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新生儿科 贵州都匀 55800
摘要:目的 探讨与新生儿破伤风死亡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 年 6月至 2018年 6 月 我院收治的51例新生儿破伤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7例(72.5%),死亡 14例(27.4%)。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发病年龄< 3天、首次出现痉挛时间 < 4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年龄< 3天、首次出现惊厥时间 <4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是影响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重症新生儿破伤风并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可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危险因素;死亡
新生儿破伤风是接生断脐时,消毒不严,致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进入机体,产生痉挛毒素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节苷脂结合,导致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从而引起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伴阵发性痉挛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1]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无菌接生法的推广,该病发病率大大下降,但在偏远农村、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该病仍非罕见。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于 2010年 6 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 51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并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8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36-37周早产儿8例,足月儿43例,出生体重为2.4~3.9kg,这些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标准:1、在家接生、消毒不严接生史,生后3-12天发病 2、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3、全身肌肉持续强直伴阵发性惊厥发作、轻微刺激常诱发惊厥发作。住院时间最短1天,最长62天,治愈37例(72.5%),死亡 14例(27.4%)。
1.2 治疗
使患儿处于安静的环境中,集中实施操作,同时做好保温、脐部和口腔护理等工作,对患儿的痰液及时予以清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当患儿出现青紫或缺氧时及时给氧。患儿病初需禁食,同时肠外静脉营养提供营养,液量的范围控制为80~100ml/kg·d。
控制痉挛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在病初尤为重要[2]。首选安定静注:常规剂量0.3-0.5mg/kg次,每4-6小时一次,或与苯巴比妥钠交替使用。大剂量安定 0.5~1mg/kg次,每4-6小时一次,或与苯巴比妥钠交替使用。痉挛缓解后改用安定口服制剂,由胃管注入,可每次0.5-1mg/kg。
对患儿静脉点滴15000~20000IU破伤风抗毒素。同时予甲硝唑和青霉素抗感染。如果存在其他感染,败血症或肺炎时实施相应的处理,根据病情加其他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当出现脑水肿时,加用甘露醇等脱水剂进行治疗;出现浮肿时限制液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资料中治愈37例(72.5%),死亡 14例(27.4%)。病死组中:发病年龄< 3天有 8例、首次出现痉挛时间 < 4天有 7例、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 者为9例、使用安定剂量偏小10例、肺炎9例、败血症8例。治愈组中:发病年龄< 3天 有7例、首次出现痉挛时间 < 4天有 6例、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者有 6例、使用安定剂量偏小5例、肺炎10例、败血症6例。发病时间、首次出现痉挛时间,痉挛严重程度、使用安定剂量、肺炎、败血症与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危险的关系(见表)。
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危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提示发病年龄< 3天、首次出现惊厥时间 <4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是影响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3、讨论
新生儿破伤风通常由在家不洁接生所致,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本组患儿病死率 27.4%,与文献的报道相似[3]。
本组资料提示,发病年龄< 3天、首次出现痉挛时间<4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是影响破伤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发病时间 <3天,首次出现痉挛时间<4天,多属于重型破伤风,频繁强烈抽搐、使用安定剂量偏小常不能较好控制痉挛,导致严重缺氧、脑水肿、多脏器功能受损是破伤风患儿死亡主要的死亡原因。治疗上除了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吸氧、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方面外,控制痉挛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在病初尤为重要。近年来,多数学者采用较大剂量的地西泮控制抽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5]。该资料显示:应用大剂量安定组死亡率也较常规剂量降低。此外因新生儿破伤风频繁惊厥、住院时间长易并发肺炎、败血症等,积极防治继发感染也对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生儿破伤风继发的感染常有多种细菌的复杂感染,再加上细菌耐药性的因素,单用青霉素是远远不够的,后期联合敏感广谱或高效抗生素显得非常必要。
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危重疾病之一,较高的病死率,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有积极指导作用。发病年龄、首次出现痉挛时间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均为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的重要因素。故早期识别重症破伤风,积极正确止痉,早期发现感染并积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改善新生儿破伤风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朝晖. 新生儿破伤风糖代谢紊乱及临床意义 [J] . 浙江预防医学,2011,22(1):74 -80。
[2]Shou - Chih Chang,Chun - Lung Wang. Neonatal Tetanus After Home Delivery:Report of One Case [J] . Pediatr Neonatol,2010,51(3):182 -185.
[3]钟和悦.新生儿破伤风80例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08):59+70.
[4]官剑英。大剂量安定与鲁米那交替鼻饲治疗新生儿破伤风10 例体会 [ J] . 药物与临床,2008(34):53.
[5] 钟和悦. 新生儿破伤风80 例治疗分析 [J] . 中国医药科学,2011,1(8):59.
论文作者:龙瑞银,王珊,杨正敏,龙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破伤风论文; 新生儿论文; 败血症论文; 剂量论文; 首次论文; 安定论文; 肺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