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产业:构筑坚实的新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增长点论文,新经济论文,坚实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食品加工业:增长的永恒主题
食品消费的经济效益比房子、汽车大
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八五”期间完成了由小康型向富裕型的转变过程,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温饱型的消费,并向小康型迈进。在城乡居民生活的渐进变化过程中,人均收入提高、物价下调,居民食品消费的比例在恩格尔系数上呈下降的好趋势,然而,城乡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比例分别仍占总消费支出的50%和57%,居民一半的消费资金仍用于食品。据国家统计局按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00年全国人均消费水平为1440元。近两年里,每年全国的食品消费金额近8640亿元。
这个8640亿元数字是怎样的概念?以当前10万元一辆热销的轻型车算,约合864万辆,一年卖100万辆要用8年多的时间卖完;折合为20万元一套的抢手商品房,近432万套,卖得快也要4年。买车、买房,需要贷款、政策配套,消费者还需费时徘徊酝酿。食品消费日复一日、年夏一年不容间断。国家以食品消费形式一年收取8640亿元的社会资金,无需动员,消费者亦得顺畅。因此,以回收资金之快,数额之大来衡量,以粮食为主的食品消费创造效益的潜力十分可观。选择食品深加工作为提高粮食经济效益的路径,可以像汽车、房子一样形成国民经济更为便捷的增长点。
中国目前处于消费结构转型阶段,孕育着经济增长的良机。农村居民从自给型消费向商品型消费转变,食品消费层次逐步提高,由主副食消费并重向以副食为主变化。主副食之比已由80年代的1.4:1变为90年代的0.85:1。副食中,食油、牛羊猪肉、家禽、蛋类、鱼虾的消费量增加很快。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吃不再是单纯以生存为目的的吃饱,而是逐步向营养和保健方向发展。鸡鸭鱼肉在城市已成为居民一般性消费品。各种保健补品,尤其是各种各样休闲式的营养小食品形成了消费热点。
中国历经28年时间鼓励、扶持采用粮食“过腹转化”方式促进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市场肉蛋奶商品供应充足,比种养业提高产值50%,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较快上升,社会消费需求将明显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食品的档次、品种的要求日益强烈。广泛开展食品综合深加工,形成产业规模,提高粮农经济效益,现在正适其时。
食品加工业拉动经济结构调整
从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富裕的消费结构,促使食品消费多样化、多层次化形成。以往圆头圆脑不卖价的土豆,由主食变为副食,价值提高了近3倍;由副食变成旅行的休闲食品炸薯片,一斤20元,身价提高了10倍;当进入快速发展的西式快餐业,炸薯条产生的效益随着销量打着滚地增长。
东北玉米伴随中国社会生活数千年,今朝由一般的杂粮升为星级饭店餐桌上的甜玉米时鲜菜,价值立时不菲。温州小鱼虾经生物工程技术运作变得浑身是宝,精制成更具营养价值、更为鲜美的鱼虾水解蛋的提取物。此类纯天然生物调味品正逐步替代进口,淘汰传统的调味品。透过经济效益,背后迫切要求传统种植、养殖业进行品种改良,改进种养技术。食品结构巨变要求传统农业增加科技含量,向科技农业、效益农业转变,通过改变农业基础状况,为食品加工向高层次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在发达国家居民的餐桌上,70%以上的食品是经过多层次加工的食品。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2以上,而中国只有0.5:1,大有发展余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卫生、营养丰富的主食品,新鲜、优质、无公害的经色食品,便捷可口的快餐食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家庭。进一步提高成品、半成品在中国饮食中的比重,由于市场大、加工规模大,食品加工业将是长盛不衰的产业。中国在发展以粮食为重点的种植业基地上开拓食品深加工,不仅带动大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也推动相关工业的进步。食品加工业需要更多、更优质的不锈钢材、薄板材,冶金工业就必须及时调整钢材产品的品种;食品机械、塑料、包装、印刷、储运保鲜业也将配套协调发展,而且大面积带动旅游、航空、餐饮、商业服务业兴旺发达。
供给不足,“短缺经济”现象,是中国以往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在粮食供应充足,进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适度鼓励和扩大消费,通过提高更多、更好、更新的商品来优化市场供给结构,从而达到整个经济优化组合的调整目的。从今天看21世纪食品加工产业的拉动威力,不为虚谈。
现在,中国不少地区,尤其是粮食高产区都陆续先后踏上了开发粮食深加工的道路。吉林省利用粮食多的优势,把粮食的加工转化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他们137个骨干加工企业每年加工转化粮食70亿斤,产值200多亿元。到本世纪末吉林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将达到120亿斤,新增产值500亿元,相当于再上两个“一汽”或4个“吉化”。
因此,从全国来看,以粮食为本的食品加工产业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到21世纪初,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增长将保持7%的速度。为满足这个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粮食深加工不仅可以达到8%的增长速度,而且能够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产业:经济增长新亮点
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因此推进了环保产业的形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迫切需求以及政府资金的巨额投入,我国的环保产业渐成热点。
