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区域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_经济地理学论文

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区域论文,规模论文,理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相关分析文献评述

在经济研究的许多领域中,现代经济学越来越不赞成新古典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完全市场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等作为基本假设,而主张以不完全市场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作为分析前提,这一分析前提的确立,使新古典经济学经过充分论证的包含着社会福利均衡的一般均衡理论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就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而论,假设前提的变化对现实竞争和垄断背景下厂商投资选择的分析视角会出现改变,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集聚的向心力和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不仅会导致竞争和垄断,而且会导致经济活动越来越受区位(location)和场所(place)的制约①。现代经济学运用不完全市场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作为分析前提,反映了他们在分析方法上已不再把投资者看成是纯粹的“理性经济人”。

世界经济的产业内贸和外贸、地区专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全球一体化,催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地区专业化、贸易机制,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学有关集聚现象的描述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空间因素成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然而,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对市场结构的解说,局限于国家间市场大小不同的分析框架,并没有说明以下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市场的大小差异,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以至于出现地区专业化。在这方面,新增长理论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作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没有涉及要素流动,没有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集聚现象)作出解释,也就是说,该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的描述是不到位的。

针对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不足,经济理论的研究视阈开始扩展到经济地理学领域。克鲁格曼(Krugman,1991)、藤田(Fujita,1993)、维纳布尔斯(Venables,1996)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tiglitz,1977)的垄断竞争模型(简称D-S模型)为基础②,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等理念构建了新的经济地理模型,这些模型将空间因素纳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使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原先不能模拟而不被主流经济学家接受的核心思想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正式认可(Krugman,1995)。新经济地理学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空间因素的作用,将经济地理学纳入到主流经济学,实现了主流经济学向空间分析维度的扩展③。在笔者看来,这些扩展给我们分析流通产业区域规模的变动提供了一些理论指导。

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的变动是产业空间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的结果。厂商投资选择受制于利润预期、交易费用、运输费用及规模报酬等价格因素,会致使原本在资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非常相似的地区出现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而生产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厂商群集在某一特定地区,以至于形成产业的地区专业化。新经济地理学的上述分析结论,也适合对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的解释。不过,我们运用以上观点来解析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的变动,不能局限于“经济体如何通过几种可能的地理结构来选择空间均衡”,而是要注重分析流通厂商空间布局的特殊性。事实上,运输成本、交易费用、人口流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商业中心向外围扩张等现象,对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都具有不同于非流通产业的规定,因此,我们探讨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的形成机制,关注点应放在非地理因素上。基于流通厂商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是最直接影响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的因素,我们可考虑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分析前提下以流通厂商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作为主要分析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有关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分析,曾采用了模型化策略。例如,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在1977年依据张伯伦(Chamberlin,1933)的垄断竞争思想建立了垄断竞争模型;如上所述,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提出过使新经济地理学克服了技术难题的“D-S、冰山、演化和计算机”模型等。然而,新经济地理学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固定比例的运输成本、过程演进性等引入模型,是偏重于通过价格因素来研究产业的区域性规模变动,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如何影响产业的区域性规模变动,只是在梗概的理论层次上通过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予以描述。其实,产业的区域性规模是扩大还是缩小,是厂商投资选择和消费者消费选择的结果,我们应该将它们看成是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具体行为方式,在展开理论分析时,可以把产业区域性规模的变动理解为投资选择和消费选择的函数。

流通产业的区域性规模变动,受厂商投资选择和消费者消费选择的影响十分显著。关于投资选择和消费选择对产业空间集聚影响的分析,新经济地理学(Krugman,1991;Harris,1954;Pred,1966)曾运用“中心—外围”模型,对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之间的循环关系展开过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两地区、两部门和两要素为考察对象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这些文献引入了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等因素,依据产业间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原理,对相同外部条件地区的制造业为何集中在发达地区而不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有着一定的差别,因而这些研究成果只是部分适合于对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的解释。当我们把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理解为投资选择和消费选择的函数时,流通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便有可能在理论上得到接近现实的说明。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作出简要评述的基础上,针对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变动的现状,构建了制约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扩大和缩小的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并依据这两个函数对流通产业的区域性规模变动展开理论分析,本文的主要分析目的,在于说明流通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不同于非流通产业,也就是说,较之于其他产业,流通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有着特定的机理。

