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探析论文_谭红卫,戴文敏

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探析论文_谭红卫,戴文敏

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归纳性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长期住院的老年脑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康复护理,探讨康复护理的方式及作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组在治愈率以及生活能力恢复上具有更好的效果(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求较正常常规护理高。

关键词:脑梗;康复护理;老年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120 cases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as given to explore the way and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better effect on the cure rate and the recovery of life ability(P<0.05).Conclusion:the elderly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have higher nursing requirement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an the normal routine care.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old age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逐渐老龄化。而随之出现了一些老龄问题,如健康、医疗、养老等问题。而健康医疗作为其中最基础的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尤为重要。诸如心肌梗塞、高血压、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极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这些疾病不仅给老年人带来生理上的痛苦,长久持续的疾病还会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严重的会产生消极思想,如抑郁症等[1]。脑梗塞是由于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增厚,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动脉血供养减少,进而导致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脑梗死。本研究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长期住院的120名老年脑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的方式及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名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老年人,且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患者年龄在5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2±7.23)岁。将12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人,年龄在5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2±7.13)岁;对照组60人,年龄在56-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93±7.22)岁。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60 名患者采用规的护理方式,即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首先在入院的时候询问患者病情、病史以及药物病史;对不同病症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患者不能够自行改变卧床体位,则需要主动为其建立翻身卡,按时对患者进行翻身照顾,并注意翻身时候的力度要适中温柔。由于某些老人睡觉易翻身坠床,对于此类患者应使用有床栏的床以防止患者坠落。另外对于患者心理的护理以及饮食照顾应向家属详细说明。对于实验组,则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康复护理干预:首先根据每个患者卧床平衡、从床边做起、站立平衡、肢体运动功能等方面设计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以指导患者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训练;除了必要的翻身意外,保证患者肢体位置正确以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体位变化、床上训练等,训练时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并每2-3小时翻一次身,同时注意患者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的过度;而对于卧位也有要求,卧位较为15°-30°之间,并逐渐增加卧位角度,10分钟一次,每2-3天增加15°,并指导患者直角坐起,每天进行这样的训练4-6次;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至患者能够坐起后进行站立平衡训练,为了防止患者摔倒应该首先在平行双杠中进行,患者双手扶住双杠,先进行头、颈的弯曲训练,之后再进行躯干的弯曲训练,以及起身站立训练,在前面的训练达到效果之后才能进行跨步跨门槛爬台阶等训练。

1.3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病症消失和活动能力恢复;

进步:患者肢体乏力、身体麻木病症有所改善和活动能力部分恢复;

无效: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和活动不便;

恶化: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症状更严重和活动更不方便。治愈率=(治愈+进步)/组总例数。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生活能力,评定数据采用Barthel指数,项目有进食、洗澡、穿衣和控制大小便等,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问比较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运用x 检验,概率取P值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发现常规组有18例治愈,17例为进步病例,1名患者因为病情恶化而死亡,整体上治愈率为58.33%。而实验组在常规的基础之上进行康复护理之后,未发现有因病情恶化而死亡的病例,治愈病例有26例,进步病例22例,整体治愈率为80.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的情况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呢你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生活与肢体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方面,实验组也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得分,说明采用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有着更好地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塞是由于人脑动脉粥样出现硬化,导致患者的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血栓,形成的血栓会使动脉管腔更加狭窄甚至会出现完全闭塞,最终导致人脑组织因血液流量、含氧量缺失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组织坏死症状。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肢体麻木、语言异常等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3]。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一般有多种疾病缠身。所以老年脑梗塞患者很有可能伴随有其它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和肺部感染等。因此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求较正常常规护理高。

参考文献:

[1]Churin BV,Putiolov AA,Palchikov VE,et al.Gastric and small intestine motility in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and sleep disorder[J].Clin Med,1997,75(10):46-90.

[2]刘桂花.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6,4(3):95—96.

[3]沈设芬.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98—99.

论文作者:谭红卫,戴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探析论文_谭红卫,戴文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