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和护理措施探讨论文_黄雪梅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社区医院收治的从2016年01月到2018年07月共82例门诊老年人输液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者划分为人数均为41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其中对研究组中患者采用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对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结果:2.44%的远优于24.39%的对比组的研究组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存在。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社区医院门诊中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时,可通过提升干预护理跌倒因素的方法,来极其富有成效的减少老年人社区门诊意外伤害的发生,这表明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巨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干预和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315-01

引言:

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护理方法,特对本社区医院收治的从2016年01月到2018年07月共82例门诊老年人输液患者采用常规性的干预护理方法与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最终取得了极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社区医院收治的从2016年01月到2018年07月共82例门诊老年人输液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有52例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63-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5±4.9岁,其中有41例糖尿病患者、16例高血压患者、25例冠心病患者,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者划分为人数均为41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比较对比组以及研究组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种类等一般性数据来说,P>0.05,说明并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护理类

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主要有下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着手进行安全病室环境的构建工作。具体是应保障室内光线,到天黑时应将照明灯及时打开,与此同时采用防滑系数高、没有表面装饰物的地面材料,还应时常保持地面的干燥性;第二,提升患者个人的防护力度。具体是让患者穿上大小适宜的防滑鞋来代替拖鞋,患者的着装也应该适宜、得体,避免因裤子或是衣袖过长跌绊患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让患者学会使用轮椅、拐杖、助听器、眼镜等辅助器械;第三,对高危人群进行确立。应提升对于病情严重以及高危人群老年患者的关注度,进行一览表的编制,可令有关护理工作人员熟知高危人群,进而将患者病情、造成跌倒的因素以及有关防范措施介绍给患者亲人及家属,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第四,提升健康教育的力度。假如患者病情允许,就可搀扶或是亲自陪同患者熟悉门诊环境的方方面面,不忘提醒患者注意地面坑洼处、台阶以及拐角等。对病人输液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严禁出现高挂瓶输液以及自行调节滴速状况的出现,应对患者的不适反应进行及时的处理,将用药的特殊情况向患者进行着重的讲解,对患者的情绪波动及主诉进行重点的观察,这有助于及时知悉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第五,提升心理护理力度。护士工作应该是基于与老年人心理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开展的,让患者卸下心防来积极主动的接受来自护士关心和帮助,还应做好应急便器的准备工作,以防跌倒损伤[1]。

1.3观察指标

经不同干预护理方法之后,将患者的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普遍采用专业性的SPSS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所应用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其中,应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检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为P<0.05。

2.结果

2.44%的远优于24.39%的对比组的研究组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存在,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护理状况[n(%)]

3.讨论

室内活动人一般都是年龄不大于八十岁的老年人,老年人的视听能力以及身体平衡能力等都受到自己的年龄以及慢性疾病的严重影响而变得大不如前,加之,处于该年龄段的老年人的外出活动时间逐年减少,因而在社区医院门诊中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由于社区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以及自己的身体原因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患者摔伤和坠落等意外伤害事故的概率大大上升,给老年患者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年龄大以及体质差,因而极难快速的恢复,因而社区医院门诊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警觉性和警惕心,通过依据患者自身情况而编制的优质护理计划方案,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老年患者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2]。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本社区医院收治82例门诊老年人输液患者,依照干预护理方式方法的不同,将82例门诊老年人输液患者划分为人数均为41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其后经不同干预护理方法之后,将患者的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指标[3]。研究结果表明,2.44%的远优于24.39%的对比组的研究组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存在。该研究结果和徐海燕通过相关研究所的得出的研究结论“据社区医院门诊的实际环境以及到社区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画着的自身状况这两个具体的因素而言,应用针对性极强的优质性干预护理方法,能够起到极好的降低老年人社区门诊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4]。”相一致,这极好的表明护理人员在护理社区医院门诊中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时,可通过提升干预护理跌倒因素的方法,来极其富有成效的减少老年人社区门诊意外伤害的发生,这种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巨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芮建凤. 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应对策略探讨[J]. 医学信息, 2015(32):259-259.

[2]陆春丽. 社区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94):192-193.

[3]杨迪军. 门诊输液室输液安全护理干预[J].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4(7):169-170.

[4]徐海燕. 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和护理措施探讨[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9):655-656.

论文作者:黄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和护理措施探讨论文_黄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