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教学的语用原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意论文,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意是在语言使用——即语言交际过程中形成的。
语意分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语意指储存在词典中的词汇义、语法义以及词典词汇义和语法义结合形成的基本句意,具有概括性和可推广性。
动态语意指词语或句子运用于具体语境之后形成的与语境相适应的语意,通常是具体而明确的,排除了不符合该语境的语意。
动态语意是在语言交际中形成的,静态语意是对动态语意进行分析、归纳而形成的;动态语意千变万化,静态语意相对稳定;动态语意是源,静态语意是流。所谓语法、逻辑是对动态语意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涵盖性毕竟有限,想做到包罗万象,毫无疑问是徒劳的。
语意教学必须遵循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语意的基本规律。
首先,按照静态语意和动态语意形成的实际情况,可将语意教学划分为两个明显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说话和写作方面。首先要抓的是动态语意,即促使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多说多写,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好好利用静态语意。一般人的语言自然学习过程是,先动态语意学习,即在观察别人说什么写什么的基础上,跟着说和写;然后在学到一定程度后想想怎样才能学得快一些、好一些,即静态语意学习,运用语法、逻辑和词语解释的有关理论加速动态语意学习,提升其效能。通俗地说,前者是语感学习层次,后者是语理学习层次。语意教学也是如此。一般说来,我们学习语意不用分析主谓宾、定状补以及因果、转折、承接、并列、递进等关系,别人说写就跟着说写,能够交流就行。我们在语意教学中不能违背这个基本的规律,特别注意:先静态语意学习后动态语意学习是错误的——尤其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动态语意学习不到一定程度强行进行静态语意学习也是不妥的,用静态语意学习代替动态语意学习更是不可取的。总之,语意教学必须以动态语意学习为重点,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具体语境之中进行语言交际,静态语意学习只能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适时而教,适可而止。
第二个层次是听话和理解方面。静态语意是基础,动态语意是关键。静态语意虽是经过分析归纳而明晰起来的,但不分析归纳也存在于动态语意中,是动态语意赖以存在的内在基础。分析归纳出来储存在词典中的那些内容只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比较明确的静态语意,不能代表全部,但足以构成我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低基础。听话和理解没有相应的静态语意基础不行,但光有相应的静态语意基础还是不行。语意教学不精心进行静态语意教学是错误的,但停留于静态语意教学是肤浅的,教学的重点在于动态语意教学,必须由静态语意教学上升到动态语意教学,最终回归于动态语意教学,进入由文本语境、师生生活语境、语言交际基础构成的活生生的语境中,说着那让学生明白、认可、感动的具体语境中的话。例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静态语意教学方面,不知道每个词的意思,自然不知道整首诗的意思——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但停留在静态语意,即解释每个词的意思,翻译整首诗,说出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明白静态语意之中或之后,让学生理解得更深,领悟得更多,进入静态语意激活后所形成的由动态语意建构的具体语境,结合学生的思乡情以及其他生活体验,深刻领悟动态语意所蕴含的深情厚意,让学生感,让学生悟,让学生付之行动。比如,探讨“疑”换成“原”、“却”好不好?为什么要用“地上霜”比喻“月光”?通过提问交流,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明白,“疑”既表示“不是真的”,又表示“思虑恍惚”;“地上霜”既表明时令是秋冬季节,又是借景写情,烘托一种有家难归、寒冷凄清的思乡情怀。如此,诗歌教学就由储备状态的静态语意教学进入使用状态的动态语意教学,抓住了教学的根本,提升了教学的境界。
其次,语意教学不能画地为牢,更不能削足适履,要尊重大众化的语言交际实情,要实事求是。动态语意总是不断变化的,今天不能搭配使用的词语若干年后可能可以搭配,今天没有的意思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有了。比如,曾经我们为“猪喂了吗”“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讨论”等句子的语法问题争论不休,认为这类句子不规范,有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用争论的问题,口语中多的是,后来我们慢慢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想办法用语法理论解释清楚了这类语言现象;比如,“提出”一词,我们一直强调它一旦进入句子,后面必须跟宾语中心语“口号”“目标”等,否则便是病句,但现在各大报纸都是裸奔的“提出”,后面直接跟“口号”“目标”等的具体内容,不用定中结构了;比如,“酷”这个词,十年前还没有“帅呆了”这个意义呢;比如,“空穴来风”很早以前是指说话有根据,现在普遍指说话没有根据。静态语意要不断研究动态语意的变化情况,及时作出归纳整理。语意教学也要深入语言使用的实际,从语言交际中学语意用语意,而不能动不动用固有的条条框框指责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更不能要求生活中的语言按照我们设定的条条框框发展。语意教学必须解放思想,多看、多用、多体验,着眼于学习丰富多彩的语言的优点,实事求是地看待正误对错。
再次,语意教学要遵循语意语境最大关联原理,切合语境使用和理解语言。“一江春水向东流”,从静态语意角度理解应该是,“春,一江水向东流”,由于诗词韵律的要求将“春”移到句中,然而,这一变化并不只是韵律位移这么简单,在诗词语境中,“春水”变成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具有了“来势凶猛的”、“源源不断的”、“泛滥的”、“浑浊翻滚的”等意象特点,一下子把“愁”多维度地表现了出来。“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这个句子非常典型,教学《孔乙己》不可能不分析它的妙处。然而,这个句子也最遭学生非议,“要是放到高考,这百分百是个病句”,殊不知,如果脱离《孔乙己》的具体语境,这就是一个病句。这个句子之所以含意隽永,正是文本语境对孔乙己的身世、经历作了大量铺垫,因为没有证实孔乙己已经死了,所以用推测语气“大约”;因为孔乙己很久没有来酒店了,一直欠着酒店的钱,之前又被打断了腿,推测起来肯定死了,所以用十分肯定的语气“的确已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语意张力,是因为后面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把它们最大限度的关联起来了。语意教学要充分利用语境最大关联原则,写作、说话要巧妙而严谨地组合相关内容,使之产生最大语意效果;阅读、听话要善于利用文本内容的一致性关联,最大限度地把前后、表里联系起来。语境语意的最大关联原理,很有生命力,能够解释很多看似奇怪的语言现象,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不少脱离具体语境分析起来有语病的词语和句子,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中就没有问题,有时候不但没有问题,而且有非同一般的语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