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进步,高层建筑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各方高度重视具体施工质量问题,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治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各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规范具体施工,严格控制材料配比,加强施工过程监测,提高施工工艺等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标准,以促进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并满足用户对建筑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本文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我们应对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面考虑,从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加强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使混凝土工程在满足进度要求基础上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为打造精品高层建筑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分析
1.1混凝土配料计量偏差
由于混凝土的配料计量的偏差,这对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拉强度减小,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就算是选择含沙量比较大得粉砂材料,同样也会因为塑性收缩而造成裂缝。一般的混凝土为了达到泵送的标准,在出厂的时候塌落度就会很大,到了施工现场塌落度也会较大,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因为脱水而导致表明出现裂缝,如果塌落度较小的话,也会造成振捣难度大,从而出现空洞或是蜂窝。
1.2钢筋工程施工不规范
由于钢筋在一些区域的布置比较密集,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如果对这个地方振捣的不符合标准,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空洞。同时,钢筋的绑扎位置不正确的话,或者是在绑扎钢筋时没有设置较多的小支架,由于工作人员踩踏导致钢筋脱绑,引起区域保护层面变大,一旦受力,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
1.3振捣不规范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中,如果振捣不是很规范的话,就会没有振捣的地方出现空洞、蜂窝或者是露筋等问题。如果振捣过度了,就会使粗骨料沉降,这就会挤出水分空气等,这就使得表面的砂浆层比下层混凝土的干缩性更大,一旦水分蒸发以后,就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1.4由于搭设支模架不是很合理
导致其支撑的刚度不是很好,一旦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因为楼面的负载,同时模板有较大变形,使得现浇混凝土超值翘曲,也会引起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同时还由于模板的缝隙封闭的不密实,主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没有控制好,模板表面没有清理干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没有足够的进行润湿和拆模等原因,也会造成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麻面以及露筋等缺陷。
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控制好原材料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对于原材料的控制需要做到全面性和有效性。这里以水泥为例进行分析,在对水泥进行采购时,要确保水泥产品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证明等,确保水泥的每一项检测指标都可以满足现行的水泥质量标准。同时,对于采购的水泥,要进行批量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在施工中应用。针对不同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对施工前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对施工前的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施工前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对施工环境以及地质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以便有选择地相应地选择防止质量问题的措施。同时,在高层建筑中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应该对混凝土所需要的配料进行严格的配制,如砂石,砾石等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按要求混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混合时间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另外,从技术管理角度分析和掌握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技术手段提高混凝土振动、浇筑等工艺水平,提前预防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通病。
2.3调整、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显而易见,混凝土比例的配比采取再科学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够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在施工准备阶段准备好足够量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对于碎石必须用水冲洗,然后降温入模。与此同时,在蓄水池中应该加入适量冰块,降低水温。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计量投料,投料顺序为碎石→水泥→中砂→粉煤灰、减水剂→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2min以内,分层浇筑,并且按照固定顺序严格控制每层厚度,通常应该控制在300mm以内,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热量的散发。分层浇筑应该保持连续不间断,上层覆盖层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免形成施工冷缝。
2.4混凝土浇筑环节
浇筑混凝土前,科学组织施工和管理人员,全面考虑混凝土各项指标,制定浇筑措施和养护方案;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准确,支撑和螺栓是否牢固,并清除模板污垢。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时,检查其坍塌情况,同时督促施工方组织试验人员对混凝土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将混凝土做成结构试件进行相应质量检测。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第一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均匀振捣;上部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1m,防止一次下料过多,浇筑时不得用料斗直接向模板内倾倒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前中后三排相互之间间隔以4cm为宜,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步上移振捣。振捣混凝土时,避免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和预埋件,防止模板变形或预埋件位移、脱落。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尽量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与气孔,二次振捣后,找平、压光,清楚板面多余水分。终凝后,加强早期养护,在气温较高、湿度较低或风速较大条件下,及早洒水养护,若洒水养护有困难,可采用覆盖保温方法进行养护。养护处理后,进行相关质量检验,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可在构件面上行走,拆卸模板。在拆卸模板的时候,充分考虑模板拆除先后顺序,按照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进行。
2.5做好后期的养护
开展养护工作的目的就是在适当温度与湿度下,降低表面温差、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从而有效避免裂缝现象的出现。然而,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就极容易出现失水现象,从而导致裂缝问题。那么,为了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我们在养护工作中理应适当利用湿润的草帘或麻袋对其进行覆盖,以此来在一定时间、强度的洒水养护下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冷却速度变得缓慢,从而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处于高温季节,一般都采用湿润的草袋子来进行覆盖,这样才能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而一旦平均温度达到了5℃以下,那么浇水养护工作即就不需要再进行。相反,在冬季施工时,则需要对混凝土增加一定的热源,通过草帘覆盖的方式来确保温度。养护时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正常情况下应该在7d以上。
3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出现的原因很复杂,高层建筑施工应该更加的科学和合理,对一些关键环节要进行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黄云杰.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2)
[2]陈国忠.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5(19)
[3]康文果.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5(16)
论文作者:刘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通病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