环保蕴含巨大商机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加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形势十分严峻。
水污染情况最为明显,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这5座城市在全球50多座城市的大气监测中被排在污染最严重的前10名中。酸雨在发展,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
引导扶持环保产业
2000年,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开支将达到3000至60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制药工业的总投入。从1992年至1996年,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12.7%,在发展中国家中,东南亚地区同期年均增长21.2%,1996年,亚洲市场占世界总额30%左右。
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同样受到许多地方和部门的重视。
上海市拟采取4个方面的措施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一是扶植和培育骨干企业,二是鼓励大中型企业转入环保产业,三是引进外资外技,四是加强统一协调和实施战略决策。发展目标为,到2000年上海环保产业的年产值实现200亿元;2000年后,环保产业计划以年均递增20%-25%的速度发展。天津市准备建立中国环保产业基地,并希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及资金支持,广东省日前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共有676家,有职工5万多人,1997年实现产值近30亿元。
我国目前从事环保产业和市场服务的企业及事业单位有9000个左右,从业人员近200万人,年产值300多亿人民币,年利润40多亿元。我国政府已定下了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治理、控制环境污染的硬目标,将大力引导和扶持环保产业,为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提供了保障。
环保产业开发方向
目前,环保产业重点开发的装备有,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及相关的新型分离设备、物化、生化处理成套设备;洗煤、燃煤固硫,工业有机气体净化及汽车污染净化装置和相关的除尘设备;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有毒有害物处理装置、生活垃圾处理及白色污染防治技术,包括相关的焚烧装置和卫生填埋及回收装置;多功能系列化消声减震技术及相关的消声装置、吸声装置和隔声装置;适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需要的污染源连续监控系统及新型便携、快速、自动监测仪器等。
另外,环境评价、环境综合规划、环境工程咨询、环境工程监理、清洁生产技术服务、环境管理标准的认定审核、环境政策风险评价,以及提供绿色设计服务、节能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培训等,也都可以形成总体产业规模。
近年来,出现了“间接环保产业”新概念。比如,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无磷洗涤产品、无铅汽油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等。有预测称,这类间接环保产业将与直接环保产业齐头并进,并最终成为环保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国际合作活跃开展
在我国政府于1997年12月31日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把“属于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作为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项目中一大类。国家为了鼓励、支持开展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合作方式上主要可采取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合作开发、合作经营等形式。
住宅产业:增长空间潜力大
目前,普遍存在着盲目乐观的看法,似乎觉得国家一旦选择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新的增长点就非增长起来不可,缺乏对这一战略任务艰巨性的正确认识,这将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有鉴于此,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住宅建设增长空间的看法,希望能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首先,从总量上看,我国住房市场潜力巨大,住宅建设确实存在广阔的增长空间。
所谓从总量上看,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从人均居住面积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还很低,1996年底仅为9平方米,而且在全国666个设市城市中,还有300多万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平方米,这与城镇居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强烈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住房货币化和商品化的推进,以解决家庭住房困难为目标的住房需求将极大地促进住宅建设的发展。二是从城市化发展的速度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起飞阶段,城市化速度非常迅猛,城市化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必将导致对住房消费的巨大需求,促进住宅建设的迅速增长。据建设部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将的30%提高到35%,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3亿增加到4.5亿,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到45%,城市人口将增加到6.3亿。