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心理学的创新与发展_管理心理学论文

论管理心理学的创新与发展_管理心理学论文

试论管理心理学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心理学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现有的管理心理学是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来构架其理论体系的。本文具体分析了这种构架的理论障碍和弊端,主张将其置于管理学体系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两条主线”、“三个基本层次”的学科体系创新与发展的新构想。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 创新 发展 两条主线 子系统

管理学是关于组织协调人的群体行为的理论。因此,管理活动无不同时是一种心理活动,引起心理效应;管理学必然全面渗透着心理学原理。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是管理心理学的任务。在这里,管理学是体,心理学是用,而不是相反。可以说,“管理心理学”属于管理学而不属于心理学。

但是,综观现有的管理心理学专著、教科书,尚无人把它作为管理学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和归纳;几乎无不是将其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来建立其构架的。这就带来了两个无法克服的困难:一是研究者无法将管理心理学体系和管理学体系协同化,无法容纳丰富的、管理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无法容纳古往今来优秀管理者的经验和模式。甚至没有明确的管理者、被管理者在不同的管理行为中心理对立统一分析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不可回避的管理心理学问题。因而从心理学体系出发研究管理心理学时十分别扭,感到逻辑上十分混乱;二是学习者学习这样构架的教材后,对心理学的理解加深了,但对管理学的理解效果却不佳,其内容很难和管理实践密切联系,学习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很难提高。一是研究中的障碍,一是学习中的障碍。这两个障碍使得管理心理学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笔者认为,管理心理学应作为管理学体系的一部分,其基本构架应当由两条主线和三个基本层次组成(作为教材还可再列入某些辅助内容)。若以这种思路对管理心理学构架加以革新,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弊病,使之成为联系实际的生动活泼的学科。

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贯彻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角度分别进行分析的思路,不能单纯从管理者角度,更不能含混不清地笼统分析一般的心理现象。例如对所谓“激励因素”的分析,应当具体分析各类激励行为对管理者、被管理者心理的动态影响,研究和说明两者在管理行为前的动机,在管理行为中的心理感受和在管理行为后的满足程度,即不但分析管理者如何激励被管理者,还要分析被管理者如何激励或者抑制管理者——可惜这些管理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事情被传统的管理心理学忽视了。这是因为离开“管理”讲“心理”已经不是“管理心理学”范畴;而对于任何管理活动、行为、措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反应、心理需求是完全不同的。贯穿管理活动全过程的现象如不加以探讨,必然降低这一学科的价值。

另一条主线是贯彻管理心理目标分析的思路,不能脱离管理目标讲管理心理。任何管理行为都是有目标的行为,否则就是非管理状态。管理目标体系的制定应包括心理目标体系,预计每个管理措施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可能产生的心理影响,其心理发展应当达到何种程度,要有具体的心理水平发展指标。对管理目标是否达到的考察应包含管理心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考察。而管理心理目标应分别规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心理发展程度,明确心理健康、非健康状况的基本区别指标。管理学是实践性学科,其优劣分界在于有无“有效性”。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一部分,必须具有有效性,即必须明确措施、后果之间的关系,必须具有操作性。管理心理学不研究心理目标、心理指标,就无法据以确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心理目标,无要求、无考核,无目标分析,尽管天花乱坠,但不是“管理学”范畴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泛滥,是当前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表现,也是管理心理学脱离实际、缺乏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个基本子系统

第一个子系统是按高中层人员的不同特点,展开管理心理学的有关专题研究。

首先是高层,对企业而言即公司级管理者,在管理中他们处于核心地位,有共同的心理活动、心理发展规律和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要求。由于其管理对象是全企业,被管理者是中层干部,所以其心理活动应是主动性最强,心理素质指标最高。主要内容应包括:(1 )推动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强烈的发展动机。其中特别应强调的是,这一动机包括“创新”意识和“冒险”意识。(2 )团结全员奋发图强所需要的诱人的魅力。这是企业凝聚力对高层管理者心理素质的要求,是构成管理魅力的基本管理心理要素,如决策所需要的魄力和果断作风、使被管理者充分发挥能力所需要的谅解心和支持下级工作的激励心、带领企业克服困难所需要的挫折容忍力和坚强的毅力等素质应达到的具体要求。(3)保持企业严格统一纪律的威望和信誉。 威望和信誉使下级产生敬仰心理,不敢阳奉阴违,没有任何怀疑。(4 )保证管理有效性所需要的崇尚务实的意识,包括艰苦奋斗、反对奢侈、反对追求花哨和纤巧。

以上内容对高层人员是必须达到的要求,管理心理学要分别分析其构成要素、形成条件、强化措施、层次等级特征,要分析上述因素在各基本管理状态下对下级的影响,以及下级可能采取的“对策”对高层管理者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语:“上行下效”,有句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所说的就是典型的高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发生影响的动态心理过程。对其透彻地进行分析,将开发出有巨大管理价值的科学内容。

其次是中层,这是承上启下的管理人员阶层。他们没有全局的独立决策地位,但是他们各自掌握一个方面的工作。他们一方面要努力理解高层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妥善筹划、安排、组织、协调所辖业务工作,使基层人员清楚自己的任务,努力完成其职责。因而这一层次的管理心理课题主要有:(1)贯彻上级指示所必需的忠诚心, 把完成高层决策看作是自己的天职,也就是常说的“敬业精神”,这是影响基层人员的主要心理因素;(2)进行周密计划所需要的理性意识, 不应使感情影响或代替对客观实际条件的估量,高层管理的冒险意识在中层要通过风险管理科学思维和方法,变成“保险”意识,要善于控制基层人员往往在顺利时出现的虚热和冲动,在困难时出现的灰心和丧气。(3 )实现部门内部团结所需要的爱心,在无论多么严格、严厉的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都要让爱成为“背景色”,成为“基调”。没有管理之爱作为基调,严格、严厉的措施是行不通的。(4 )实现部门间协调所需要的积极补台心理。