二、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之概析

有必要再次指出,流通产业区域规模的变动,通常反映在该区域的商业网点、仓储布局、要素流动、运输路线和商业业态变化等方面。新经济地理学曾从产业空间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产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以及商业中心向外围扩张等来解释区域性产业规模的变动。诚然,这些解释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适合于流通产业,但问题在于,流通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所呈现的竞争和垄断,体现在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如果我们像新经济地理学那样主要局限于生产领域来考察产业的空间集聚,那么,我们对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分析,实际上是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消费领域的一种专门对制造业产业链的研究。显然,这种研究只需要像新经济地理学那样,关注影响厂商投资选择的利润预期、交易费用、运输费用及规模报酬等价格因素就够了。也就是说,只需要关注制造业的产业链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只需要关注引致产业空间集聚的投资选择函数就够了。在我们所接触的理论文献中,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很少对流通产业组织进行专门的研究,这样的理论安排,自然就没有针对流通产业的消费选择函数的位置了。

三、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中的消费选择制约

流通产业区域规模的扩大或缩小,是针对某一地区的商业网点、仓储、物流和商业业态等变动而言的。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曾把制造业供给流通业的产品量以及流通业提供给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理解为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和流通业与消费者的前向关联,将某区域单个流通厂商的这种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的数量比值,将某区域所有流通厂商的这种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的数量比值,解说为单一关联比值和综合关联比值,并在理论上运用这两个比值度量指标,解析了流通厂商投资选择对某区域商业中心形成的作用过程。不过,前期研究所注重的,主要是指出了这两种关联的存在,并没有从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的视角来分析流通产业的区域规模变动;同时,前期的研究没有对消费选择如何影响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进行专门的分析。因此,本文以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为分析基点⑤,并将分析重点放在消费者行为上的研究,可看成是对前期研究的一种分析延伸。

在包括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内,一国在某一时期或在某一年度的均衡投资总量的大小,是由该时期或该年度的消费总量决定的。这个观点是经济学世界否定“萨伊定律”而取得共识的主流观点。流通领域的消费不包括生产性消费,它只是最终消费或非生产性消费。因此,我们难以依据现实中的业态、业种、阶段、地域等标准对流通产业进行细致的划分,很难依据以上不同标准来刻画流通产业的消费选择函数⑥。另一方面,由于流通领域的消费函数只是一般均衡消费函数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影响消费选择的变量有自身的规定性,流通领域的消费选择函数也有着自身的规定性。对于这些规定性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说明某区域流通产业投资规模的变动,从而有助于我们说明流通产业区域性规模的变动。

在流通产业的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厂商在某区域的投资选择,尽管会受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土地价格、人口密度及其需求、要素流动性、运输费用、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相应制度安排的影响,但厂商因投资选择所引致的区域规模变动,最终都要受到消费选择函数的制约⑦。这是因为,无论是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及其需求,还是要素流动性和运输费用,都是由消费选择函数的相关变量决定的。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当某流通区域的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尚未形成时,价格因素会制约某区域的消费者购买流通厂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当这一数量低于制造业厂商向流通厂商提供的商品部分和流通厂商自身所能提供的服务量之和时,尤其是这种数量比例关系在某区域和某时期出现趋势化现象时,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在该时期便会出现缩小的情况;反之,则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在该时期便会出现扩大的情景。

在流通产业的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某区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流通厂商之间会展开以销售产品价格、花色品种、服务质量等为内容的较量,实力强的厂商为扩大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常常通过适当降低价格的策略来占领商品和服务市场。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当某区域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时,适当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会提高居民的消费量,以至于在后续期内扩大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一是当某区域的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时,适当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同样会提高居民的消费量,同样在后续期内扩大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实力强的厂商为扩大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也会在商品的花色品种、服务质量等方面,尽可能地适应居民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的变动。凡此种种,都可以扩大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实力强的厂商在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在该区域的外围地区投资物流、仓储和运输等项目,以至于出现“中心—外围”相得益彰的产业体系,此时,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便会迅速扩大。

流通产业规模由扩大转变为缩小的情景,通常发生在流通产业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业已形成的时期。随着那些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市场销售能力欠缺厂商的逐渐被淘汰,实力强的厂商在某区域的商业、仓储和物流等网点就会扩张。流通产业的激烈竞争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商业利润。当实力弱的厂商无力置喙于某区域的商业、物流和仓储网点时,那些实力强的厂商便开始运用价格策略来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用问题。厂商运用价格策略来提高利润的前提,是他们所经营的商品和服务业必须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当某区域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尚未形成时,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会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此时,若厂商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导致具有一定规模商业网点的厂商获取超额商业利润,这会吸引其他厂商的投资进入,从而致使该区域流通产业规模的扩大。但是,在某区域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集中度业已形成的情况下,规模报酬递增却会促使实力强的厂商在商品和服务经营上的局部垄断,当厂商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幅度低于居民收入水平上升的幅度时,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或许不会下降。反之,有效需求就会出问题,从而引起该区域的流通产业规模的缩小。

