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是我国历史经过长期发展遗留下来了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凝聚了各时期人类的智慧,已成为当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文章主要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解决对策
虽说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完善了相应的措施,旨在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很多珍贵的文物得到全面性的保护,促使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阻碍着基层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详细阐述如下。
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基本概述
文物是我国历史发展留下的产物,是一种较为珍贵的物品。文物包含的内容有许多,例如,传统珍贵艺术品、古人使用的器具、雕刻物、武器以及生活用品等。不同文物有着不同的特点,能够展现出不同朝代的不同特征,是现代研究国家历史发展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文物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对自然环境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文物保护、文物挖掘以及文物考古等各项工作的前提与关键。所以,基层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需要面对实际的文物,需要对文物的价值进行鉴别。保管文物、鉴别文物、保护文物以及管理文物是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只有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才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与历史,为国家的更快进步提供动力。
二、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
1.管理队伍有待强化
通常情况下,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特征为工作范围大,不仅要实地考察文物情况,研究文物各种信息,而且还需要进行各种文物管理后期工作与保护工作。这使得管理人员工作较为繁重。基层文物管理队伍整体能力、素质与文化保护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多基层文化管理人员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缺少工作经验与文物保护技术。还有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文物保护知识,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也没有良好认知,使得保护管理工作质量较差,阻碍了文物保护管理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
2.文物管理体系缺陷
我国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文物保护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制度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无法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加之未能构建统一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完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流程,导致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中,人员权责不明确,工作失误现象时有发生,增加工作混乱的几率
3.缺少文物保护意识,对于文物价值意识薄弱
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很多基层政府、民众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不高,文物价值意识薄弱,并且过分追求经济利润,出现了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被挪用或经费不足现象,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虽然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网络的便捷可以使很多事物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是对文物保护宣传来说,如果仅通过网络进行文物宣传,宣传力度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民众很少主动通过网络来了解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因此,现在民众缺乏基本的文物保护意识以及文物价值意识,无法深入了解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文物开发与保护发展不均衡
文物的价值在于通过对文物的挖掘和研究,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此外,文物的开发和保护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当前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只注重经济建设,忽略了文物保护存在不均衡现象。
三、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工作人员建设
基层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构建更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对各个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保证各个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与相应的工作技能。与此同时,要向工作人员传授最为先进的保护技术与修复技术等,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侓法规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违法或违规问题,防止倒卖文物等行为发生。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所以,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进行培养,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文物的兴趣与热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除此之外,有关部门针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招聘制度,在最大程度上招聘到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保证各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2.创新管理机制
进行文物保护管理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不断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在全新经济体系作用下形成完善的竞争思维,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管理模式。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了解自身工作任务与保护管理工作流程,确保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进而促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保护为主、及时抢救、完善管理、科学利用”标准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严格落实,积极执行政府部门的所有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结合实际需求定期检测文物状况,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研究文物,针对相应问题及时处理与修复。
3.扩展经费来源
强化社会资金纳入,鼓励社会进入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强化社会资金的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促使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商业化。简单而言,就是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所有权归属政府,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经营权归属企业,与当地的旅游团形成联系,建设针对性的旅游线路,不断吸引游客,在确保文物保护资金筹集的同时增加地方资金投入,构建双赢局面。
4.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
虽然我们处于网络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但是大部分中老年人不会上网,也不清楚网络上传播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宣传。政府及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应该借助媒体的力量,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加强宣传力度,调动民众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开展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创造条件。争取通过增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民众具有文物保护意识,并对文物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宣传工作能够全面、切实、有效,各行各业的民众需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产生高度重视和关注,并与文物保护管理处合力对文物进行保护,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提供保障。
结束语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进来。所以,有关文物部门要端正工作态度,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构建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定期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各个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知识技能,在自身岗位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我国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磊.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74-75.
[2]于静.探讨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114-115.
论文作者:南献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文物论文; 基层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价值论文; 民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