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影响_厄尔尼诺论文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影响_厄尔尼诺论文

论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厄尔尼诺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大气风云变幻,气象灾害频繁,在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有一个极为夺目的现象,那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它是一种大气——海洋重要现象,对南北美洲、大洋洲和我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影响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都是很值得人们关注的。

1、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

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其说法不一,没有定论。本文根据南太平洋洋底的地质、地形和海洋的水文、气象,做如下的剖析。

人们知道,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构成,硅铝层位于硅镁层之上,大洋中硅铝层缺失硅镁层的平均厚度走6千米。南太平洋东半部的地质、地形概貌是:中间偏东有一条东太平洋海岭,它的东侧是秘鲁——智利海盆,这里的地壳就更薄了。最东侧逼近海岸的是秘鲁——智利海沟,这条海沟有的地方深达6601米和8069米,这说明这条沟的沟底有的地方已穿透了地壳。这条海沟是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接触地带,是地壳中比较活动地带,也是地震和岩浆活动的发生地。岩浆由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铀和钍等构成,在蜕变的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把岩石熔化成岩浆。岩浆所含的热能是巨大的,洋山火山爆发时,便形成水下火山熔岩流。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报告说,“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流动引起的,这种熔岩流动从大洋底地壳断层喷出,将大量剧热能量传给水体。”就是说,这种水下火山的熔岩流可能来自赤道附近的火山喷发,而来自秘鲁—智利国内附近的大山喷发的可能性就更大些,因为这里的地形、地质构造具备得天独厚的火山喷发条件。再者,南纬40°左右是盛行西风带,在它的驱动下形成了西风漂流,它在东流的过程中,受到了南美洲大陆阻挡,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西风漂流变成了强劲的秘鲁寒流。它流经的秘鲁——智利海沟一带,正是火山喷发的易发地,当这里火山喷发的时候,洋底的水下火山熔岩流,便把秘鲁寒流加温成暖流。这股暖水便进入赤道附近,形成了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的水温比正常偏高,在它控制下的洋面便形成了低气压,它可以使东南信风变弱,甚至可以使它逆转成西风。从而抑制了南赤道暖流的西进。在这种情形下,便形成了大量暖水在赤道左右的“堆积”,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厄尔尼诺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以1982年4月—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为例,阐述它在地球上相关地区的影响。

首先阐述厄尔尼诺现象对南、北美洲气候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南美西部海域有秘鲁寒流流过,寒流对南美西岸各国已起了降温的作用,尤其在与 副热带高气压带相交的附近地带,形成了世界最干的地方——阿塔卡乌沙漠。但是在1982年4月-1983年7月,情况就完全不同。在智利的海域中,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大量的水下火山熔岩流出,使秘鲁寒流增温,暖流流经的海域的大气因变热而形成低压,即所谓气旋。气旋的中间是上行的气流,形成了大量的降水层。当气旋受西风的作用登陆后,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作用,使其在迎风坡的智利形成了超量的降雨。暴雨的强度,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顷刻间智利大量的农田、道路、房屋被毁。另外,气旋使山脉的东侧的阿根廷和巴拉圭春季出现了严重的洪涝,有5000万英亩土地和森林被淹,20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秘鲁也连降暴雨,5000公顷农作物被毁。总之,1982年-1983年暴雨洗劫了南美洲,给人们留下了难于忘却的一次大灾难。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上的大气形成了大低压,大气层不稳定,所以常常使美洲西南部海域连降暴雨,中美洲各国,加勒比海地区多飓风和龙卷风。

厄尔尼诺现象对南太平洋的西部也经常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澳大利亚的影响更为巨大。在正常的情况下,澳大利亚东部的海域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过,暖流对澳起到挡温挡湿作用,夏季澳大利亚有些地方还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在双重的作用下,澳的东部降水是比较充足的,工农业用水还是够用的。但是1982年-1983年就大不相同了,东南信风变弱逆转成西风后,不但抑制了南赤道暖流,而且还抑制了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成了澳大利亚的登陆风。上述两方面原因使澳大利亚东部的降水量锐减,于是这里便出现了旷日持久严重干旱,导致土地龟裂,牧草枯萎,粮食减产。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也有影响。我国夏季风热力强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陆地上气压低,另一方面是海洋上的气压要高。在1982年-1983年期间,太平洋的赤道地区出现几千米的水温异常挡暖现象,它对应的上空是一条大低压,吸引了我国附近海域的大气,使我国附近的海洋上的气压变低,我国夏季风的势力变弱,所以我国南方多雨,而北方缺雨,形成了我国的罕见的南涝北旱的局面。

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渔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秘鲁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它是只有寒流而无暖流的渔场,其鱼类的饵料来源靠秘鲁寒流的冷水下伏和离岸风的作用,使海底的海水上升,养料随之上翻。但在1982年—1983年出现厄尔尼诺期间,秘鲁寒流的水温上升,暖水的比重小不能下伏,海面的低气压抑制了离岸风,渔场海水上升的因素已经消失了,鱼类的饵料来源枯竭。另外,这次事件是火山爆发引起的,放射性元素也随之扩散,其毒性污染了海水,因此也影响鱼类的生长,使秘鲁鱼产量由1970年的1238万吨,锐减到82-83年的180万吨。

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给太平洋沿岸乃至全球各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对于它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趋势,人们还不十分清楚,也不能预报。它的出现具有突发性、阶段性的特征。我们对它的危害性应提高认识,应在各方面作好准备。

标签:;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影响_厄尔尼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