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提高。肺心病和冠心病就是两种发病率极高心血管疾病,而且因为两种疾病极易同时存在,而且病情较为复杂,极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而一旦出现了误诊、漏诊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延误,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如何准确地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就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单纯性肺心病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加以研究和分析。
旨在探究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单纯性肺心病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为(65.2±1.4)岁;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为53~78岁,平均年龄为(64.8±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方法
(1)对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进行观察并记录:(2)与患者及其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心率失常、肺部感染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3)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和X线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WHO制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肺心病诊断标准根据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计量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用 检验进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危因素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
观察组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心率失常、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肺心病是因慢性支气管炎、慢肺阻、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反复发作,肺动脉血管或肺组织发生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所引发的心脏病。患了肺心病的患者由于交换气体受损和心肺功能障碍,会有缺氧的情况出现,久而久之,血液逐渐变得黏稠,形成血栓,于是就会出现与冠心病的合并症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肺心病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而且肺心病极易合并冠心病,这样就给我们的诊断带来了极大的误导,一旦诊断出现失误,出现了误诊漏诊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的康复和身体健康就会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从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要根据心电图和X线等检查,还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过往病史。更加全面仔细的进行诊断。由此也可以看出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患者在出院后医护人员应该叮嘱患者尽量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要进行综合性分析,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过往病史,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将误诊率、漏诊率降到最低。以便于用最快的速度最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嵇枫.5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2):72~73.
【2】彭银鱼.肺心病合并冠心病59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12):75~76.
论文作者:陈竹涛,魏亚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肺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生活习惯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