如果将一、二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按201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的标准计算,住宅建设每年至少需要完成3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这意味着住宅建设将会长期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还不包括旧城改造需要增加的住宅建设,如果把这一因素计算在内,住宅建设的增长空间还会更大。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肯定和明确的问题,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其次,从需求表现的形式上看,住房市场的总量需求主要表现为潜在需求而不是有效需求。
我们既要认识到住房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市场的有效需求仍严重不足,大量的潜在需求缺乏转化为实际的有效需求的条件和渠道,普遍存在的普通商品住宅大量积压的情况即是这一问题的突出反映。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底,我国累计商品房积压已上升到7000多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宅接近6000万平方米。一方面是大量存在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中低价的商品住宅无人问津,这一奇特现象反映出住房市场的内在矛盾,说明目前的住房市场还不具备配置社会住房资源的功能,居民的住房需求主要表现为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这是我们在认识住宅建设的增长空间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的矛盾首先根源于传统的实物福利分房制度,只要存在单位或分配住房的可能性,职工家庭就没有购买商品房的动力和积极性,职工宁肯住房困难也要等待单位或国家分房,因为在公有制单位,实物分房是职工的最大福利。所以潜在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首先要看职工有没有购房动机,这取决于住房改革的实际进展。此外,在职工具有购房动机之后,能否具备实际的购房能力,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的推动,比如收入政策、金融政策等。显然,这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因此,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从实现增长的时间上看,住宅建设的增长将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持续增长,在短期内强劲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住宅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主要表现为长期影响,而不太可能马上见效。
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目前普通商品住宅积压严重,市场消化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因此,近期内大规模兴建商品住宅难以为市场所吸收。二是住房商品化在近期内主要表现为动员职工购买现有住房,或以商品房租金租用现有住房,职工家庭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不大。三是职工家庭收入的增长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有住房抵押贷款的支持,大多数职工家庭也不具备现实的购房能力。
第四,从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上看,住宅建设的增长关键不在于扩大投资规模,而是要启动住房消费。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将传统的实物福利分房制度转变为货币化和商品化的住房制度,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住房资源配置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变经济调节的方式,正确评估政府政策的经济效果。由于目前的住房市场是一个相对过剩的市场,而居民家庭才是住房市场的最终投资者和消费者,因此,通过扩大投资刺激住宅建设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有可能加剧住房市场的过剩。关键的因素是要让居民愿意买房和买得起房,启动住房的消费市场。只有启动住房消费,才能带动住宅建设。市场机制的内在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将从根本上决定市场运行的结果,并极大地影响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式和效果。
基础产业:启动经济切入点
造地
所谓造地,即将一部分困置劳动力引向开荒造地、围海造田,将大量荒地、海涂变成森林、牧场、渔场和良田。
在粮食以及整个农业问题上,我们要转变一个观念,即要由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转向珍惜农民的辛勤劳动。国家花巨额资金(占压在粮食库存的资金已达2700多亿元)将农民辛辛苦苦生产的粮食收购上来,其用意是好的。但粮食储存,超过三年就没经济效益,即储存费用超过了粮食售价;超过了五年就没有食用价值。也就是说,农民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最后都成了废物。结果,我们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却浪费了农民种粮的辛勤劳动。
既然粮食大量过剩,大量积压,有的甚至因长期积压而成废品,我们就不应支持农民再种那么多粮食。而应该把农民的大量辛勤劳动由种粮转向造地,转向造水利设施。我们现在之所以把粮食看得那么重要,就是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就是因为耕地的水利设施还比较差,有了更多的耕地,有了更好的水利设施,我们还怕天灾?我们还怕种不出粮食?我们还怕没有饭吃?