以上是中层干部所应着重修养而达到的心理素质。当然也要分析其构成要素、强化和保持的方法、途径,分析中层干部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对高层领导、基层人员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和说明中层干部在心理发展方面的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还应当总结归纳广大优秀中层干部的成功经验,使管理心理学成为非常有效的学科。

再次是基层,他们主要处于被管理者地位。应当分析他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形成和保持的心理素质。其管理心理的主要课题是:(1 )归属感,或团队意识。这是接受管理、服从领导的心理前提,是必需的基本管理心理素质;(2)优越感,或自豪感。为所在企业自豪, 为自己优秀的领导者自豪,这是自觉奉献所必需的管理心理素质;(3 )主体意识。基层职工是企业管理的主体,这和学生(受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士兵(被指挥者)是军事活动的主体一样,主体意识决定着基层人员的参与倾向和创造积极性;(4)守纪律心理。 这是共同劳动所需要的管理心理要素。

以上是基层人员所应着重修养达到的心理素质。管理心理学有责任分析与阐述这些问题。

第二个子系统是按生产经营特征展开管理心理学的有关内容。这里的“生产经营”是广义的。“经营”对于学校是指从招生到学生就业、对于军队是指从征兵到复原的管理过程;“生产”对于学校就是教学,对于军队就是作战训练,等等。狭义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是盈利经济单位的有关活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放到所有组织、单位进行考察,从而提高其一般学科的品格。

首先是经营心理学要素。主要应包括:(1)机会意识。 因为经营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寻求机会、把握机会和充分利用机会。如学校对人才市场的预测决定专业的取舍,军队对战机的寻求、把握和利用,企业对产品的更新、淘汰选择等;(2)互惠意识。因为经营讲究获得利益, 只有“供销双方”均有利益可图,才有长期的合作和共同的发展,自觉抵制坑蒙拐骗之类心理,这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前提;(3 )全局意识,或称整体效益心理。要树立尽量大努力去追求最大综合效益的意识。

其次是生产心理学要素。主要包括:(1)标准意识, 生产必须有标准、执行标准、按标准考核和监督;(2)准时意识, 或称定额意识,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的意识;(3)质量意识, 即在规定的过程中达到质量的意识。

再次是分配心理要素。分配包括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即包括货币形态的工资、实物和服务形态的福利、社会保险,还包括权利的分配即职务的晋升、降免。这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1)追求公平的意识。 要使员工树立追求公平的心态,保证分配有科学合理的差距,有足够的刺激性,以不断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2)公开透明意识。 即无论管理者、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追求原则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3)竞争——优胜劣汰意识。 员工在争取自身更优越的待遇时,完全依靠提高自己的贡献量这一条途径,被淘汰者仅仅对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太小而懊悔,没有嫉妒的“心理市场”。

显然,一,这些心理因素是企业中特殊业务的特殊需求,是专项管理所需要的,是管理成功的前提。二,这些心理问题,同样有上中下层的区分,如追求公平,对高级、中级管理人员和基层执行人员的具体心理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有复杂的互相影响的关系。三,这些因素是子系统,是需要分解和综合的,如公平意识,起码包括世界观—伦理重塑、公平动机建立、不公平信息反馈及利用等子体系。再如质量意识可以独立形成“质量管理心理学”,经营心理要素分析可以形成“经营管理心理学”。

第三个子系统是心理环境建设。管理,仅在集体活动中存在。由多种层次、从事多种专业、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员构成的集体,必须形成相对统一、系统的心理整体。每个成员都在这个环境中活动,受其制约,同时每个成员的心理又是整体心理环境的构成因素。在这里,研究心理环境建设,就使管理心理学发展到了心理管理学阶段,即从研究管理中的心理要素发展到通过心理手段、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把无序的、非管理的大量个体心理,纳入一个目标明确、可以进行操作的体系,从而成为一个工程行为——心理管理工程。这一工程的范畴明确、有目标、可操作的特征是肯定的,但是由于各种单位的生产经营内容不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其构成要素是不确定的。下面关于心理环境建设的分析带有示范的性质。

首先要确定本单位心理环境的基本规范,如可以“竞争”为基调,或以“团结”为基调,或以“奋斗”为基调……,建立系统的规范要求。其次要明确员工心理素质现状与心理环境目标的差距,并据此制定重塑(改造)心理素质计划、措施和时间表。最后要建立考核、调节体系,保证心理环境健康的发展。

心理环境建设的基本方法分析,是这一内容的重点。应结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管理心理现代化的方法体系。如冲突管理方法,弄清心理冲突产生发展的规律,如何控制心理冲突发展,使之成为建设心理环境的有力措施,化冲突为力量;再如心理素质目标体系建立和管理,这和生产经营目标管理原理相同,但具体内容有独特的性质,因此要加以研究探讨。

管理心理环境建设背景是文化,是伦理、道德、哲学范围内的问题。管理心理学应当准确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动态影响。

总之,把管理心理学归于管理学,放在管理过程中考察,将对传统的管理心理学进行彻底的革新,从而建立起一门全新的学科体系,这对我国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但这一探索仅是初步的,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愿有更多的管理学者、心理学者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管理心理学更具实效性。

标签:;  ;  ;  ;  ;  ;  ;  ;  

论管理心理学的创新与发展_管理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