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价涨势大幅回落全年物价走势基本平缓——1996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价论文,涨势论文,平缓论文,走势论文,走势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是我国执行宏观调控紧缩政策的第三年,也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1996年物价的走势,将影响到这次宏观调控的总体成效,也将影响整个“九五”时期经济的稳定增长。 从物价的走势上看, 自1994年底以来,零售物价一直呈逐月下降的趋势:1995年全年零售物价涨幅由1994年的21.7%下降到14.8%,今年1—4月累计又进一步下降到7.6%。从各月的物价变化情况看, 全国零售物价涨幅由1994年12月份的23.2%下降到1995年12月份的8.3%;今年1—4 月份零售物价月同比又进一步分别下降到7.6%、7.7%、7.7%和7.4%,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物价涨幅低于10%,为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10 %以内的调控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总体上看,全国零售物价涨幅呈下降的趋势,本轮的通货膨胀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是这种变化趋势能否保持,全年物价涨幅能否有一个更好的结果,一取决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取向及宏观调控的力度,二取决于各种物价影响因素的组合。
一、1996年物价涨幅下降的有利因素分析
1、国内外需求因素对1996年物价上升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 199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在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回落,今年1—4月份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比去年同期回落15.2个百分点。按照今年国家的调控计划,199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控制在18%左右,属于适当增长的范畴,只要实际执行不超过计划目标3 个百分点,则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对物价上升产生大的拉动作用。从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对物价的影响结果看,1—3月份,生产资料价格逐月下降。到3月末,生产资料价格月同比及环比均与去年持平。从趋势上看, 由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处于适当增长范围内,全年生产资料价格将处于低幅增长状态,对今年零售物价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1996 年出口需求明显萎缩, 进口增长将明显快于1995 年, 这对1996年物价增幅下降十分有利。1—4月份,我国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7.7%,与去年增长53%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与此同时,1—4 月份进口增长18.1%,贸易逆差为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顺差87.7 亿美元。全年的外贸进出口格局,有可能从去年的167 亿美元顺差变为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局面,同去年相比,这种格局相对增加国内的供给并减少国外的需求,有利于平抑国内物价的上升。
居民消费需求今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1—4月份全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22.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约13.8%。 按现价比较,今年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比去年下降10.2个百分点,但由于今年1 —4月份零售物价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因而不变价增长幅度高于去年。 总体上看,今年需求增长仍处于稳定增长范畴,市场供求比较平稳,居民消费心理稳定。随着物价的连续下降,人们对国家宏观控制物价能力的信心增强,对物价上升的预期下降,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配合,消费增长不会成为刺激物价上升的因素。
2、1996年物价翘尾因素的影响明显小于去年。1995 年物价上升的14.8个百分点中,约有9.8个百分点是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有5个百分点为新涨价因素的影响,而新涨价因素中,政策性调价影响仅为0.2 个百分点。在今年一季度物价上升的7.7个百分点中, 上年翘尾因素影响约为4.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3.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中,政策调价因素影响仅为0.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 翘尾因素对今年物价的影响明显小于1995年。根据年度价格指数中翘尾因素的计算原理,某一年度物价指数受前一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与前一年各月的物价环比有关,前一年各月的物价环比越大,则该年物价指数中受翘尾因素的影响越大。从1994年及1995年各月物价环比指数可以看出,1995年各月的物价环比值远远小于1994年各月的物价环比值,说明1996年物价上升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将明显小于1995年,从翘尾因素对全年物价影响的时间分布特点看,一般来讲,在上年各月的物价环比变化比较平稳的情况下,翘尾因素对本年各月物价的影响呈逐月减小的趋势,即翘尾因素对年初月份物价的影响大于年中及年末月份。从实际情况看,1995年各月物价的环比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总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这种变化更加剧了翘尾因素对今年物价影响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今年一季度翘尾因素影响物价只有4.3个百分点,随着这种影响作用的逐渐减弱, 其对全年物价的影响将十分有限,预计对1996年物价的影响约为两个百分点。
