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内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
摘要:目的:总结陈天然对慢性盆腔炎从寒、湿、於论治的经验。方法:搜集文献资料,总结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以及陈天然老师对于慢性盆腔炎在疾病不同时期的诊疗特色赫和使用方剂,对1例典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湿为主因,病势缠绵;湿从寒化,寒阻湿滞胞络;瘀从内生,寒湿瘀互结冲任;精血亏虚贯穿疾病始末。疾病初期治疗重在散寒除湿,中期重在行气活血;疾程转归重在补虚扶正。1例患者使用陈老自拟的“金苍香苏饮”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复查B超,双侧附件包块明显缩小。结论:陈天然主任医师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理因素为寒、湿、瘀,在临证中强调散寒祛湿,温经活血之法,以桃红四物汤及自拟方金苍香苏饮加减治疗,同时注重补虚扶正,临床疗效颇佳,值得学习。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金苍香苏饮;桃红四物汤
恩师陈天然主任医生从医40余载,学识渊博,辨证灵活,见解独到,治疗重在实效。陈老对于慢性盆腔炎有其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现将陈老治疗此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湿为主因,病势缠绵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盆腔居于下焦,最易遭受湿邪侵袭。“湿性粘滞”,这也是慢性盆腔炎缠绵不愈的原因之一。
湿既可能是外来之邪,也可能是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湿。内湿由于患者素体脾弱,或常过劳思虑,或过食生冷瓜果,饮食不节日久伤及脾胃,导致脾气虚衰,运化水液功能失司,致水湿内生;水湿既成,困遏脾气,脾运受阻,又生水湿,形成恶性循环。外湿多由于经期产后,血海空虚,余血未尽,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久居湿地,均可感受湿邪。内湿与外湿虽产生过程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可相互影响,使病情恶化。
1.2湿从寒化,寒阻湿滞胞络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迁延所致。陈老指出:急性盆腔炎的治疗,西药多用抗生素,中医大多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药治疗,中西药一派寒凉,加之治疗不彻底,热邪易去,湿邪仍留,寒湿内阻,血凝成瘀。或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或经期冒雨涉水,经行贪食生冷,或生活于阴冷湿地,风寒湿邪易客于胞脉,致经血凝滞,胞络闭阻而为病。
1.3 瘀从内生,寒湿瘀互结冲任
“久病多瘀”,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无论何种病因最终均可出现瘀滞,血瘀是慢性盆腔炎的内生致病因素,也为其最终病理结果。
寒湿阻于下焦,冲任受损,冲为血海,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瘀内停,阻滞气机,气机瘀滞加重血行不畅,形成新的血瘀;瘀血日久不散,脏腑失濡,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湿浊内停,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致寒、湿、瘀互结,胞络受阻而为病。水湿停滞在附件,瘀血积累于胞中,因此在B超下可见到输卵管的肿大、粘连,盆腔有渗出物,甚至有包块的形成。
另外,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患者多表现出高黏滞血症状态和存在甲襞微循环的异常改变[1],从微观上进一步证实了慢性盆腔炎“血瘀证” 的实质。
1.4精血亏虚贯穿疾病始末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陈老认为:妇女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津血同源,血伤则津亏,而“最虚之处便是纳邪之地”,其津血不足,亦成为痰瘀易于产生并交结致病的基础。因此,在慢性盆腔炎的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血亏虚,形成虚实错杂之证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诊疗特色
2.1 疾病初期重在散寒除湿
湿为慢性盆腔炎的关键致病因素,带下量多为慢性盆腔炎湿邪致病的佐证。因此,陈老将祛湿放在首位,多在方中于苍术、薏苡仁等治疗。湿从寒化,陈老在祛湿的同时不忘温经散寒,以温化寒湿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品,既祛寒湿,又使血水分离,病邪易除。温化寒湿之品常用苍术、小茴香,其中小茴香擅入肝经,既祛寒湿,又行肝气,对慢性盆腔炎之小腹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苍术既可燥湿止带,还可健脾祛湿,以治生湿之源。
2.2病入中期重在行气活血
血瘀在慢性盆腔炎病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也是其最终病理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小腹疼痛、痛位固定,或伴有舌质黯、有瘀点,可作为“血瘀证”的佐证,因此,活血化瘀在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陈老常以桃红四物汤作活血之用,并加入香附、延胡索,川楝子、苏梗行气之品,气行而瘀化,病邪得除。
2.3疾程转归重在补虚扶正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慢性盆腔炎为虚实错杂之证,主要表现为精血亏虚。加之疾病末期,寒、湿、瘀之邪得以清肃,身体各脏腑功能因驱邪而更虚弱,此时应重点扶正固本,脏腑得治,冲任得调,胞宫得养,则外邪难侵,从而避免再次发病。对于补虚之品,陈老多选用四物汤补血不忘活血,同时以牛膝、独活、狗脊、杜仲等补肾固精。
需要注意的是,本病虚实错杂,在病程初期及中期在外邪侵袭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正虚表现,故在祛邪的同时,切勿忘兼顾扶正固本,但又不能过于滋补,以免助邪滋腻,留恋不去。
2.4自拟验方灵活施治
陈老汲取前人理论与经验,结合个人临床体会,针对慢性盆腔炎的的主要病理特点,确立散寒除湿,温经化瘀的治疗原则,自拟“金苍香苏饮”,其药物组成如下:
香附15g、苏梗15g、陈皮10g、川楝子15g、苍术10g、薏苡仁、桃仁10、牛膝15、独活15g、狗脊20g、甘草6g,并随症加减,如腹痛甚加入延胡索,小茴香、腰痛甚加入杜仲,补骨脂,瘀重加入红花,川芎,寒甚加入小茴香,官桂等。
3.典型病例
张某,女,30岁,腰骶部疼痛2年就诊。近2年来常感腰骶部酸痛,小腹坠胀,在劳累或月经前后疼痛加重,疼痛加重时白带增多,月经正常,多次作B超示双侧输卵管增粗,右侧附件可见2×3cm炎性包块,左侧附件可见2×2.5cm炎性包块,经服中、西药等治疗欠佳。苔白腻、脉沉紧,即予金苍香苏饮加减:香附15g、苏梗15g、陈皮10g、台乌15g、延胡索15g、续断15g、狗脊20g、桃仁10g、怀牛膝15g、苍术10g、薏苡仁30g、炮川楝子15g、独活15g、杜仲15g、甘草6g。水煎服,2日1剂,服4剂后,症状基本缓解,改用桃红四物汤加杜仲、补骨脂等治疗1月余,复查B超,双侧附件包块明显缩小。
4、结语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性改变[2]。其临床表现以反复下腹部疼痛、腰骶酸痛为主,多伴有低热、乏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3]。大多数医家认为该病病机以湿热为多见,陈天然主任医师则认为寒、湿、瘀是基本病理因素。在临证中强调散寒祛湿,温经活血之法,以桃红四物汤及自拟方金苍香苏饮加减治疗,同时注重补虚扶正,临床疗效颇佳,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杨越,慢性盆腔炎的辨证与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53 -54.
[2]魏绍斌,王妍.防治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01-1102.
[3]王妍,郑光,郭洪涛,等.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慢性盆腔炎的用药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286-289.
论文作者: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盆腔炎论文; 苍术论文; 陈老论文; 病理论文; 小茴香论文; 桃红论文; 精血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