四、简短的结语

流通产业在特定时空上的区域规模变动,是投资者投资选择和消费者消费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经济学关于产业空间集聚的分析,主要是从影响投资选择的产业链、运输费用、交易成本、制度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等入手的。一方面,这种分析在强调价格因素对区域性产业规模变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肯定了环境因素对区域性产业规模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分析实际上是将消费选择看成是影响厂商投资选择,从而影响区域性产业规模变动的一种不待而言的现象。在理论研究不对产业类型进行细分的视角下,现代经济学的这种分析框架是基本正确的,但针对流通产业的区域规模变动的研究,如果我们继续把消费选择之于区域规模的变动,理解为是一种不待而言的现象,我们便不能全方位地说明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的原因。事实上,流通领域的消费选择对投资选择的诱导或影响,从而对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的作用,是一种显著的存在。

基于以上的事实,本文在抽象的层次上构建了流通产业的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这两个函数与主流经济学的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存在着区别,这两个函数的主要变量是依据流通产业与消费者的前向关联以及流通产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而设置的。对于这两个函数的变量关系的处理,本文注重分析了函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偏导数所关联的有关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的机理,同时,也注重分析了由这些变量构成的计量模型。诚然,以数量模型的分析而言,本文的分析尚有许多内容有待于挖掘,但在笔者看来,如果在投资选择函数的基础上运用消费选择函数能有效解析流通产业的区域规模变动,我们关于流通产业的研究也许会出现新的画面。

注释:

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由于地理环境、要素禀赋、技术或政策等因素在各地区具有不同特征,可以把经济活动空间的差异理解为“第一性因素”,可以把类似于缪达尔(Myrdal,1957)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circular causation)”的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效应(Arthur,1990),以及报酬递增作用下促进的集聚优势称为“第二性因素”。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贡献在于,运用新的分析工具对“循环因果机制”进行了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形式化处理,并以此来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例如,克鲁格曼(Krugman,1991)就曾以这种正反馈效应以及相应的报酬递增作为解释产业集聚的重要依据。

②在引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中,D-S模型为解决复杂的经济地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分析框架。假定存在足够强的规模经济,任何厂商都会选择单个区位来为一国的市场提供服务,厂商为使运输成本最小,无疑会选择当地需求足够大的区位进行投资,因此,在没有外部扰动的情况下,一旦某个特定的产业带形成,就会出现布赖恩·亚瑟所描述的产业集聚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的持续循环。从贸易获得的累积循环的好处来考察,新经济地理学采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来分析产业集聚,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刘安国,杨开忠2001)。

③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者在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下,很难把经济地理学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去,因为这种分析前提所规定的建模技术方法难以说明市场结构的现实性(Krugman,1998)。现实的市场结构既是产业空间集聚的原因,也是产业空间集聚的结果,重视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必然会关注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这是新经济地理学有别于传统区位论和经济地理学的地方(Martin,1999)。

④考虑到这些因素都涉及交易费用,我们在这里没有把交易费用作为一个独立变量来处理。

⑤行文至此,有必要对本文作为分析基点的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给出以下说明:这两个函数是针对流通产业的行为主体而言的,这些主体只是具有影响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的行为内涵规定,并不包括所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投资和消费,也就是说,这两个函数的外延要小于西方经济学通常意义上的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

⑥例如,百货、连锁超市、仓储等的业态标准,既不同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业种标准,也不同于零售到批发的阶段性或以内贸和外贸的地域性标准,因而我们很难按这些不同标准来归纳出流通产业统一的消费选择函数,但如果只从商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来刻画消费选择函数,那么,我们在考察流通产业的区域规模变动时便可以不考虑业态、业种、阶段和地域等标准的约束。

⑦一些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对厂商投资选择的影响,认为它们会形成对产业空间集聚的自我延续效应(Krugman,1993;Rauch,1993)。笔者以为,非价格因素对区域性产业规模变动的影响是间接的,就较短时期内区域性产业规模的变动而论,价格因素则起着主导作用。

标签:;  ;  ;  ;  ;  ;  ;  

流通业区域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_经济地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