3、宏观经济运行的供给条件比较宽松, 有利于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目前经济运行仍处在本周期的收缩过程中,经济运行的转折点尚未出现,经济扩张期尚未开始,因而经济总量平衡关系比较缓和,宏观经济的适度增长具有比较充分的资金及物质基础,因而宏观经济运行不会对今年的物价上升形成大的压力。从前一个季度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基础产业得到加强,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加快,一季度重工业产值与轻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持平,扭转了去年轻工业明显快于重工业的局面。能源、电力、运输能力及原材料供应环境均比去年宽松,生产资料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物价的成本推动作用进一步减弱。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粮、油等农产品价格比较平稳,因而今年农产品供给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今年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工作,农业生产抓得早、准备充分、工作扎实、投入增加各地的农资供应也比较充足,这为今年农业获得较好的收成建立了良好的开端和扎实的基础。 总体上看, 我国1996年宏观经济将平稳运行,相应的物价走势也将比较平稳,如不出意外,物价走势将沿今年前四个月的趋势发展,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4、国家在1996年仍然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物价的升幅将在一定的控制之下。从今年计划的安排上看,反通货膨胀仍是1996年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家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对贷款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控制,同时增加结构调整的力度,把GDP的增长幅度控制在8%左右。上述要点为1996年的宏观经济运行及调控政策确定了基本框架。尽管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一定的差距或因情况的变化作一些必要的调整,但总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是适度从紧,以微调为主,总体上不会采取过强的刺激经济扩张的调控措施。另外,经过过去几年的宏观调控实践,我国在宏观调控的手段、方法、实行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政策措施的选择、时机的选择、力度的掌握等逐渐成熟,因而宏观调控的效果不断增强,而调控付出的代价却不断减少,因而可以预见宏观上的适度紧缩政策及不断改进的调控方法对1996年物价的控制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1996年物价增长幅度总体上将比1995年明显回落,物价增幅达到计划的控制目标甚至低于控制目标具有实现的条件及基础,但也有一定的压力。
二、1996年影响物价控制的不利因素
1、今年调价压力大于去年。1995年为了控制物价的上涨幅度, 国家基本上中断了各项调价措施的出台,价格结构性调整的矛盾在1996年将表现得更为集中,各地要求调价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公共服务性价格调价的压力很大。年初北京、上海等率先上调了公共汽车、地铁的票价;之后,又有水、电、煤气、房租等公共服务价格的调价措施在各地陆续出台。涉及国家宏观范围的农产品收购、铁路货运、电力的调价压力也很大。如何控制今年的调价力度,对全年的物价走势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将对1996年物价的抑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控制好1996年调价的幅度,将是1996年物价走势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也是调控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物价调价的重点,一是控制全国统一调价项目的影响力度;二是控制各地方出台调价措施的影响力度。
2、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亏损面及亏损额都在上升,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破产难以大规模施行的情况下,为维护亏损企业的生产,往往采取两种手段:一是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出厂价以转嫁亏损的损失,从而推动市场产品价格的上升;二是国家为了维持不能破产的亏损企业的运行,大量增加毫无效益、难以回收的银行贷款,从而增加银行贷款规模,最终也将影响物价的上升。
3、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问题严重。到去年年底,38 万个企业应收帐款净额8050亿元,比去年年初增加1700亿元。相互拖欠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金利用率严重降低,从而增加银行发放贷款的压力。而增加的贷款又难以有效解决企业间的拖欠问题,贷款又变成新的债务。同时过大的贷款规模又成为新的通货膨胀的隐患。
4、财政补贴对物价的抑制作用减弱。 去年国家控制物价上升的措施之一,是以巨额财政补贴为代价以抑制物价的上升。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这种措施对各地财政形成巨大压力,使本来就比较困难的地方财政更加难以负担。因此,这种财政补贴的措施在今年明显减少,因而原来由财政补贴暂时未涨价的项目,今年便面临着涨价的压力。
5、农资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将促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进而推动农产品价格上升,这对全年物价的上升将产生一定的影响,1995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了30%,1996年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3%。这对今年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将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不利于稳定今年的物价。