目前,这里关键是政策和资金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通和转让。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可实行土地存量公有制、增量多种所有制并存。即新造的耕地、草场、渔场、林场,谁开垦归谁所有。
国家如果把到西部去开荒种地作为一项大政策,金融方面也应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给予贴息贷款。同时,对这些新增耕地上所形成的收入实行长期免税政策。有了上述政策,有了金融支持,我国就会由上一轮的扩张导致沿海地区一大批积压的房地产,变为新一轮的扩张导致西部地区大片的沙漠荒地变为良田、牧场和森林。
造路
这里所说的造路,是指以建造公路、铁路为主要内容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比较拥挤、车流量比较大,或在能源比较富的地方搞基础设施建设,这应是我们进行投资扩张的首选目标。这些地方,基础设施是个瓶颈产业,或者说是木桶上的短板。这些地方因为运输等瓶颈产业,使得整个经济难以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就象把木桶上的短板加长一样,整个木桶的水就会大幅度上升,这些地方的经济也会迅速发展。这样的投资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基础设施在我国是瓶颈产业,与整个经济发展的规模相比,缺口甚大。特别是那些基础设施短缺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更是如此。比如铁路,过去五年加大投资力度,正线铺轨达到空前的1134公里,就这样,也才刚刚超过印度。高速公路增加了4000多公里,却仍然没有形成网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至少在近期内不会过剩。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也比较高。
造人
这里所说的造人,不是指增加人口数量,而是指提高人口质量,即通过教育投入,把一大批低素质的劳动力,改造成高素质的劳动力。
现代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包括城市的和农村的,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小孩念高中、念大学。许多农村家庭,把小孩念大学作为跳出农门的跳板。为了小孩上大学,有的宁可省吃俭用,只是因为分数线不够,小孩终于上不了大学。
所谓分数线不够,说到底是中国的大学大少了,大学的招生数量大大低于全国愿意上大学的生源数量。我们用分数线卡学生,不就是因为大学数量少了吗!
既然有那么多应届高中生考不上大学,既然有那么多家长愿意掏钱培养小孩上大学,则说明对大学投资的回报率是很高的。只要放开让他们投资,他们就宁可将资金投向办学,而不是投向VCD、洗衣机或棉纺厂。
因此,关键是要对大学教育方针进行大的调整,对大学体制进行大的改革。根据我国劳动力大量过剩的实际,根据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我们应该把大学办成培训高级劳工的人才加工厂,把更多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城里人和农村人,青少年和中年人组织起来,按照市场的要求,包括按照国际劳务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他们进行知识深加工,使他们既具有大学文凭,更具一技之长,能够适应市场对高层劳动力的需要。
与此相适应,在体制上,我们要逐步由财政出资、政府办学的体制,转向民间办学为主、政府办学为辅的体制。把办大学视同办企业,可以采取公有制、私有制、股份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通过市场机制,把更多的社会资金引向教育。有了这样的体制,大学的多少以及大学的专业构成就会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只要有更多的人愿意上大学,只要对大学有需求,一大批新的大学就会迅速产生。
造环境
这里所说的造环境,是指让更多的人从事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等工作。对于一些污染比较严重、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来说,绿化、净化、美化甚至比吃好、穿好更重要。例如,广东中山市为了保持优美的城市环境,拒绝了数十亿对环境有污染的投资项目,他们的口号是“不要污染的金山银山,而要净化的绿水青山”。像那些脏乱差问题比较严重的城市多安排一些人力、物力去从事绿化、净化、美化的工作,也是提高整个城市生活水平,增加城市居民福利的需要。而这些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产业。
从1990年到1996年,短短七年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21.4%上升到26%,增长近5个百分点,差不多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05亿人增加到1.79亿人,增加了7000多万人,应该说增长的速度不慢。
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据报刊资料反映,近几年在美国新增约2000万个就业岗位中,第三产业占了近70%,1989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一年增加的1.32亿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占了整个就业人数的61.4%。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处于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水平时,三产已占到了40%左右。如果按这一比例计算,我国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总人数可以达到2.75亿人,尚有9636万个就业岗位的潜力可挖。
船舶工业:后来居上新视点
最近,由国家计委和船舶工业总公司共同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船舶工业到“九五”末,造船产量将稳居世界第三的地位,占到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10%。到2010年,形成与日本、韩国“三分天下”的世界造船格局。
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客观选择
经过改革开放后近20年的顽强奋斗,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的船舶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累计出口民用船舶700多万吨,占造船总量的40%。出口成效额持续增长,手持新船订单连续三年保持世界第三位。船舶产品进入包括日本、韩国两个造船大国和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表明,在众多工业产品中,船舶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性处于最高水平。据对我国船舶工业实证分析,船舶工业发展可以带动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50多个相关产业和部门。一船出口,千家受益。仅江南造船厂就涉及上千家生产企业配套协作。优先发展船舶工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许多国家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普遍做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现代舰船高技术容量大,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现代船舶工业是组合了军用、民用多种高技术成果的总装工业。现代舰船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涉及导航、通讯、水声、光学、电子等360多个专业,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
