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研究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研究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体系论文,经济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改革成败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大论断、基本观点和战略思想,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思想论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它贯穿邓小平整个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思想论纲。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中心内容。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率先从理论上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大力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大讨论。他把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冲破本本主义的束缚,提高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迷信盛行,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邓小平同志不仅从方法论视角阐释实事求是,认为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把实事求是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他认为世界观与方法论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看是否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过去的教训,无论是体制上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我们自己发动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其最终失败的原因无不是由于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脱离了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世界观上说,就是以主观臆想代替客观实际,陷入了唯心主义;从方法论上说,就是犯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总结过去的教训,邓小平同志得出结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思想先导。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是邓小平同志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创造性发展。过去,人们对实事求是的理解,主要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调查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等。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他认为,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政策,四个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革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一切工作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始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在不断探索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理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到改革开放理论、“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理论,再到“三个有利于”检验标准理论,无不体现着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展现着他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充分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全部经济理论的一条主线,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思想论纲。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这是我国国情的重要特点;建国后几十年经济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底子太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鉴于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和阐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1年在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就明确点出了我国初级阶段“物质文明不发达”的重要特点。1986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议》再次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初步概括。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又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精髓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命题升华为理论,并做了系统论述。该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从发育程度和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初级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指的就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时期,一般说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至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基本成型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又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他在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从而构筑起了其经济理论体系的主体骨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邓小平同志又在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新声的新鲜理论,如共同富裕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标准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使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逐渐变得丰满泽润起来。另外,他在创立这一体系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方法论,如机遇论、台阶论、三个有利于论和协调发展论等,一旦融入其经济理论体系之中,便立刻像血液一样使其理论整体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并被迅速应用于活生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以上分析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托起邓小平经济理论大厦的重要基石。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主体

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与步骤理论,则回答了后一个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及其本质问题,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性首要问题。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首先指出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文化教育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财富不增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僵化、封闭,“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统包统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多数人受穷,“不是那个样子”;不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和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不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不雄厚,对资本主义显示不出优越性,称不上“够格”或“完备”的社会主义等。

正是在这种对照比较中,邓小平同志敏锐洞察和深刻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一理论概括,科学地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纠正了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境界。这一理论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从根本上驳斥了所谓“唯生产力论”的错误批判,为我们确立一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概括,还为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也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和阐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政权才能巩固和发展。一句话,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3]。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抓住机遇,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经受风浪、站稳脚跟、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动力理论

如何发展生产力,即发展生产力的动力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科学技术、改革与开放是牵动生产力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从不同角度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现代生产力可以看做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除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最基本的实体性要素之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管理和市场信息等非实体性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不仅引起诸实体性因素的革命性变革,而且对其他非实体性因素也同样具有决定作用。因此,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系统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在现代生产力中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同志才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4];“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决定作用。实践证明,当今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

邓小平同志在重视科技的同时,还多次强调教育的基础作用,并积极主张改革传统的科技和教育体制,以促进科技、教育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传统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改革传统体制既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理论。他深刻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6]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还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把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的改革,视为一场“新的革命”,同时又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他还提出了一整套改革的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强调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强调改革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强调改革是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在深层次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手段。这里仅谈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几个问题。

(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行改革,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十分重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建立新的经济体制。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和“左”的思想束缚,许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因而,坚持计划经济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僵化的传统观念,直到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时才有所改变。之后,邓小平同志又多次强调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992年,邓小平同志再次透辟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7]这一言简意赅的论断,拨云见日,去伪存真,从根本上廓清了理论上多年的迷雾,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又一次大的思想解放。

随着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的日渐明朗和日益深入人心,党和国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也在不断深化。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的体制要求。此后,在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和光辉前景;十五大则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再次鲜明地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前十五年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之一。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根本大计。

(2)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所有制改革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所有制改革寻求突破口和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横向和纵向展开。

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公有制本身应采取多种形式,在公有制内部也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他认为只要能够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可以放手发展,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积极倡导下,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公有制主体经济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值得说明的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在理论上,就是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精神,对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出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第一,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二,开拓性地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第三,第一次明确提出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第四,第一次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概念、新观点,是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近二十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它必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实践发挥巨大作用。

(3)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前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活国有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关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党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的原则,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党的十四大提出,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精神,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今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至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方针、政策和目标已经明确,需要的就是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踏踏实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地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路子来。

(4)经济体制改革的归宿点: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利益有关。从社会再生产的诸环节运动看,虽然人们的利益关系也体现在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但却集中反映在分配领域。因此,分配领域的改革必将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归宿点。当前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中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上。

1956年之后,我国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这项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在“文革”中,甚至被作为“资产阶级法权”而加以批判。“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指出: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现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从此,按劳分配的原则逐步得以恢复。之后,邓小平同志又对按劳分配进行过多次阐述。他在强调按劳分配的同时,还指出由于多元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我国必然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政策。这样就可毫无疑问地说,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应用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这样,邓小平同志就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的角度阐释了自己的共同富裕理论。这一理论在很多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所提出的“部分先富”的独创思想。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思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共同富裕不可全国人民同时能是同步、同水平的富裕,而只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富裕。这个思想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非均衡经济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在强调“部分先富”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他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部分先富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步骤。我们在允许部分先富的同时,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他的“个人收入调节观”和“东西区域大局观”。这些经济思想都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是坚持在不均衡中求均衡,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的非均衡协调发展观。

3.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同样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与开放紧密联系,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也是如此。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社会主义国家搞经济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与反思的结果。他针对我国闭关锁国的沉痛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发展不起来的。对外开放思想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的结果。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将其理论灵活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做出了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使我国对外开放在短短的十几年内,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由沿海到内地梯次推进,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和各具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

(四)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步骤理论

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至关重要的是制定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把远大目标和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历史任务的科学认识上的,既不是一个过急的目标,又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时间艰苦奋斗,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抓住机遇和“台阶式”发展的思想,注重质量、讲求效益、实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思想,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思想,等等。这些战略部署战略思想,对于我们加快经济发展,顺利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自我检验标准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结合时代特征鲜明地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其经济理论不仅具有完整丰富的内容,而且具备自我检验的标准,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在提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以后,列宁将这一观点运用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8],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9]。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列宁的这一论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0]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借鉴了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思想,反复提出和探讨了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

早在5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把“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提到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则的高度,实际上应被看做生产力标准思想的雏形。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是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1]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2]至此,就可以认为,邓小平同志已基本明确地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

根据邓小平同志上述一系列的精神,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而,“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最终形成“生产力标准”的理论。

1992年初,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性历史阶段,邓小平同志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转折时期,继续发挥他的一贯思想,以纵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方式,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从而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

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不仅恢复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超越了生产关系的层面而深入到生产力层次,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前提下,从历史观和认识论统一上,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实现了从实践标准向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跃进。既然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深化,而实践标准又是检验一切理论、政策与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我们就可以认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检验一切理论、政策与工作的根本标准。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的一切理论(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以及理论指导下的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必须接受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的指导,其正确与否也必须由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和做最终检验。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的确立,为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加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

以上分析可见,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统领体系的思想论纲,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奠定理论大厦的基石,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为构建理论体系的主体,以“三个有利于”为自我检验的标准,完整地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含义深刻、逻辑严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但完整并不意味着封闭。为了使之更加完整,我们应该把它看做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它修补、完善和发展。只有如此,邓小平经济理论才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展示出熠熠光辉和不朽的生命力。

标签:;  ;  ;  ;  ;  ;  ;  ;  ;  ;  ;  ;  ;  ;  ;  ;  ;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研究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