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王文雅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心卫生院 浙江 义乌 322005)

【摘要】 目的:探究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时,应用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现象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B超检查,并观察其甲状腺内钙化情况,组间做出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内钙化现象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以粗大钙化占比最高为80.0%,对照组以簇状钙化占比最多为5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甲状腺内钙化;B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104-01

乳头状甲状腺癌属于甲状腺部位常见病变类型,由于病发的类型不同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临床应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以便临床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一般而言,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变特征较为显著,临床可通过多种方法及时对患者做出判断,但是病变较为轻微的患者,则容易受到多种因素而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此时临床则可能因为错误判断而贻误患者病情,错过其治疗最佳时机。我院在针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以B超方法最为常用,本次研究则在笔者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之上,分析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对象。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介于19~57岁之间,其年龄均值水平为(37.64±2.06)岁,对象中有21例为女性、其余29例均为女性;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介于19~58岁之间,其年龄均值水平为(37.28±2.11)岁,对象中有18例为女性、其余32例均为女性;两组患者的对比条件成立,即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均对两组患者实施B超检查,检查时将超声探头的频率设置为5~10MHz之间,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在仰卧位,使用软枕等物品充分垫高患者的颈部,同时指导患者将头部向后仰起,进而使得颈部得到充分暴露。对患者的颈部实施全面扫查,扫查过程中着重观察其是否有异常现象,进而结合患者的异常判断其病灶范围、病灶深度和病灶部位结节大小、结节形态、结节边缘情况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病灶内部或病灶周围是否有钙化和声晕现象,判断其内部是否有回声,以及回声有无衰减,并获得详细的检查资料[1]。完成以上检查和观察后,使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结节内部和结节周围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结节内部钙化数量和钙化形态情况进行着重观察,确定其钙化的范围,并将所得检查资料做好整理,存贮到系统工作站中,以便分析观察[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内钙化情况,包括边缘环状钙化、簇状钙化、粗大钙化等,簇状钙化诊断标准为:患者钙化的直径为1mm左右,形态以针尖样、砂砾样、点状和颗粒状为主,同时伴随存在回声声影现象;粗大钙化诊断标准为:钙化大小超过1mm,伴随存在强回声区声影,同时其形状以斑点状、不规则钙化、弧形为主要表现;环状钙化的诊断标准为:病灶以蛋壳样钙化或外周曲线型为主;统计两组患者钙化情况,并做出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实施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内钙化形态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甲状腺内钙化形态对比[n(%)]

3.讨论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病理学进程均较为复杂,而由于该类疾病发生于患者的颈部,特殊的位置决定其可能对患者从多方面产生影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临床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诊断,以便相关治疗的有效开展[3]。目前甲状腺钙化的结节问题尚无确切的定论,但是本次研究对其进行观察可见:观察组以粗大钙化占比最高为80.0%,对照组以簇状钙化占比最多为5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病变发生钙化的原因,可能和患者的营养不良,微量元素供给不足存在密切关系,甲状腺癌患者出现钙化的原因则可能为癌组织生长较快,肿瘤纤维组织和血管存在明显的增生现象,因此乳头尖端会出现局灶性梗死或进行性梗死现象,此时钙盐会在局部发生显著的沉积现象而导致钙化;而因为不同甲状腺疾病的钙化形成因素不同,故而其在临床中会呈现不同的差异[4]。此外超声属于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频超声探头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其较高的诊断精确度和本次研究所得的显著差异性,证实了其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价值显著,因此值得在该类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美英,刘晓莉.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38-39.

[2]温浩茂,蒋殿虎,陈大卫,等.甲状腺B超对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352-353.

[3]吕伟扬,王晓桐,宋运娜.甲状腺乳头状癌微钙化超声分型诊断的临床意义[J].系统医学,2016,1(11):89-91.

[4]李飞栋,覃巧云.超声检查发现微钙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7):718-719.

论文作者:王文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王文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