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是保卫海防和发展水运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额越来越大。世界实物贸易90%是靠海上运输实现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水运提供更新型的装备,以促进本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进出口贸易日益扩大,只有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才能适应我国的水上运输和外贸的需求。
船舶工业完全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有市场,更大规模发展船舶工业有可靠的前提。未来15年,世界船舶市场将出现少有的需求高峰。据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以前,世界年均对船舶需求可达3500万至4500万载重吨,比过去15年均高出约50%。这为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水上运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将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江河湖泊治理需要大量专用工程船舶,台湾海峡两岸实现“三通”,都将促进国内航运业大发展。我国远洋船队规模虽居世界第四,但船龄老化,绝大多数已该更新,国内船舶市场需求旺盛。
其次,有机遇,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有巨大的动力。当前,世界造船业呈现出西方发达国家造船能力大量过剩、闲置和封存,东方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的态势。这是由世界造船业产业大转移规律所决定的。纵观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一条基本规律是,世界造船业从先行工业化国家逐步向后起工业化国家转移,在地域上则表现为造船业重心由西方国家向东方国家转移。1995年,远东地区造船产量已占世界份额75%(我国仅占5%)。东亚地区成为世界造船中心。
东亚造船重心正向我国转移。占世界造船份额2/3的日、韩两国造船业迫于国内高成本的压力,向我国和周边国家投入巨资,兴建造修船厂。与日本、韩国造船业50年代和70年代所处环境一样,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再次,有优势,船舶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强劲的生命力。我国具有发达国家所没有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尚不具备的技术与资本优势。这种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所没有的劳动力、技术、资金三密集综合比较优势,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生产力所在。
按照国际造船产业成长与国民收入关系的定量分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3500美元时,船舶工业处于起飞和成熟期。1996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680美元(现值),造船业正处于起飞阶段。
最后,有条件,实现船舶工业发展目标有坚实的基础。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已基本形成大、中、小造修船设施并举的生产格局。在船用设备配套协作方面,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以产业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的社会化配套协作体系。在科研开发方面,建立了一支以30多个研究际所为核心的科技开发队伍,形成产研联合,配套成龙,从研究开发到设计建造,从引进消化到吸收创新的功能完整的科技开发体系,掌握了船舶建造的主体技术、基础技术及相关技术。作为现代大工业的我国船舶工业,已形成包括开发设计、设备配套、建造总装、修理拆解在内的比较成熟的产业。
实施“高起点引进”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战略,使我国造船整体技术达到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船舶设计已能自主创新,高技术、高附加值型开发已初见成效,出口船舶在国际航界具有良好信誉;价格保持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经营方式、市场运作、技术标准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已基本与国际接轨。技术、质量、价格、信誉等因素的综合水平充分说明,我国船舶工业具备了更大规模发展的坚实基础。
需要把船舶工业列为新的增长点
这份名为《加快船舶工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报告,还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
确立船舶工业的产业地位,把船舶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行投融资倾斜政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改扩新建若干个年产150万吨造船能力的大型基地和相关船用配套企业;
制订科技发展政策,国家设立舰船科技开发专项科研经费,重点用于支持高新技术舰船的开发、设计、建造技术的攻关;
推进国产化政策。对船用配套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和优惠贷款,以经济手段,促进国内外船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装国产船用设备;创造与国外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出口船舶提供优惠的卖方信贷,继续享受“免、抵、退”的税收政策;加速推进船舶总公司成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赋予船舶总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权和对内、对外融资及担保权;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