发展滞缓的负面效应
1.影响乡村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在正常情况下,产业演进更替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从初始阶段的农业升级到第二阶段的工业,其转换的时机和条件主要取决于农业的发育程度。当前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出率都显露出较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业仍处在自给性、半自给性经济阶段,大约有20%的人处在温饱线以下或温饱线的边缘,大多数农民只能依附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高强度密集劳动投入来弥补低效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以获得生产经营的自给自足,其脱离农业的自发性趋势因受资金和技术的制约而相对较弱,从而失去了发展农村工业、催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内在动力。此外,根据产业成长规律,在农村工业化初始阶段,一般都是依照区域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农业资源转换型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来诱发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发展滞后,生产结构单一且以粮为主,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为加工业提供的剩余产品少,会使农村工业发展失去原料供给之利和产品交换需要竞争而拉动发展之力,只能代之以发展效益不高的资源耗竭型采掘业和缺乏比较优势的加工业,使其区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村工业及经济相对落后。
2.影响农村市场发育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及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在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经济社会、由落后区域跃迁为发达区域的转换过程中,农业作为工业的母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四大功能。农业发展滞后,粮食、原料、资本等剩余积累较少,势必影响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货币收入短缺,消费和储蓄能力较低,必然限制农民的购买力和日用消费品市场的扩张,以及整个农村市场的发育。
3.影响社会安定和进步。同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更高。社会稳定在农村、农村稳定在农业的规则,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容忍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长期相对落后和滞缓发展,则中西部农村社会的安定局面就很难保持。
(二)振兴中西部家业的对策建议
1.正视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弱质性,切实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在保护条件下进行高效有序的开发和利用。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建立资源环境与农业及人类相互依存的概念,当驱动和利用资源时,时刻不忘永续利用,切勿竭泽而渔。二是加强资源管理,把贯彻执行资源法的依法管理和坚持资源平价及有偿使用的经济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资源利用的科学规划,搞好资源的合理匹配,实现资源的科学、经济、高效投放。三是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充分认识农业是个天然弱质性风险产业,具有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资源投放效率低,回收期长,不具备吸纳资源的能力,切实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四是加强资源利用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已有资源科学高效利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力争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实现资源的重复多级利用。
2.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在不改变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格局的前提下,把产加销有机结合起来,尽量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生产经营者也能获得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平均利润,促使其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通过产业化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的养殖、种植,现代化的产品加工、贮运、保鲜,企业化的经营,科学化的管理,改变以初级产品和小批量零散投放市场的格局,提高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3.重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条件的改善,奠定农业持续发展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基础。一是调整国家投资的区域分配格局,给中西部地区以倾斜支持,迅速弥补多年的投资欠帐;二是调整资金的产业分配格局,改变长期的向工业倾斜格局,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并积极组织工业资源回流农业;三是中西部地区不要搞东施效颦,不顾自身条件和基础,从工业的高起点追赶东部地区,把有限的投资盲目用于铺摊子搞工业方面;四是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严防挪用和浪费;五是搞好农业基本建设的组织工作,把资金投入、劳动投入结合起来,正确引导积累和消费,以及投资方向,真正从农业和农业基本建设抓起,为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4.调整区域发展的宏观政策,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特别是要为其创造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环境,促使其以技术进步为契机,迅速向前发展。在改革之初,国家采取倾斜战略,为东部地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5个经济特区的建成和14 个沿海城市的率先开放,带动和促使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起飞。与此同时,全国的资金、技术、人才也不断的向东部地区集结,锦上添花和孔雀东南飞已成为一种趋势。国家必须从宏观上采取特殊政策。第一,要搞人才政策倾斜,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向中西部流转,对于甘愿北上西进的科技人才要从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上给予倾斜支持;第二,要十分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
5.从均衡发展、整体推进、共同富裕的角度出发,要加强东西合作。东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实际上是进行资源的补偿、回报和反哺。另一方面,作为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应该开阔视野,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自己,通过区域性辐射和带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