6、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全年物价的走势。 如果农业收成好,将对全年物价的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并为明年物价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如果农业收成不好,则将对全年物价的上升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将给今年国家宏观调控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1996年物价的基本走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判断,1996年有利于抑制物价上升因素的作用明显大于不利于抑制物价上升因素的作用,因而1996年物价升幅将明显低于1995年。而物价的具体走势,在宏观经济运行及宏观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将决定于如下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调价措施的力度及影响范围;二是农业收成的好坏。 前者对物价上升的影响幅度可能控制在1—3%之间,后者对物价的影响幅度大约在-1—3%之间, 而前者亦将受后者的影响,即在农业收成较好时,调价的力度可以控制得大一些;而农业收成不好时,则可使调价的力度控制得小一些。两者的不同组合,将形成下面三种物价升幅的情况:
1、农业收成为一般年景, 这时农产品物价上升处于正常的平稳状态,对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发的涨价因素对零售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大约为4到5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对1996年物价上升的影响约为两个百分点。如果调价影响控制在两个百分点左右,则1996年全年物价涨幅约为8—9%,下半年物价增幅略高于上半年。
2、农业收成较好,这时农产品价格比较稳定, 对物价总水平的走势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有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发的涨价因素对零售物价水平的影响约为3.5—4个百分点。如果调价的影响控制在两个百分点左右,再加上翘尾因素影响的两个百分点,则1996年零售物价升幅约为7.5—8%,全年物价增幅将沿前4 个月的走势发展。
3、如果农业收成较差(但不是很差), 则农产品价格将明显上升,从而对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发的涨价因素对零售物价的影响将在6%左右。 如果调价的影响仍控制在两个百分点左右,再加上翘尾因素影响的两个百分点,则全年物价涨幅将为10%左右,下半年物价增幅将明显高于上半年。
上述三种情况中,全年物价涨幅为8—9%的可能性较大。只要农业不遭受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1996年零售物价的涨幅一般不会高于10%。如果国家把调价措施对物价的影响控制在1个百分点左右, 则在影响物价走势的各种因素组合较理想的情况下,1996年物价涨幅有可能接近7%的较低水平。如果农业收成较差,对物价控制产生较大的压力时, 则可考虑把调价政策的影响缩小,以控制物价总水平在10%以内;如果农业收成较好,对物价走势有比较好的影响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一定调价的力度,控制物价的升幅在8—9%之间。
四、1996年物价调控的对策建议
1996年物价调控的目标,应以基本保持前4 个月的物价变化趋势平稳发展为主,避免大的波动,特别应避免在年底产生大的波动,以免对明年物价上升产生不良影响,下一步的物价调控重点,除了进一步加强农业工作、力求农业有一个较好的收成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 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以保证经济在适度增长的区域内运行,同时应利用一定的时间以巩固前阶段控制通货膨胀取得的成果,即使在年底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调整(如放松银根、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则调整也应循序渐进,以小幅度调整为主。特别应注意在经济起动时宏观政策的调整力度不能过大、过猛,以免引起经济的急速扩张,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2、价格调整力度要适当,调整的时机、 力度要与经济周期阶段相配合。一般来讲,调价措施在经济收缩期出台对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比较小,而在经济扩张时出台调价措施则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本轮经济周期收缩阶段的后期并接近转折点,1996年可能涵容本轮经济周期收缩阶段的后期以及下一周期经济扩张的起点。这一时期本来应是价格调整措施出台的较好机会,但由于我国物价涨幅连续3年超过13%,人们对物价上升的连续承受能力减弱, 并考虑到下一周期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今年物价调控的力度不宜过大;但如调价力度过小,则将失去较好的调价时机,延误价格改革的进程,增加今后价格调整的压力。从目前的具体情况出发,今年调价措施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应控制在1—4个百分点之内,不宜小于1个百分点,亦不能大于4个百分点,以两个百分点较为适当。
3、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管理控制,减少中间环节涨价过多的现象, 是抑制物价上升的重要环节。目前物价上升的成份中并不都是合理的,也并不完全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其中不合理的涨价因素占很大比例。这主要是由于经营环节过多、层层加价,流通秩序混乱、流通领域体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规范造成的。市场中哄抬物价、欺行霸市、价格垄断、牟取暴利等有碍物价控制的现象均是上述原因造成的。以农产品为例,一般的农、副、土、特产品从农民手中转到消费者手中,价格上涨一倍,鲜菜价格差距则更大;一般日用工业消费品从出厂价到零售价的差距也高达80%以上,而服装、工艺品等商品的出厂价到零售价高达100%以上,大型中高档商店的这种价格差就更大。 由于目前国家没有合理规定这种价格的差距,宏观管理监督又跟不上,造成商业主随意定价,这往往是物价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因而,加强对流通领域的管理控制将是今后抑制物价不合理上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